98、茅屋为秋凤所破歌(1 / 1)

加入书签

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卷我屋上三重茅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育长林梢三,下者飘转沉塘坳四。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五,公然抱茅人竹去六,唇焦口燥呼不得七来倚杖自叹息八。俄顷风定云墨色九,秋天漠漠向昏黑一〇。布衾多年冷似铁一一,娇儿恶卧踏里裂一二。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一三。自经丧乱少睡眠一四,长夜霑湿何由彻一五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一六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一七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杜甫有名的一首诗,对后来大诗人白居易和大政治家王安石以及其他广大的读者都起过很大的教育作用。是上元二年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秋天写的。杜甫不是“但自求其穴”的蝼蚁之辈,所以尽管自己的茅屋破了,却希望广大的穷人都有坚牟的房子住,并不惜以自己的冻死为代价,充分表现了他对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一号,读平声。凤无所谓怒不怒,这是一种人格化的写法,杜甫常用。有时还用“怒”字来形容静止的东西,如“西溪五里石,奋怒向我落。”秋日天高气清,故日秋高。浦注“起五句完题,笔亦如飘凤之来,疾卷了当。”

二重,读平声。三重,三层。从“茅茨疏易湿”、“敢辞茅苇漏”这类诗句来推测,所谓三重,是不会很厚的。

三罥,音绢。挂罥,挂结的意思。因为茅草吹得飞起来,所以挂上树抄。

四拗,音凹,低洼的地方。以上写狂风破屋。

五这句写群童的顽皮,故意和我这老头儿恶作剧。忍能,是说竟忍这样的当面作贼。能字这里作“这样”讲。参阅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三二四页按泛溪诗“童戏左右岸,罟戈毕提携。翻剧菏蔓乱,指挥径路迷。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此诗作于前一年,所泛溪即浣花溪。

据此可知,溪之南北两岸原有一批顽童,我疑心诗中“群童”就是这些顽童。他们敢于欺负人,以抱茅为戏,因而激怒了诗人,以至破口大骂,过去我把群童全看成穷孩子,是不符合实际情况,至少是很片面的。

六公然,明目张胆的,即上句所谓“对面”。正是顽童行径。按王昌龄浣纱女诗“吴王在时不得出,今日公然来烷纱。”则“公然”也是唐人口语。

七呼不得,喝不住。一来群童欺杜甫年老,二来隔着一条江浣花溪,他们更不怕,所以任凭杜甫叫喊。汉乐府善哉行“来日大难,舌燥唇干。”以上写顽童们的欺侮。

八这是一个独立的句子,是全篇的过脉,感慨根深,浦注“单句缩住,黯然。”要重买这些茅草,对杜甫来说,是个很大的负担。他在王录事许修草堂资,不到,聊小诘一诗中说“为嗔王录事,不寄草堂资。昨属愁春雨,能忘欲漏时”要修葺一下,也得朋友帮忙,如今要重盖,他哪能不急

九俄顷,不久,所谓顷刻之间。云墨色,云黑如墨,天要下雨。

一〇漠漠,阴沉迷漾之状。向,将近。

一一布衾,布被子。多年的老棉絮,又碰到屋漏,故特别冷。

一二恶卧,小孩睡相不好,两脚乱蹬,故被里破裂。

一三雨脚如麻,形容密雨,不是疏疏落落的雨。

一四丧乱,指安史之乱。自七五五年到七六一年的这几年间,杜甫的确是经历了千辛万苦的。他的少睡,和逃难漂泊有关,所谓“征途乃侵星”,和年老多病也有关,所谓“气衰甘少寐”。但主要是由于他的关心国事。比如他做官时是“不寝听金钥”,弃官后是“不眠忧战伐”。

一五彻,彻晓。何由彻,是说怎样才能挨到天亮呢,痛苦的时间总是觉得特别长的。以上写屋破后夜雨侵迫之蒲。

一六这几句是社甫从自己切身痛苦的生验中产生的一种伟大愿望。广厦,大房子。大庇,生部庇覆。风雨二字总承上文。安得,是欲得而不能得的一种假想的说法,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这两个字,杜甫常用,如“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又如“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夭无吏横索钱”也都体现了人民的愿望。

一七突兀,高耸的样子,这里形容广厦。按此诗“寒士”,虽指贫寒的书生,但可以而且应当理解为“寒人”。从杜甫全人以及“穷年忧黎元”、“一洗苍生忧”这类诗句来看;作这样的引伸是合乎实际的,并非美化。王安石题检甫画像诗“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便是把“寒土”引伸为老百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