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 83 章(1 / 2)

加入书签

无论章宜郡主是否为定国公之女,她一定是天家血脉,是寿宁公主的亲生女儿。

如果太孙能同其联姻,以后地位便能稳固,太子也不会不给自己亲妹妹这个脸面。

定国公这个安排,不仅给了章宜郡主最大的保障,也拉拢了太孙,让他可以保护自己养大的女儿。

如此,倒是颇有几分慈父心肠。

在场朝臣想到这里,无不感叹其人品。

然而,被牵扯的几人,却都无好脸色。

太子自然是面色铁青,他对太孙是如何心思,众人皆是心知肚明,现在定国公非要托孤太孙,摆明要拉拢太孙于寿宁公主,太子怎么可能高兴?

而寿宁公主也愣在那,哭都忘记哭。

姚珍珠此刻都有些六神无主,她失神坐在那,根本没有关心众人的反应,脑海里一片混乱。

阮良娣见她面色苍白,双目发直,一看便知是对太孙上了心的。

她们这样身份的人,最忌讳对殿下上心。

阮良娣在宫里苦熬十几年,事到如今万事皆看淡,她很清楚现在的姚珍珠有多痛苦。

可这份痛,不会长久地留在心里。

等到她习以为常,等到岁月如梭,等到十几二十年后,这份伤痛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心底回忆。

翻出来时还会在心中泛起涟漪,却不会嫌弃滔天巨浪,一瞬把自己淹没。

阮良娣握住姚珍珠的手,轻轻捏了一下:“好孩子,别难过,总会过去的。”

姚珍珠把这句话听进去了。

她眨眨眼睛,努力压下心里酸涩,拼命告诉自己她可以把李宿当成哥哥,她应该高兴。

对,她应该高兴的。

姚珍珠紧紧攥着膝上的裙褶,这是她这辈子穿的最华贵的一套衣裳,现在却也什么都不顾上了。

金银丝线上宝珠硌在手心,让她脑中多了几分清明。

她努力告诉自己:这是好事,没什么大不了。

待到心绪略微缓和一些,姚珍珠才握住阮良娣的手:“谢谢娘娘,我好些了。”

阮良娣担忧地看了她一眼,这才收回手:“人得自己想开。”

姚珍珠点点头,她抿了抿嘴唇,虽然心中有些说不出的害怕,却还是穿过人群去寻找李宿。

她知道自己怕什么,她怕看到李宿的欣喜,怕看到他对于定国公这个决定的欣然接受。

但看到李宿的那一刻,姚珍珠的心莫名一松。

这一切,在李宿身上都没有。

他依旧腰背挺直坐在那,却垂眸敛眉,让人看不清表情。

这个状态,跟刚才没什么不同。

姚珍珠不知太子如何看待自己的儿子,到底知不知道儿子是什么样的心情,她却知道此刻的李宿很是愤懑。

姚珍珠对他很熟悉,李宿周身散发出来的抗拒和愤怒,姚珍珠能清晰感受到。

她心中微松的同时,又为李宿感到心疼。

她不知道为何会如此,也不知定国公的目的为何,她知道定国公的这封遗书,深深伤害了李宿。

此时此刻,在她眼中的李宿,就如同一只满身伤痕的幼狼,孤独地坚守自己的地盘,愤怒地看着面前的所有敌人。

他们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争来斗去,没有一个人,在乎李宿是否愿意。

姚珍珠逐渐恢复清明。

此刻她才发现,坐在寿宁公主身边的章宜郡主,已经哭得梨花带雨,惹人心疼。

寿宁公主是个美人胚,早年便名满京城,惹得无数王公贵族追捧。

她生了一张明艳的芙蓉面,柳叶弯眉,凤目微圆,在眼尾勾起一道娇柔弧度。

她的一颦一笑,总能吸引旁人的目光,即便是女人见了她,都是要心软的。

当年盛京第一美人是先太子妃柳映莲,那时候寿宁公主年岁稍小,及笄之后,才是美貌初露时。

她的女儿章宜郡主,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她眼角生了一颗小巧的泪痣,即便静静站在那里不说话,也是我见犹怜,美丽不可方物。

章宜郡主及笄之后,定国公府的门槛都要被人踩破,但定国公一直没有点头应允。

上至亲王世子,下至公侯伯爷,他是一个都没瞧上。

原来,等的是这一日吗?

他日若太孙真能荣登大宝,那章宜郡主便是正宫皇后,母仪天下,尊贵非常人能及。

还真是为女儿考虑周详。

但被强拉在一起的太孙殿下和章宜郡主,心中是否情愿,又有谁在意呢?

