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第一百零四章(1 / 2)

加入书签

对于普通人来说,新年是一年中难得的与家人团聚休息的时光。

可对于当红明星来说,新年期间一样要忙工作。

各个卫视的春晚,元宵晚会层出不穷,让他们在新年都无法回家与家人团聚。

对于沈轻舟来说,今年和往年没什么不同,左右,他是不会参加什么晚会的。

可对于余晚来说,今年与往年相比,显得那样轻松愉悦。

这是她出道九年来第一次能和家人一起过年。

余家体恤她,每年总要等她忙完回家,再办上一次家宴。

今年的家宴她虽然有时间参加了,可余家人却并未显得很开心。

大家说完吉祥话后,免不得要说一些明年她就要嫁人了云云。

说到这些,余奶奶和余妈妈精致妆容下的那抹无懈可击的笑里也藏了无数的伤感。

余家在小辈的婚事方面不同于寻常的豪门,他们并不在意儿女的结婚对象家是什么条件的,他们只求小辈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然后像他们一样幸福快乐的生活一辈子。

余晚能找到对象倒是出乎了他们的意料,因为在他们的理解中,明星这一职业免不得就要步入晚婚的行列。

在他们的理解中,女明星三十不结婚那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能在三十五岁前结婚就已经算是早的了。

若是一辈子不结婚……

倒也没什么可指摘的。

现在余晚有了结婚对象,他们一方面舍不得她就快要嫁人了,一方面却又暗自担心起余南的婚事了。

余南从小就没让他们操心过,成绩永远是年级第一名,从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父母对孩子的全部期盼都在他身上实现了。

他从小到大最让人犯愁的问题,当属他护着余晚这一项了。

余晚小的时候,亲戚带孩子来余家拜年。

亲戚家的孩子是个比余晚大两岁的小姑娘。

小姑娘一来就看上了余晚怀里抱着的洋娃娃,哭着喊着说她也要玩。

余家大人见了,都说,晚晚,把你的洋娃娃给姐姐玩一玩吧。

那时,余晚听了大人的话,将怀中抱着的洋娃娃给了那个小姑娘。

谁知,小姑娘玩着玩着,不知怎地,把洋娃娃的头发给拔掉

了一半。

那是余晚最喜欢的洋娃娃。

她当时就站在一边,眼里含着泪水,看着这个姐姐拔着她洋娃娃的头发。

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谁都没有注意到他们这边发生了什么。

直到,余南做完功课下楼。

他甚至没有和长辈们打招呼,就径直走向了两个小姑娘。

他一把从小姑娘手中抢过了洋娃娃,一边说,“我不知道晚晚的洋娃娃为什么会在你手上,但,借了别人的玩具就该珍惜,你不珍惜,那么我便替我的妹妹收回了。”

他的声音不大不小,但却惊动了坐在一旁的家长们。

大人看着他手中拿着的洋娃娃,和扔了满地的洋娃娃的金灿灿的头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

小姑娘怕大人说她,抢先一步哭了出来。

余晚就站在一边不哭也不闹。

余南摸了摸妹妹的头,而后站到大人们面前,先是与长辈们问好,接着便将这件事一五一十的讲清楚了。

亲戚的脸色有些尴尬。

余南却说,“我的妹妹现在很难过,恕我们先失陪了。”

他说完后就牵起了余晚的手,而后对女佣说,“把这些头发收起来送到我的书房。”

兄妹俩在书房里待了一个上午。

余晚再出来时,她的洋娃娃头上又长满了头发。

余家收养他本就是因为余晚喜欢他。

余爸爸和余妈妈也曾想过他能不能融入余家的问题。

当这件事发生后,他们才第一次认识到晚晚在他心目中意味着什么。

此后的数年,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见证着,他们领养来的儿子,从来都是儒雅随和的,除了涉及到晚晚的事。

晚晚是他心中的逆鳞,是他不可触碰的柔软和底线。

两个孩子长大后,余晚明确表示她不想从商。

在余南的支持下,余家也不再反驳她。

后来,便是余南学成归来,一步一个脚印,到现在已成了余氏集团副董事长的事了。

余爸爸还很年轻,还不用考虑退位的事。

但他们早就想好了,等他退休,余家就交到余南手上。

。。。。。。

沈轻舟不远万里来江南给他们拜年。

余家因为他又办了一场家宴。

宴席结束后,余家的女儿就要跟着他一

起回京都了。

这样想着,余家人倒是生出一种,女儿已经嫁人了,这次不过是随丈夫一起回江南的娘家拜年来了的情景。

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在客厅喝茶闲聊,余南和沈轻舟这两个看着不太对付的两人却是上楼谈事情去了。

。。。。。。

“我先前还担心南南不喜欢轻舟呢,现在看来,原是我多想了。”

余妈妈想起这事,随口说了一句。

余家几人立刻附和着。

“南南从小就看重他妹妹,谁要是敢欺负他妹妹,他第一个不干,定要为他妹妹讨回公道。由此可见,他先前表现的不喜欢轻舟的模样,倒是有理可循,毕竟,他保护了二十多年的妹妹如今要被另一个男人保护了,他一时适应不过来也是正常的。”

余奶奶分析着。

“晚晚和轻舟结了婚,余家和沈家就是亲家了。余沈两家虽然没有过合作,但从晚晚他们这一辈,因为姻亲关系,倒是会有可能合作吧。”

余爷爷已经退休多年,平日里余氏有什么事全是余爸爸和余南处理的,他从不过问。

余爸爸听后,笑道,“现在公司的大事小情都是南南解决,我也算是乐得轻松了。上次他去京都找晚晚,那几天,我险些被公务压垮,还好他及时回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