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再入两幢大厦】(2 / 2)

加入书签

当时,李嘉诚成功的原因有两条:

第一,一改以往五五分成的惯例,地跌公司占股51%,长江实业占股49%,仅凭这一条就领先了其它地产公司。

第二,研究出地铁公司急需现金去修地铁,所以在投标书上面标明,所造商业写字楼全部尽快出售;仅凭这一点,就击败了置地只租不售的想法。

这一世,吴光耀的脑海里因为有未来的发展趋势,知道房价地价涨的厉害,所以别说让利给合作方51%,就是55%,自己都愿意!

毕竟,好地皮难寻!

而投入的资金虽然多,但是地产一旦上涨,那点资金又算的了什么呢!

“五五分成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我们的底线可以是只要45%的收益,具体多少,你可以去谈!当然,这些都是建造靓厦的前提下,别人才会给你谈!”

其实,建筑费是绝对高于地价的;

但是有地皮,就是优势!

“是,老板!我一定会谈成香港会所大厦的旧楼重建的!”

“恩,你记住!香港的物业不过是在起步阶段而已,别怕现在吃亏!”

众人听完,心里都在想,在港岛恐怕没有再有老板这种,对香港发展坚定的人了!

和修焱兵谈完长实地产的事之后,吴光耀又和负责长江实业的黎星讨论起来。

“长江实业的资金情况如何?”

“负债为1亿港币,账上还有5000万港币,财务状况非常良好!”

这就是港岛人无不称赞的长江实业,很难想象,这么庞大的一个地产集团,居然负债很少;

其实,地产专业人士轻而易举的能分析出来,因为长江实业抓住了每一次的机会!

地产低谷时,疯狂的拿地;

地产高峰时,疯狂的建房;

商业综合体,源源不断提供资金。

三个商业综合体、六幢甲级写字楼,这是相当亮眼的成绩;

更不要说,还有大量的土地储备、工业厂房。

吴光耀点点头,对黎星说道:“财务状况良好,就得继续买地、造房、出售,否则资金不流转,公司必出现问题。”

黎星说道:“恩!我采用了两个紧急措施:第一,开发容易出售的地盘,不容易出售的地盘搁置,并集中精力把易于脱手的住宅楼盘以“楼花”方式分层出售,并加速完成入伙,如此方可有新资金以供周转,同时也让我们的判头有活、工人有收入;”

吴光耀点点头,鼓励黎星继续说下去。

受到吴光耀的鼓舞,黎星继续说道:“其二,着重的“三个分散”经营原则,即分散、分细、分期,兴建的地盘多数是小型住宅单位,用“大平特平”的价格向中下阶层推销,宁可少赚,也不让房子烂在手里。

面积既细,价钱又便宜,市民动用的现金不多而能置业买楼,正所谓“贱物斗穷人”,甚为一般家庭受落,所以销售结果超乎理想。

‘分散’的好处:购入分散于港九新界的地盘,就可以分别吸引当地的用户购买。每个地区一定会有当地的拥趸,住惯了那区的居民,多半就地取材。加上,分散地盘不如屋村规模庞大,容易一下子就售清。

‘分细’的好处:现在市况不景,在设计楼宇图则时,住宅单位以越细越好为原则,在出售时自然就越容易卖。以少量金钱就可置业买楼,一定受小市民欢迎。

‘分期’的好处:不需要一次过缴付大量金钱,只须缴付少量首期,以后的分期付款,无疑等于交租。”

听完黎星的话,吴光耀满意的说道:“很好,看来你胸有成竹了!”

黎星笑着说道:“不管怎么说,华夏人都喜欢有一个自己的‘家’,房子无论何时都会有市场,就看我们怎么也迎合这个市场了!”

长江实业虽然主营商业地产(商业综合体、写字楼),经营的方针主要也是只租不售;

但是,并不代表长江实业在住宅领域就没有作为,也不代表长江实业没有出售的物业;

相反,在住宅领域,长江实业依旧是香港的老大,每年出售的楼盘依旧冠绝香港地产业。

之所以说住宅领域是长江实业的‘弱势’,那是相对于长江实业庞大的商业地产而言!

吴光耀最后说道:“房子出售也要经过一番包装,更能收获成交量。还有,从现在起,在买入地盘,开始设计时,可以考虑分层住宅出售为对象的方案。”

黎星点头应是,老板的这个分层似乎也不错,采用上述措施,厉行“四分”办法,给长江实业足够的周转空间,很快就能套回大量现金,好继续攻城略地。

最后,吴光耀看向史俊,到没有吩咐什么!

由于九龙仓集团大举借债,再加上现在地产下跌,所以九龙仓股票已经暴跌了六成;

如今的九龙仓市值,只有区区10亿港币,可谓是廉价之极!

不过,吴光耀依旧打算等石油危机后,再私有化这些公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