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盛唐(二)(2 / 2)

加入书签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虽把冰雪写得极美,但终究苦寒。

“李白从秋浦游玩之后,来到了泾县,受到了当地一位豪士的热情宽待,临走前,李白深情饱满地写了首诗送给对方。

这首诗叫《赠汪伦》而在此时,四十岁杜甫终于在这一年有了一官半职。

负责看管兵器,俸禄勉强养家,来经十多年回家探望一路上看到了民不聊生,于是写下了《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恰恰也揭示了大唐的隐疾,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安禄山正在范阳起兵,从此改变大唐命运的安史之乱,在这一年冬天终于爆发。

756年安禄山在洛阳称帝,随后长安沦陷,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玄宗出逃至川蜀,在历史面前不同的境遇与选择,导致了诗人不同的命运,运气差的,比如王维被叛军抓获,押至洛阳,他强行吃药,是死不降。

而杜甫听说新帝即位立刻跑去面圣,在途中被捕,等到他被放出来的时候,写下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叹诗句。

然而和杜甫不同的是,昔日同样的落魄之人,高适,几年间青云直上,在这一年他跟随玄宗去了川蜀,随后更是成为了淮南节度使,奉命讨伐趁机叛乱的有永王李璘。”

“巧的是,游山玩水,隐居深山的李白,此刻正好被途径的永王军队羡慕入伍。”

而在被定罪之前,他还一直以为自己终于有机会报国,

这一年马嵬坡兵变,杨贵妃赐死,玄宗痛苦不堪,肃宗被迫即位。

重整朝纲,一切都处于混乱动荡之中,无人能够幸免。

757年,岑参和杜甫等人先后赶赴肃宗所在的凤翔拜见,李白因为投靠永王背判流放夜郎,王昌龄在北上的路上,在亳州刺史闾丘小晓杀害,享年60岁。

这一年安庆绪弑杀其父安禄山,而唐军的陆续收复长安洛阳,要处理当时被伏投敌的叛臣时,王维就身在其中。

所幸的是他因为装病已经写了《凝碧池》,以此明志,另外啊,因为弟弟平反有功,为王维誓死请罪而被赦免。

759年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兵败相州,史思明趁机名诛杀安庆绪独揽大权。

而朝中,高适调任彭州,王维则是成为了中书舍人。

杜甫的前一年被贬华州,一路上写下了名留青史的“三吏三别”

随后在这一年辞去的职务,举家前往成都,在严武的帮助之下定居浣花溪草堂。

在逃难的路上,他仍然心系被流放夜郎的李白写下了,《梦李白二首》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而这一年遭遇大旱,为抚民心,大赦天下,李白也因此幸免于难,重获自由的他写下了《早发白帝城》

他甚至不知道,生死漂泊至此,远方始终有故人思念。

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都已经注定。

761年王维辞去了所有官职,身无牵挂,回归大梦,享年61岁。

762年李白把毕生心血交给了族叔之后,卒于当涂,享年62岁。

763年,安史之乱平息,外患却起。

765年,高适去世,享年62岁。

而年纪最小的杜甫眼看着昔日好友,片片凋落,无可奈何。

他的这些年里辗转川蜀各地,寄人篱下,却先后创作了《秋兴八首》,《旅夜书怀》等等400多数诗歌。

终于在770年,杜甫在前往岳阳的一艘小船上去世,享年五十九岁。

岑参也这一年病逝于成都的一家旅店。

此时是大历五年,盛唐落幕,那个无比耀眼夺目的年代,恍如昨日。

闭上眼睛好像仍然能够看到贺知章和李白席地而坐,相约痛饮三百杯,孟浩然起身告辞远游,王维独坐溪边,不曾挽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