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易旗(2 / 2)

加入书签

这群人,就是宁愿吃树皮和雪水,饿死,冻死,也不肯做农奴的人,他们不是怕失去什么,只是想活着。

窝在山里也是死,当农奴也是个死。

而这群人连死都不怕的,也是让各和硕额真们极度头疼的人。

这些人,极其顽固,只要有机会,就如同窝冬的野狼一样,趁其不备就会咬下一块血肉来,无论是谁,都怕窝冬的野狼。

即便是虎啸山林的老虎,遇到窝冬的野狼,看似冻僵的野狼猛地窜起来,而且还不止一个,是数只,老虎也会腾挪的逃离,但凡是走的慢些,就会被撕咬纠缠,最终成为这些野狼们的食物。

可以说,占山为王的辽民流寇,就是建奴势力范围内,最顽固的抗争力量。

如何解决这股子力量,黄台吉也曾经派兵镇压,可是漫山遍野,这些辽民,谁知道他们到底窝在哪里?

三千辽民下山,代表着一种缓解的趋势,而数万余辽民,在有人下山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下山,这也代表着,满汉一体的方向是正确的。

整个后金汗国呈现出了范文程想要的欣欣向荣的局面。

对于范文程而言,他见过的战争的残酷,当然知道战争胜利的重要性,当然他更懂得,内政稳定,百姓们安居乐业,会让战争的胜利变得更加的简单。

“好事,好事,好事!”黄台吉哈哈大笑起来,他终于听到了好消息,而且是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

“大贝勒那边来了书信,臣没敢拆。”范文程从袖子里拿出一本邹巴巴火漆封好的书信,这封书信通过尚虞备用处送到了范文程的手中,是写给范文程的。

但是范文程不敢拆,不敢看,甚至连随意放都不敢放,黄台吉回了沈阳,趁着黄台吉高兴,赶紧把这颗雷丢出去。

谁知道大贝勒在书信里写了什么,尤其是黄台吉不在京师的时候,这种兵权在握、民望极高的藩王给他写信,他是真的没胆子拆开看。

黄台吉的面色变了数变,脸色涨红,此时的范文程可以说是他是手下最重要的智囊,和白手套,将特务机构交给范文程,可见黄台吉对其信任,而且一些脏事,比如搞死喀喇沁首领苏布的事,就是范文程在做。

大贝勒他什么意思!

黄台吉十分凶狠的撕开了书信,半咬着牙打开了书信,看着看着面色却缓和了起来,看到最后,脸色变得十分的复杂,有庆幸,有欣慰,有不解,有猜忌,更多的是庆幸。

“看看吧,大贝勒乃是我建州的古英巴图鲁,宪斗乃是朕的肱骨,你二人有些书信往来,也在情理之中。他的书信即便是朕不在京师,你大胆拆阅,其实也是无妨的。”黄台吉美滋滋的将书信递给了范文程。

信你才怪!

翻脸比翻书还快,刚才那眼神都要杀人了,这会儿假模假样的给谁看呢!

范文程分得清楚什么是客气话,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

代善的书信首先是让范文程处理下战事不顺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一点范文程在处理黄台吉战事不顺的时候已经做了一次,不过好在此时的后金依旧沉浸在编户别居例推行的喜悦之中,对于战事不顺,接受能力极强。

这次拿不下,就下次嘛。

第二件事就是封锁阿济格下令屠掠蒙兀人的消息,尤其是不能让辽东归附建奴的蒙兀诸部心有戚戚,此事,代善反复交代,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对于这一点,范文程不用代善交代,就已经在做了,对于蒙兀人被屠掠的事,在后金,已经有蒙兀人狗咬狗,林丹汗屠掠察哈尔右旗,兄弟阋墙的话本出现了。

林丹汗一直是这么做的,当年打下了喀喇沁部,夺回了贡市之后,林丹汗照样砍了喀喇沁部的诸台吉,对于不服从的部族,展开了极其血腥的屠掠。

察哈尔右翼三旗不听林丹汗号令,林丹汗再次大开杀戒十分符合逻辑。

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编成套数,抵掌剧谈,众怀怨愤谩骂其不仁。

这就是范文程一直在做的事,轻车熟路,简直不要太熟练。

第三件事,也是阿济格镶黄、正黄两旗的事。

这件事,和黄台吉有很大的关系。

豪格,黄台吉的长子,失去了他的镶白旗,而镶白旗回到了杜度的手中,杜度基本无害,再夺旗归还豪格,显然就是逼反杜度了,这对建奴的稳定不利。

而违反了诸和硕额真共识的阿济格的镶黄、正黄两旗,在察哈尔部右翼做下的杀孽,必须要对其惩戒,而惩戒的法子,就是易旗。

就是将镶黄旗、正黄旗的牙旗,和镶白、正白两旗交换,旗主依旧不变。

也就是说黄台吉领正黄,杜度领镶黄旗,阿济格领镶白,多铎领正白旗,只交换牙旗,不交换部曲,统领的部曲还是那些部曲,就是换换牙旗。

代善为什么要这么做?

其实就是为了多尔衮那十五牛录的兵马。

镶黄旗和正黄旗两旗,本来由努尔哈赤亲领,地位尊崇,所以多尔衮这编制外的十五牛录能够堂而皇之的存在,就是因为其地位的尊贵。

而这个易旗的背后,一旦成功,多尔衮的十五牛录将交给豪格。

这就是黄台吉高兴的原因。

一旦易旗成功,他的实力得到大幅度增强的同时,地位更加稳固之外,他最开心的是,经过了这么多的事,代善这个古英巴图鲁依旧肯任他这个大汗,以他的利益为主。

这对黄台吉而言,是这些日子,最好的消息了。

他太害怕忽然听说代善在归化城自立城头,城里所谓都元帅府,他失去的就不仅仅是代善这个能征善战定海神针般的古英巴图鲁,甚至连这个可汗之位,都会变得名存实亡。

好在,代善即使远在归化城的几千里之外,送到沈阳的书信,居然是为了他的儿子因为轻敌大意,被炸伤,失去了镶白旗而想了这么多。

柳絮儿死,可能对代善有影响,但是代善依旧是他认识的那个古英巴图鲁,可以被信任得大贝勒。

这让黄台吉十分的欣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