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番外三(2 / 2)
宁香不会看不起一个热爱家庭,有满心家庭责任感的男人,她只会觉得这是上天给她的恩赐,他们互相知道彼此的好,互相珍惜,永远认可并深爱彼此。
事业上并肩一起走,生活里牵手互相暖。
时代的发展有目共睹,除了林家这几个兄弟,眼下其他很多人也都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粮票早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个穷苦的年代已经完全看不到旧影了。
在时代腾飞的浪潮之下,宁香也终于兑现了自己当初创办宁香阁时候对林建东夸下的海口——带着木湖的八千绣娘一起富起来。
如今木湖绣娘和木湖刺绣已经成了名扬天下的招牌,很多人买刺绣会直接跑来木湖买。而在宁香的指导和栽培下,也有其他绣娘靠着作品成为了有名的绣师。
而人在达到了一定的成就以后,总是会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也就这一年接近年尾的时候,宁香亲自培养出来的得意弟子许碧云提出了离开宁香阁的想法。
宁香了解了一番,得知她是想自己出去开工作室。她不仅自己要走,还要带着宁香阁手艺比较好的两个绣娘一起走,要去干一番属于她们自己的事业。
杨慧得知这个事情后,就在宁香面前说:“她是三嫂你辛辛苦苦一手带出来的,宁香阁从来也没亏待过她,带着咱们这的绣娘都富起来了,她直接就要把你培养出来的好绣娘带走,打算另开工作室,这不就成心要跟咱宁香阁对着干嘛?”
宁香自己倒是没什么所谓,她当初创办宁香阁,就不是为了困住谁,也不是为了垄断刺绣市场。她的目标一直都没有变过——带木湖的刺绣走出去,让中国刺绣走向世界。
现在很多木湖绣娘在她的带领下都有了自己的本事和名气,如果她们脱离宁香阁也能靠自己的手艺和名气活下去,宁香还是很愿意看到的。
毕竟对于市场来说,有竞争是好事情,木湖的刺绣也不仅仅就是宁香阁。
于是那些决定离开宁香阁的绣娘来找宁香时,宁香全都没有说话硬留。不止没有留,还很大方地提出继续给她们提供所有便利,比如物料这一些,她们仍然可以来宁香阁取。
这么多年木湖的放绣站一直在改制,如今已经完全成了宁香阁的一部分。那些制丝染布的工厂,全部都归宁香阁所有,陈站长如今也变成了陈厂长。
要走的绣娘们看宁香这样,又觉得心里很是愧疚。毕竟她们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宁香无条件耐心教授技艺,并用自己的名气给带出来的。
她们想走,也确实是觉得自己出去单干的话,可以赚得更多一些。
但宁香并不需要她们这样的愧疚,她的宁香阁不会因为走几个好绣娘就运行不下去了,所以她只跟她们说:“想好了就好好干,正经干出点样子来才行。”
于是许碧云带着几个绣娘离开了宁香阁,次年在木湖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了属于自己的小门店。后来又有其他绣娘效仿,木湖的刺绣门店便很快多了起来。
开的各式刺绣门店多了,过来木湖买刺绣的人自然更是多。有些人买不起宁香阁里贵的高端的绣品,就在这些小门店买点自己买得起的,拿回去玩一玩。
有一些小饰品大饰品,还有丝巾旗袍,每家店里主要卖的东西都不一样。
这样发展了两年,木湖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地区特色,用刺绣这个招牌不断带动着乡镇经济的发展。在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年,木湖被国家评为——中国刺绣之乡。
也就是二十世纪的这最后一年,宁香的事迹被刊登在了全国性的报纸——人民日报上,并且有了一个新的头衔——木湖八千绣娘的带头人。
记者知道了宁香走上这样一条路的起因,那是两年前离世的那位老人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接见她,给她的鼓励,于是记着问了宁香那个问题:“现在致富了吗?”
宁香笑着回:“是的,全乡人民都一起富起来了。”
她并没有夸大,她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用自己此生所学的技艺,带出了一波又一波技艺非凡的绣娘,并靠着宁香阁的不断扩张,带着全乡镇的人一起富起来了。
她在木湖人民的嘴里,早成为了神话一般的人物。
她用一针一线,带动了整个木湖经济的腾飞,为此县政府还专门办活动颁发了奖状给她和林建东,称他们为——勤劳致富的带头人。
奖状挂在宁香的办公室里,和她得过的所有荣誉奖杯放在一起。
她的梦想,在千禧年来临之际,继续扬帆远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