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西凉董卓(2 / 2)

加入书签

“君家亦有好子,卓曾会于军前,其于大军面前,巍然不惧。”董卓尽力在满脸胡子之下,露出一个明显又不失礼仪的笑脸,“果是家传。”

这位严肃端正的议郎,有个同样铁骨铮铮的儿子,先前他挺进雒阳,其人被大将军何进派来军中,当时,时机不对,他也心有顾虑,于是在其训斥之后,退军百里,改驻夕阳亭。

“不敢。”种拂拱了拱手,重新坐回席垫,袖起手,别开头,“犬子未曾劝退董君,是其过也,复有何言。”

董卓缓缓呼吸了一口气,竟然又忍住了,“君家风气刚正,在下一向佩服。”

大概是没想到对方脸皮如此之厚,种拂一愣,竟说不下去了。

于是,董卓提起之前上书所说,让麾下将士入城替天子重修宫室。

此言一出,公卿顿时议论纷出,大抵都是拒绝之意。

曹操一直旁觑董卓神情,见之数次隐忍,眼中凶意却越发显露,心中一凛,不由扬声开口,“董公,本朝以来,并无以兵将为力夫——”

“咳咳咳咳咳——”

一串咳嗽声,打断他的话,也打断公卿众人议论,让众人皆安静下来。

倒不是说荀柔这个太傅的威望已到这般地步,而是无论满腹心计如何,当面看见这样的美人疾作,玉山欲倾之势,谁也忍不住不停下来,不心生关切担忧。

“来人,快传太医令来!”天子顿时惊慌道。

曹操自觉为其好友,又坐席不远,矮身来到荀柔身边,“我扶君出殿。”

荀柔摆摆手,缓了口气,止住咳嗽,“多谢孟德,不碍事——”他声音犹带喑哑,“这几日,廷尉府从十常侍家中查抄出多少钱粮?”

郭鸿一愣,不明就里,却还是答道,“有粮食十万石,金钱五千万余,只是十常侍庄园府邸数众,又多在城外,尚未查抄完全。”

“好,”荀柔点点头,“董公极其麾下将士,忠心朝廷,愿为天子效力,岂可薄待,俱当双俸以赏,我原本担心。”

“含光!”曹操皱眉低呼。

“还请陛下应允。”他没看曹操,向刘辩一拜。

“准。”刘辩艰难的、难以理解的,点了点头。

“多谢陛下。”董卓轰然拜倒。

“多谢方才太傅之言。”

朝议过后,荀柔照例被天子留下,“都是朕无能,太傅有恙,却还要上朝,不能休息。”

“我还以为天子要问董卓之事。”荀柔含笑。

“这”刘辩想了想,“北宫半毁,母后近来也常常催促,只是先生说过要爱惜民力,如今雒阳内乱方平,就征发役夫,我很不忍心,既然斄乡侯愿意,朕觉得也未为不可——先生以为对吗?

“朝中公卿都不愿斄乡侯入京,朕方才也有些疑惑,但想了想,觉得先生有先生的道理。斄乡侯虽看上去的确有些吓人,似乎并未有过分之举。先生也讲过,孟子说,君待臣以礼,臣侍君以忠,君在前,臣在后,君当先有为君之度,方得臣子之忠。所以,我、朕也赞同先生之言。”

荀柔陷入沉默。

“朕、我说错了吗?”刘辩忐忑道。

“不,陛下所言,正是为君之道。”荀柔温声道,对目中露出雀跃的天子,微微一笑,“陛下有圣君之德,必能留名青史。”

走出殿外,笑意如冰雪消融,他面无表情的步下台阶。

如果刘辩不是刘宏之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少年,性情温和宽厚,如果在承平之时,做一个寻常人,会很快乐。

但,他毕竟生在刘家,刘家,是原罪。

“多谢太傅方才之言。”

一声雷霆轰隆,董卓竟还未离开,站在阶下等他。

“不必客气,”荀柔欠身拱手。

“不知太傅明日可有闲暇,卓听闻太傅博通经籍,兼善文史,想登门求教,不知可否。”

“我久疏经文,在这些上面,恐怕难以指点董公。”

董卓怒容一显。

“含光!”只见曹操也不知从何处冒了出来,还驾了辆轺车,“操送你一程。”

“多谢,我正想如何出去。”荀柔连忙点头,转头向董卓告辞。

“方才在大殿之上,含光为何要应允董卓那厮?”

曹操一抖缰绳,马轻快的跑动起来。

“孟德,方才又为何突然出现?”荀柔微微一笑。

曹操一滞。

“你我心知肚明,其人野心勃勃,早有谋划,就算今日我不答应,难道太后会不答应吗?”

曹操不再说话,狠狠扬起马鞭。

荀柔紧紧抓住车栏。

曹孟德现在是不是枭雄,他不知道,但快车手绝对没问题。

才出了宫门,这马车开的,知道的这是两匹马,不知道还以为装了两个马达,开得忒刺激,发冠都要给他抖散了。

“吁——”荀宅门前,曹操猛的一勒缰绳,两马高扬嘶蹄,尘土扬起一脸。

荀柔终于忍不住伸手按住发冠。

再见,他再也不坐曹操的车了。

他发誓。

走进庭院,听见门外马车远去,荀柔顿住步,对身后的侍从道,“今日让车夫入夜前喂马,让马布裹蹄口衔枚,戌时四刻我要出门。”

“那是已入夜,恐路行不便,不知主公欲去何处?”

“董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