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黄巾大起(1 / 1)

加入书签

正当君澜苍统计这次战争的伤亡与收获之时,在他的耳边,响起了了一道道系统公告。

龙国区公告:“冀州黄巾军天公将军张角攻陷冀州巨鹿郡郡城巨鹿城,巨鹿郡百姓纷纷响应,黄巾军所到之处从者无数,黄巾军士气上涨百分之五十。”

龙国区公告:“冀州黄巾军地公将军张宝攻陷冀州下曲阳城,下曲阳百姓纷纷响应,黄巾军所到之处从者无数。”

龙国区公告:“冀州黄巾军攻陷安平国,生擒安平王刘续,安平百姓纷纷响应,黄巾军所到之处从者无数……”

龙国区公告:“冀州黄巾军攻陷甘陵国,生擒甘陵王刘忠,甘陵百姓纷纷响应,黄巾军所到之处从者无数…………”

黄巾发展还真是够迅速的黄巾起义大剧情才刚刚开始,就取得了如此战果。

冀州黄巾就已经拿下了两个封国甘陵国和安平国。

而且冀州巨鹿郡的两大重城下曲城和巨鹿城此时都已经被黄巾军给拿下来了。

黄巾军可以说是蜂拥而起,一时之间,声势无人可挡,短短的时间内就已经在《神话世界》世界之内搅风搅雨,闹出来相当巨大的声势了。

冀州本来就是张角经营了许久的地方了,可以说是整个黄巾起义之中的核心地带。

如今猝然之间发难。

各个城中太平道的信徒和内应纷纷响应这些反叛势力,自然使得黄巾军起义无比的顺利。

不过是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冀州很大一块地方就已经被太平道势力一方所占领了。

大汉龙廷最精锐的兵力大部分都部署在与异族接壤的边疆地区和洛阳皇城之内,至于地方各个郡县的守卫部队很多都没打过仗,基本没有抵抗黄巾的实力,再加上朝廷一直拖欠军饷,很多地方军队索性投降,加入到太平道之中。

龙国区公告:“豫州黄巾大渠帅张曼成发兵进攻南阳郡郡城宛城,半日之内宛城告破,张曼成击杀南阳太守褚贡其所部兵马。黄巾军所到之处从者无数……”

龙国区公告:“豫州黄巾军兵起,大渠帅彭脱发兵进攻汝南郡郡城平舆城,半日之内平舆城高破,击败汝南太守赵谦及其所部官军……”

好家伙,短短时间内,又是两座郡城被拿下了,分别是南阳郡的郡城宛城,汝南郡郡城平舆城。

南阳郡乃是当年大汉世祖皇帝刘秀龙兴之地,号为帝乡,更是天下第一大郡,却被张曼成给轻松击破了。

汝南郡乃是天下第一世家汝南袁氏乡梓之所在,也是世家冠冕兴盛之地,郡城同样被豫州黄巾军彭脱率军所破,更是郡城被占据。

平舆城,宛城两座重城皆是被占据,也可看出局势已经糜烂到了何种地步了。

目前来看,黄巾军势力最为猖獗的应该就是张角的发家之地冀州,和士族势力最为强大的豫州了。

而且黄巾军的势力还在不断地朝着周边的州郡发展,呈现扩张之势。

而目前基本还没有受到太多黄巾军势力影响的大概也就只有边疆的四个州了。

————龙国区公告:“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在天公将军张角指挥之下,各州郡黄巾军连战连捷。

黄巾起义军势如破竹,威势高涨,整个太平道阵营士气提升10%,持续时间为整个【太平道起义】大剧情。”

随着各地已经纷纷告捷,整个太平道阵营的士气也是一片高涨之中,士气提升了足足有10%的士气。

在神话世界中士气的设定可是相当重要重要。

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两军在对战之中的战斗力。

在士气高涨之时,士兵的战斗力会有相当巨大的提升,可以说相当于可以以百分比地提高士兵的战斗能力。

而在士气低落之时,士兵甚至会溃败,你会十分绝望地感受到那种兵败如山倒的感觉。

在神话世界之中统率能力越高,维持住士兵士气不被降低的能力也就越高。

一时之间,随着一道道公告的发起,选择了太平道阵营的异人玩家们无不是一片的振奋。

似乎是已经看到了改变历史,让黄巾起义真正成功,推翻腐朽的东汉朝廷的希望。

“太好了,各地太平道的兄弟们真是给力啊,大家继续加一把劲吧,只要再多加努力一些,相信一定可以改变历史,将东汉朝廷给彻底推翻的,到时候,就是我们太平道的天下了。”

“我的梦想,是建立一个没有纷争,没有伤害的大同世界,而我相信,在新世界里,只要你们加入到太平道阵营里面,我等一起努力。

我们就一定可以一起实现梦想,众位异人们,快快选择加入到太平道阵营之中吧,来帮助我来实现这一个梦想吧。”

“我们太平道的大旗,终将会飘扬在大汉帝国的每一个州郡之中。

让那些选择汉廷阵营的玩家看看,究竟谁才会是最后的赢家吧,诸位黄巾的同道们。

黄巾军的赤旗将永远不落下,永远高悬于这一片天空之下。”

“这狗曰的世道,这苍天对于我们如此不公,那么我们便反了他吧,让东汉朝廷看一下,什么才叫做是人民的力量,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杀大户了。”

“杀入洛阳城,宰了狗皇帝,诛杀十常侍!”

各地之中,那些选择了太平道阵营的异人玩家们无不是一片的群情激愤了起来,

而已经提前选择了汉廷阵营的玩家,无疑也是会有一点点慌乱的,毕竟目前的黄巾军确实算的上是声势浩大,让人不得不怀疑汉廷一方究竟是不是能够顶的住,毕竟神话世界只是一款游戏而已,而不是真实历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