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1 / 1)

加入书签

开文书帙中,检所遗忘一,因得故高常侍适二往居在成都时,高任蜀州刺史人日相忆见寄诗,泪洒行问三读终篇末自在诗,巳十余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四老病怀旧,生意可知。今海内忘形故人五,独汉中王璃与昭州敬使君超先在六。爱而不见,情见乎辞。大历五年正月二十一日,却追酬高公比作,因寄王及敬弟七。

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今晨散帙眼忽开,迸泪幽吟事如昨八。

呜呼壮士多慷慨,合沓高名动寥。廓。叹我惨凄求友篇,感君鬱鬱匡时略九。

锦里春光空烂熳,瑶墀侍臣已冥寞。潇湘水国谤鼋鼍、鄂杜秋天失雕鹗一〇。

东西南北更谁论白首扁舟病独存一一遥拱北辰缠寇盗,欲倾东海洗乾坤。

边塞西蕃最充斥,衣冠南渡多崩奔一二。鼓瑟至今悲帝子,曳裾何处觅王门一三文章曹植波澜阔,服食刘安德业尊一四。长笛邻家乱愁思,昭州词翰与招魂一五

这也是一首血泪之作。杜甫写此诗时,高适已死,故曰“追酬”。卢世曰“生死交情,极真板稚。”高适赠诗时为蜀州刺史,故称其当时官职。世俗相传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这首诗的诗序也足一篇诗的散文,可与剑器行、同元使君春陵行二诗诗序参读。

一杜甫大概要查对什么,所以便去翻书。帙,书套。

二高适做过左散骑常侍。

三四字概括,有力。行,读杭,行间,即所谓“字里行间”,指高适的诗。

四此侍作子大历五尔七七〇,上距高适赠诗七六一实不满十年,距高适之死七六五年正月亦不满六年。所云“十余年”、“六六年”,盖约略言之。

五忘形故人,不拘形迹的知友。醉时歌所谓“忘形到尔汝”。

六汉中王藕,唐宗室李俶,封汉中王。昭州,今广西平乐县。敬超先,可能是昭州人,大历四年,杜甫有湖南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一诗,开头便说“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大概就是此人。

七敬之年龄小于杜甫,又是“忘形故人”,故直呼为“敬弟”。

八首四句叙明发现赠诗的经过,杜甫把赠诗卷在书卷里,故尔“久零落”。由于一种意外的感触,因而眼泪一时迸散,象断了线的珠子。

九以上四句赞叹高之才望,兼带叙高对己之友谊。呜呼,叹美之词。壮士,指高,所谓“高生跨鞍马,有似幽并儿”送高三十五书记。合沓,重沓。高适能诗,也能用兵。寥廓,天空;

动寥廓,犹动天地。求友篇,指高赠诗。高赠诗,对杜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故曰“叹我悽悽”。

匡时略,济时的策略。鬱鬱鬱抑而不伸。

一〇以上四句哀悼高的死。锦里,指成都草堂,追溯当时唱和所在。瑶墀,玉阶,指朝廷。

冥寞,谓死亡。潇湘句,自伤漂泊湖南,更无知己,但与鼋鼍为伍。鄂杜句,伤高适之亡,朝廷失一直臣。鄠杜二地,皆在长安附近,高死于长安,故借以指长安。唐书高适传,“适负气敢言,权幸惮之。”故比之“雕鹗”。雕鹗当秋天尤矫健。

一一以下换平声韵,自成一段。孔丘曾说过“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杜亦自谓“甫也南北人”谒文公上方。而高赠诗有“愧尔东西南北人”之句,这对杜甫不只是一种关切,实含有敬意,所以杜甫特地挑出这句来作答。更谁论,是说现在任凭怎样漂泊再也没人管我的死活。一二以上四句,即分说东西南北。但不是个人行踪,而是整个国家局势,杜甫知道,这些情况,也是他的亡友所关心的。北辰,指朝廷。西蕃,吐蕃。充斥,犹充塞,谓众多,高适死后的几年,吐著仍屡人寇。安史乱后,中原衣冠上庶,多投江南,故借用晋元帝南渡事。崩奔,逃窜避乱。

一三二句束上起下。上句言世乱未平,以致至今仍流落湘潭,行吟泽畔,有如鼓瑟悲歌之帝子。下句言亦思曳据王门,而北归无路,印过渡到汉中王。楚辞九歌湘夫人“帝子临兮北渚。”又选游篇“使湘灵鼓瑟兮。”帝子和湘灵都是指尧之二女,亦即舜之二妃娥皇和女英。

相传舜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悲泣,投湘水死,遂为湘灵湘水女神,常鼓瑟悲歌。张溍谓“鼓瑟句,言己之悲思玄宗,如二妃思舜”。未免过泥。

一四二句寄汉中王。曹植是魏宗室,封陈王;刘安是汉宗室,封淮南王,故以为比。服食,服食丹药。刘安好神仙,有自日升天的传说。

一五二句寄敬超先,晋向秀与嵇康为友,康既被杀,秀经其旧宅,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想昔日游宴之好,乃作思旧赋晋书向秀传。这里以向秀思嵇康,比己之恩高适。

但自己闻笛而愁思纷乱,不能如向秀之作思旧赋其实这首诗便是思旧赋,故希望敬超先能象宋玉之于屈原一样,替自己作篇招魂以招高适之魂。宋玉袁屈原,尝作招魂。

附高适诗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堪断肠。身在南蕃无所预谓甫不预政事,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订空相忆,明年此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指杜甫,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高自谦,愧尔东西南北人至亲无文,故直称杜为“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