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 24 章(2 / 2)
其实早就应该想到的,这可是容与,所写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就横空出世,引发了“政治救国”骂战的容与。
“我猜接下来,该是又会有看不惯我的在报纸上骂我了?”
“自古好文不怕被骂,有那骂人的,肯定也会有明理之人力挺先生,我这次和先生见面,正是想提醒先生做好准备,届时燕京日报上下,都将站在先生身后。”
和丁思谈妥后续连载的各种细节之后,两人才起身打算离开茶馆。
也正是在要出了茶馆大堂的时候,陈知意才注意到,今天茶馆里的人格外多,而台上的说书先生,正在唾沫横飞的讲着什么。
她和丁思同时驻足,仔细听了几耳朵,才发现今日说的书,正是她前不久才发出的那期《保罗穿越记》。
“且说那西人保罗,站在人群里看着一个小兵振臂高呼着,北美十三州就此独立!你们可猜得出,这北美十三州是什么来头?”
台上说书先生讲得慷慨激昂,却偏偏在关键处卖了个关子,低头呷了一口茶后,才不紧不慢的道来,“竟就是如今的美国!”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这是真的假的?”
“这样编排那些洋人,不会被抓起来吧?”
一片纷纷嚷嚷,大多数人都是不信的态度,这时却有一个身穿长衫,读书人模样的人大声反驳:
“哼!你别看《保罗穿越记》只是一本小说,里面容与先生写的那些西方历史,可都是真的!”
这引起了人群中的又一阵震动。
而那长衫男子却不管周围人的反应,环顾了一圈后,他才长叹一声:“可悲!可叹!这些西方蕞尔小国,原来是根本不配和我□□上国相提并论的!我泱泱华夏啊,悲哉我大中华!”
叹完,这人竟忍不住悲从中来,当众失态大哭起来。
这哭声传进陈知意的耳朵里,让她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山雨欲来,风已满楼。
————
三月十七日,在燕京市民纷纷为了《保罗穿越记》群情激愤时,报纸上才姗姗来迟的,发出了有关《保罗》的第一篇观点型评论文章。
首先发声的仍旧是当初力挺《保罗》的山石先生,但这位在最初还称赞《保罗》“或将引领一种全新的小说流派”的老先生,这次却是第一个站出来,把《保罗》骂了个狗血淋头:
“作为一篇以文学性为看点的小说来看的话,《保罗》当然有着其设定的高妙之处,但如若是在这通俗小说的脸皮之下,硬要插入输出一些蛊惑性的煽动言论,那对读者而言,真是如同饭菜里混进了一颗老鼠屎一般,让人倒进了胃口!
我希望每一个文字工作者都牢记一个道理,从你下笔写出这些文字的时候,就请做好为这些文字负责的准备!《保罗》连载以来,传播之广,燕京市民几近全体皆有耳闻,如此大的影响力,不是为了让你如同儿戏一般,随意煽动民众情绪的!
我曾拜读过容与先生所写的短篇小说《说张三》,想来能发出如此精妙观点的一位先生,应当是对当前的形势有所了解的吧?既如此,先生就不该如同愤头青一般,随意的将引战言论宣之于口当前的国情,实在不是能奋起反抗的时候大多数民众都是盲从的,先生可知如此随意的发言,听信的人很可能就会付出鲜血的代价
总而言之,请诸君暂且忍耐,与国共勉!”
这篇文章仿佛是一个号角,一时间各种反对诋毁言论,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在各个大报小报上冒出来。
这仿佛是一个传统,在一场战争发动之前,内部都会分成两个派系,一派主和,一派主战,两派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而当今的形势,正是“西风”主和派更胜一筹,细究起其原因,无它,我们实在是被打怕了!
三岁小儿都知道“落后就会挨打”,但这“挨打”真的落到身上,却是联军侵华时的烧杀抢掠,是万两千两的大把黄金白银被赔出去,是明明属于我们的领土,明明是我们的同胞,却被割地赔款给了战胜国。
每打一次仗,背后就是一张张割地赔款的条约,谁敢再打?
□□上国的气焰,正是在这一次次败仗中被打怕了打怯了,直至最后,我们已不敢再战。
可是,民族的脊梁,已经不能再弯了。
当今虽然是主和派的人占多数,但主战派也并不是毫无根基。
继众多报纸一股脑的对《保罗》的叱责后,第一位颇具分量的,主战派的代表站了出来:
“我倒觉得,这本小说的许多观点颇对我的胃口当下社会虽然暂时看着和平,但这和平,却是以在本国领土上,本地人却是像个二级公民一般活着换来的!
诸君只知当下的妥协能换来一时的安宁,却可曾仔细思量过,这安宁可能长久?西方诸国狼子野心他们是决计不会只满足于当下小小的一点利益的!一步退步步退,难道我们非要被逼到退无可退之时,退到损失惨重之际,才知要拿起手中的武器?
我常忧虑于国人在这长久的驯化中,早已对西人的肆掠感到麻木甚至理所应当,那时候华夏人纵使还称为华夏人,但其实质却与奴隶有何不同?当下《保罗》的发表,倒是让我看到了一点曙光,华夏人的血性千万不能丢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或许能给当下的民众一个启示:一个强大的独立的国家,该是由一场伟大的、真正解放的、真正革命的战争开始的。
而我们的国家如若想要真正的走向强盛,或许应该效仿美国,来一场奋起反抗的战争。
该战则战,与国共勉!”
因为这位主战派代表的下场,一时间报纸上真是众说纷纭,各种骂战层出不穷,比之《说张三》时候更甚。
也正是通过这场骂战,《保罗穿越记》这本小说,开始以燕京为中心,飞快的向全国各地辐散开来。
先是京津冀地区,再是往南一点的苏广一代,然后是往西一点的成渝一代
和《说张三》不同,《保罗》作为一篇通俗小说,具有极高的可读性,这让它的传播不仅仅是局限在上层的,那么一小撮人中,更多读《保罗》的,是市井小巷间的贩夫走卒。
识字的,就买报买书来看,不识字的,就用耳朵去茶馆、街头巷尾去听。
《保罗》或许在文学成就、理论成就上比不上许多名家大作,但它却真正的做到了一点:它让最普通的民众也能了解到,原来西方早已经有了独立战争的先例,原来现在的美国在百年之前,也不过是一个如他们一般的、被西人奴役的国家。
报纸上骂战正酣,或许这次风潮过去之后,掌握了这个国家主导权的那拨人,仍旧会做下和历史上一样的、忍气吞声直到侵略的铁蹄正式踏上这片土地之时的决定,但至少经过这次事件,民众的血性已经被激发,一颗种子已经被埋下。
随着骂战的白日化,编辑丁思的信件寄到陈知意手中:
“近日有宵小之辈言辞间辩不过主战派的诸位,竟妄图在背后攻击先生藏头露尾,以此来打消主战派的气焰,先生对此可有妙笔?”
战,还是不战,若是战,又该如何来战?
陈知意提笔回信之时,正是半夜,抬头望见的是一片明亮的星空,她耳边回响起的,却是上辈子她女神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为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尊严,就做战狼,又何妨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