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2 / 2)

加入书签

可前进大队和胜利大队两个坐不住的大队长,却拿这事儿做由头,把夏菊花管理知青有办法夸了又夸,目的还是想让平安庄大队收他们的红薯。

两人这是第三趟跑平安庄大队了,夏菊花就不再敷衍,等他们夸的想不出新词了,突然问:“梁大队长、王大队长,你们大队能拿出多少红薯来跟我们换?”

注意,是换哦,平安庄大队可不是投机倒把的买。

两个大队长心总算能落下一半,小心翼翼的报出了自己大队的数目:“……就这么点儿,你们大队几个生产队一分不算啥。”

的确不多,一个大队将将一万斤。夏菊花心里清楚,他们说的,就是各生产队粮仓里存的那点儿。

不过她还是带着点为难说:“这可真是不少,一个生产队咋也得四千斤。还不知道他们手里有没有……”

王大队长一下子急了:“夏大队长,咱们明人也不说暗话了,你们平安庄大队最少的工分值都到一毛四了,哪个生产队的家底,都够把我们两大队加起来的红薯换走了。”

夏菊花可无奈可无奈的笑了一下:“王大队长,各生产队的家底,都是留着来年买种子化肥的,哪能都换了红薯。对了,你们大队想咋个换法?”

前两次的失败,让王大队长和梁大队长一起讨论了好久,得出的结论都是平安庄大队这是想压价呢,所以现在王大队长可不敢再要高价了:“一斤四分钱。”

跟夏菊花当初想收的价格一样,可把夏菊花给为难坏了:“这可比粮站收高出一倍了,我怕各生产队不同意呀。”

梁大队长也急了:“夏大队长,别说我们的红薯都放了这么长时间,该跑的水份都跑完了,跟交公粮的时候比减了不少称。就算是推到大集上,也得四分钱呢。”

夏菊花奇怪的看了梁大队长一眼:“生产队粮仓里的红薯,还能推到大集上卖去?”那都是社员们自己小打小闹才能办的事儿。

两大队长又无话可说了,沉默了好一会儿,夏菊花才悠悠的叹了一口气:“算了,谁让咱们都是当大队长的。我也知道你们的难处,今年就先把你们的红薯都换了。不过来年我们大队红薯估计还不会种多少,要是再想收你们的红薯,你们可别又……”

梁王两个已经被夏菊花搓磨的一点脾气都没有了,连连摇头说:“不能不能,只要是平安庄大队换,我们肯定都是这个价钱。”

夏菊花笑了:“要是粮站收的价格提高了,平安庄也不会亏了你们。”

两人只把这话一听一过,这么老些年了,啥时候粮食的价涨过,又不是闹旱灾那会儿。

想是这么想,两人没敢把这层意思带出来,还得感谢夏菊花替他们着想。回去的路上,两人没急着分开,商量了一下觉得自己费劲巴力才让夏菊花同意收大队的红薯,要真的只送一万斤过来,太亏了。

咋也得多送一些,才对得起他们浪费的唾沫。于是商定回去跟自己亲近的人家说一声,不愿意吃红薯的,都把自家的红薯放到大队一起,给平安庄送来。

至于跟夏菊花说好了一个大队一万斤,就说自己记错了呗,每个生产队粮仓里存的多了,既然收还不一起收着?

不想回到大队跟人一说,人人都说自己家里的红薯都推到集上卖光了,把梁王两人气得一愣一愣的——虽然他们是大队长,不直接管着生产队批假的事儿,可一个生产队住着,谁上个集走个亲戚,他们还能一点儿风听不着?

谁家秋天不是分了好几百斤红薯,那可不是二三斤豆子,往篮子里一装盖块布谁也看不出来,运没运到集上去,他们心里没数?!

再说赶集去的也都是农村人,谁家能一下子买那老些红薯?

撒谎都不会撒!

可他们说得着的,都是关系很亲近的人,哪怕明知道那些人的红薯去处有问题,两个大队长也只好暗自生气——那些人嘴严实着呢,任他们咋套话,竟然都不说红薯去哪儿了。

气死他们了。

那头都跟夏菊花说好了,两个大队长再生气,也得把各生产队的红薯集中起来,带人送到平安庄去——夏菊花都说了,来年平安庄还不打算种红薯,肯定还得跟他们换。要是这次说好了他们又不送了,下年再跑八趟平安庄大队夏菊花也不可能松口了。

那个女人牙口硬着呢!

还真让他们猜着了,夏菊花所以松口让他们把红薯运到平安庄来,就是起个遮人耳目和广而告知的做用:想建个粉条厂,自然得让别人知道平安庄大队需要红薯,更得让人知道他们红薯是有来历的。

有前进大队和胜利大队一送红薯,这不马上有好几个听到风声的大队,也来平安庄打听消息,并表示也想把红薯送过来了?