姚珍珠看到章宜郡主哭得几乎喘不上气,眼角的泪痣越发耀眼,心里不由叹了口气。

大殿里乱糟糟,朝臣都在谈论此事,相比定国公到底被谁所害,寿宁公主又是否红杏出墙,太孙的婚事才是众人最关心的。

李宿坐在人群中,身边是自己的亲皇叔好弟弟,前面是父亲殿下,身后坐了无数鼎力国祚的能臣。

那些议论声嘈嘈杂杂,如同被捅开的马蜂窝,嗡嗡作响,让人厌恶。

李宿的手放在袖中,他紧紧攥着手里的玉佩,把掌心磨得一片通红。

他低着头,深深吸着气,不让人看到他愤恨的表情。

太恶心了,这些人都太恶心了。

李宿几乎要吐出来。

就在这时,他摸到了腰上挂着的八宝香囊,里面有几颗圆滚滚的药丸,是今晨姚珍珠特地给他带上的。

“殿下,我做了些薄荷糖,您看看是否喜欢吃,”姚珍珠笑着给他挂上香囊,“今日大殿人多,味道可能不会太好闻,也无法好好用饭,殿下若是觉得不舒坦,就吃上一颗,可以清神醒脑。”

李宿捏着荷包,心里浮现出姚珍珠明媚的笑颜,那种扭曲到了极点的愤懑渐渐散开。

你不是已经习惯了吗?李宿在心中询问自己。

可为何还是要愤怒呢?

定国公如果不是猜出其中隐情,会留这样一封遗书?

李宿低头,从荷包取出一颗薄荷糖,放入口中含住。

清甜的薄荷味瞬间从喉咙窜出来,直达脑海。

李宿深吸口气,那颗躁动的心逐渐安稳下来。

他重新睁开眼睛,微微抬起头,往前寻找那道娇小的身影。

即便人影憧憧,他也一眼便能看到她。

两个人之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但李宿还是看到了她眼底的潮红以及眉目之间的忧虑。

显然,这件事对她来说,也并非寻常。

李宿心底微妙地升起些许甜意,满朝文武,满堂亲眷,最后关心他的,也只有一个人。

李宿的那股子火气,一下子便被薄荷香扑灭。

他没有再看姚珍珠,只是端起茶盏,浅浅抿了一口。

悠然的茶香里,他想的是:这一次,太子要如何拒绝?

除非他疯了,否则太子不可能答应这样一门亲事。

果然,李锦昶铁青着脸,已经无法在众人面前维持以往的儒雅体面。

他阴沉着脸,如同潜伏在密林中的野兽,那双通红的眼眸死死看着温溪辞。

温溪辞整个人跪伏在地,他对郑承嘉的承诺已经兑现,现在是生是死,他已置之度外。

无论太子殿下要如何发落他,他亦无怨无悔。

温溪辞道:“殿下,臣此时取出此份诏书,搅乱太孙殿下的冠礼,诋毁公主殿下和郡主殿下的清誉,臣虽不负定国公兄弟相托,未做背信弃义之人,却到底以下犯上,难辞其咎。”

“以高祖皇帝所赐丹书铁券,恳请殿下饶恕臣之亲眷族人,只罚臣一人。”

他言辞恳切,又是言官身份,即便无丹书铁券,李锦昶也不能此时立即下狱。

更何况,丹书铁券以为李氏先祖所赐,可保温氏族人大罪一次,温溪辞犯上之罪本不祸及亲眷,丹书铁劵其实是他拿出来自保之用。

无论如何,温溪辞的命都能保住。

李锦昶沉沉看着看似消瘦的温溪辞,目光在下面诸位皇弟的面容上一一扫过,突然冷静下来。

他垂眸端起茶杯,浅浅抿了一口,待到把茶杯放回桌上,又缓慢地轻抚衣摆上的褶皱。

“温爱卿,你为定国公伸冤之仗义,很令孤佩服,也正是你这份胆量,让孤能听到定国公临终之前的嘱托,也明白他作为父亲对女儿的一片慈爱。”

“同样作为父亲,孤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孩子,孤也同样会不顾一切,奋斗到底。”

最后四个字,李锦昶咬字很重,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咬牙切齿。

李锦昶的目光缓缓在朝臣面上一一扫过:“若以孤自己来看,这并非多么大的事,且孤也想知定国公到底因何而死。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孤不能因己徇私枉法,不顾大褚律。”

“即便孤是太子,亦不可。”

对于定国公的这封遗书,朝臣心中自是百般思量,有的全信,有的全然不信,当然也有将信将疑之人。

只是,无论他们心中所想,皆不敢言论。

李锦昶一开口,便皆安静下来,一个个垂眸凝神,仿佛晨起上朝般,整个大殿雅雀无声。

“今日毕竟是宿儿的冠礼,是家国之喜日,且不好反复提及外事,定国公一事究竟如何,待温爱卿上交定国公之遗书,刑部核查之后,汇同礼部、宗人府、大理寺一起侦办,务必给定国公一个交代,也给寿宁公主、章宜郡主以及定国公世子一个交代。”

“至于温爱卿以下犯上,不顾尊卑之罪,稍后再议。”

温溪辞松了口气。

稍后再议,应当不会判罚太重,这已是李锦昶网开一面,给了他体面。

温溪辞嘭嘭嘭磕了三个头:“殿下心慈,泽被万民,谢殿下恩典。”

李锦昶重复笑容。

“至于宿儿的婚事……”李锦昶话锋一转,“宿儿身份尊贵,其婚事兹事体大,父皇早就叮嘱儿臣,切不可莽撞行事,陛下早就有了人选,待到他日才能宣之于众。”

“联谊一事,休要再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