李长顺看得胆战心惊:“你还真想把他们红薯都收了?”

夏菊花多心安理得呀,她笑着说:“都收了前进和胜利大队的了,都是一个公社的,不收他们的不好。”

“可是咱们这些红薯漏着都费劲,我听说给各粮站的粉条还差着一大截呢。”一心为公的李长顺觉得,啥也没有先完成粮站的任务重要。

人家也不是白让他们干活,一斤粉条给二斤红薯的工钱呢。

夏菊花心里想,粮站的粉条当然要差一大截,现在各生产队漏的粉都快被齐卫东拉走三分之一了。不过这话可不敢当着李长顺讲,只能敷衍的说:“也快了,再说粮站不是说了,不超过二月底交粉条就行嘛。”

说话间,李大牛找到大队部来了,一见李长顺和夏菊花都在,可算是找到组织了,嘴一下咧的老大:“大队长,你们都在呢,我想跟你们商量点事儿。”

见两人都看自己,李大牛就向他们诉起苦来,总之就是现在他们生产队社员还是各漏各的粉儿,虽然把规格统一了,可家家户户自己的人手就显得单薄了。他到平安庄看过漏粉房之后,那叫一个心动,就想着也建上一个。

还没说完,三队牛队长也来了,跟李大牛的意思差不多。李长顺就看夏菊花,明显想让她拿个主意。

夏菊花自然知道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直接说:“既然各生产队都想建,那不如大队统一建一个大的漏粉房。统一安排人过来漏粉儿。”

全大队的人一起漏粉儿,那得建个多大的地方。几个大老爷们看着夏菊花侃侃而谈:“就在大队部的边上建吧,正好有地方,离几个生产队都不远。到时候跟农机站多定上几台绞浆机,再跟平安庄似的来上它几个大漏勺,多弄上几间烘干房……”

“大队长,我听你这么一说,叫漏粉房不合适,应该叫粉条厂!”牛队长被夏菊花说的两眼放光,一如既往的紧随她畅想:“这要是咱们大队建了粉条厂,社员们天天按时上下班,那可就跟城里人一样了。”

李长顺和李大牛眼前也是一亮,对呀,夏菊花描述的,分明就是一个粉条厂呀。现在虽然不让个人投机倒把,可大队搞集体副业还是允许甚至被提倡的。

那他们平安庄大队,为啥不能建一个粉条厂。

李长顺带着些意动问:“咱们大队的地都是水浇地,种红薯太可惜了。”

对于老一辈人来说,能种小麦的地不会拿来种玉米,能种玉米的也不会种红薯,总希望土地能产生最大价值。

夏菊花此时不能告诉李长顺,以后还会出现专门用来种苗圃的地呢,那样会把他心疼死,只说:“现在各大队不是都想跟咱们换红薯嘛,以后咱们有了粉条厂,就可以直接收他们的红薯。咱们不种,他们也会送过来的。”

李长顺就点点头不说话了。牛队长则问:“要是大队建了粉条厂,各户自己想漏点粉的话还能漏吗?”

夏菊花看了一眼李长顺,见他没有回答的意思,自己说:“当然能漏,不过咱们要是建粉条厂的话,需要的绞浆机不少,各生产队的绞浆机啥的都得统一放到粉条厂来。”

“那平安庄能干吗?”李大牛可不觉得,夏菊花会眼看着平安庄生产队吃亏——平安庄自己就有六台绞浆机,别的生产队还不到他们的一半呢。

夏菊花笑了:“当然是按各生产队的投入算股。”

一下子几个大老爷们都不说话了,谁让他们都知道,自己生产队的家底没有平安庄的厚,将来出的钱也不如平安庄的多呢。

不过这事儿太大,不是他们几个一商量就行的,还得叫上陈秋生和四队、五队的生产队长,以及刘力群和孙庆林这常会计这些个大队干部,一起开会研究了才行。

对于建粉条厂的事儿大家都没意见,可是对厂子建成之后该由谁管理,一个生产队出多少个人参与漏粉儿,是该拿工资还是记工分等等,就不是一天能讨论完的。

在别人讨论的时候,夏菊花给薛技术员去了一封信,除了想问问他关于脱水的技术之外,再就要问问他有没有啥好办法,让粉条成粉别那么费劲——对薛技术员的本事,夏菊花有莫明的信心,总觉得没有他解决不了的难题。

当然,夏菊花不是那种光指使人干活的,随信还给薛技术员寄去了十包她自己做的简易版方便酸辣粉儿——人家薛技术员离开平安庄好几年了,来信就跟她说想吃她做的酸辣粉儿。以前没想到也就算了,现在有办法了就让人尝尝。

几个生产队长加上大队干部吵了几天,才算是把建粉条厂的事儿给吵出了个大体模样:平安庄生产队出一台绞浆机(留下一台给社员自己漏粉儿用)外加五百块钱,另外四个生产队各出两台绞浆机外加二百块钱,一共是十三台绞浆机一千三百块钱。大队用家底再买七台绞浆机另出七百块钱,合计二十台绞浆机两千块钱,办一个队办粉条厂。

至于将来的利润分配,则是大队占三成,平安庄占两成,其它四个生产队各占一成二,剩下的那零点零五成,由大队管理,统一用到小学和五保户身上。

别以为两千块钱少,在这个时代,一个大队敢拿出这么些钱、能拿出这么些钱来搞副业,全平德县都没有一份。

至于人手,每个生产队先出五十个人到粉条厂上班,每个月工资暂定二十块钱。把工资定到二十块钱,夏菊花是考虑过的,别看平安庄去年一年的工分值达到了二毛六,可别的生产队工分值才一毛四五。

再说他们这是队办厂,要是比城里人的工资还高,就该有人动心思了。算下来其实并不比社员们种地记工分挣得多,这样就免除了一开始,人人争着进厂的麻烦。

可夏菊花有信心,等到春风一刮,粉条厂工人的工资,那是要飞快的增长起来的。何况粉条厂的利润,各生产队和大队都是要分的,分到各生产队的还要给社员做分红,而进厂的社员,只要出一半的口粮工分,却能和别的社员分一样多的口粮!

里外里算下来,进厂的社员并不吃亏——除了平安庄外,另外四个生产队,可还是按照每人每年两千个工分扣口粮分呢,这是多少钱。

至于平安庄生产队,他们自己在粉条厂分到红之后,自然不会亏待了进厂的社员,这一点夏菊花早都跟五爷和陈秋生商量过了。

而且红薯产量是个限制、储存又是一个限制,导致进场上班的人最多能从秋收的十月份漏到第二年的三月份,剩下的半年时间,还可以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照样可以挣工分。

既然商量好了,就由常会计理顺条理,象模象样的写了一份报告,足足写了三页纸。夏菊花带着这三页纸,再一次出现在了张主任的办公室外。

张主任一看夏菊花,开口就警告她:“现在全县都在肃清流呢,你别给我找事啊。”

夏菊花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替公社分忧,为公社着想的好同志,真不知道张主任为啥对她有这么大的偏见:“张主任,我是来向你汇报我们大队的副业发展计划的,哪能给你找事儿呢。”

“还没给我找事。我问你,那几个大队的红薯你们都收去了,粮站的粉条是不是都该漏完了?没漏完你先收那么老些红薯干啥。”张主任没好气的看了夏菊花一眼,收红薯地时候也不知道遮掩着点儿,都有人告状告到他这儿来了。

夏菊花也不跟他辩解,直接把早拿在手里的三页纸往张主任办公桌上一放:“我们为啥还没完成粮站的任务,这上头都写得清楚着呢。主任你看看。”

说完,她也没停留,自己转身就出了屋,好悬没把张主任的鼻子气歪了。可还不得不看夏菊花留下的三页纸,看着看着就顾不得生夏菊花的气,而是把电话打到了齐主任的办公室。

没错,随着肃清工作的深入,齐小叔已经不再是县革委会副主任,而是革委会主任了,张主任觉得对平安庄大队这个大胆的想法,有必要跟齐主任汇报一下。

等他听到齐主任要亲自到平安庄考察的决定,就知道自己汇报的没错,高高兴兴的答应自己明天就在公社等着齐主任一起,到平安庄打夏菊花一个措手不及。

见到两位突然出现在领导,夏菊花还是有一点点不好意思的:谁让她在应该盯着别人生产的时候,竟守在自己家灶台前头炒着花生呢。

眼前的两位领导,可都知道炒花生是夏菊花自己挣钱,跟平安庄大队没有一点关系。

所以哪怕张主任早已经点头同意她炒花生,她还是有一点尴尬的。

齐小叔难得看到夏菊花表情失控,说出来的话当然没那么客气了:“夏大队长,当年县主任可是一直觉得你一心为公,多次跟我说过,你是一个让人放心的好同志。所以这一次,我连招呼都没打,就带着张主任一起到平安庄大队,本想着能看到你又带领社员一起劳动,没想到……”

夏菊花很快收敛了尴尬的表情,很高兴的对齐小叔说:“现在不是你当县主任了嘛。再说我这也算是支援咱们县办厂的工人阶级不是。”所以我炒点花生也不算啥大毛病吧。

张主任十分欢快的笑着说:“就算是齐主任当了县主任,可你放下本职工作不做,也是要扣工分和补贴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