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羊肉泡馍(三)(1 / 2)

加入书签

一番单走、干拔、口汤、水围城讲下来,众人听得早已口水泛滥,更别说碗里的碎馍还在源源不断散发着馍香,诱惑着众人本就不坚定的心智。

于是在碗被拿到厨房加汤的时候,看见碗里只剩下一半的碎馍,忍冬也丝毫不感到意外了。

似乎每一个自己掰馍的食客最终交上来的馍都不完整。

厨房重地,闲人免入。

——楚霜除外。

在楚霜走进来的时候,忍冬刚好把汤锅的锅盖打开。浓郁的骨汤鲜味扑面而来,即使昨晚已经吃了一碗羊肉泡馍解馋,对这种鲜美的香味,楚霜觉得自己依旧难以抵抗。

她是来和忍冬说食客的口味的,有人不喜欢吃香菜,送上去的配菜便会把香菜这个小碟拿开。

“饿了?”忍冬抽空回过头看了一下楚霜。

楚霜摇摇头,又点了点头。

“快好了。”

在说着话的时候,忍冬正好把羊肉锅打开,煨了一晚上的羊肉,早已被炖得十分软烂。面上看着还是纹理清晰,但只需轻轻用筷子一撇,红褐色的肉质就会随着纹理被分隔开,筋膜相连,甚是诱人。

比脸还大的一个汤碗,亲手掰的碎馍垫底,细白的粉丝覆于其上,佐以葱花、香菜。红褐色的羊肉、黄色的金针菜、黝黑的木耳丝,最后一大勺奶白的骨汤一浇,冲起了碎馍的同时,也激起了阵阵香味。

羊肉泡馍满满一大碗,与之一起端上桌的还有三个伴碟。

色泽鲜红、油光发亮的辣椒酱,能充分调动食客的食欲;酸甜爽嫩的糖蒜呈好看的半透明状,腌渍得十分入味;再配上一小碟香菜,真可谓是气味炸弹。端上桌的那一刻就引得食客们纷纷喉头涌动,口水直流。

“先别管什么单走、干拔了,看到这么一碗热气腾腾的骨汤,谁不想先喝上一大口解解馋啊。”那人说着,端起碗就是一大口,在触碰到碗沿的那刻还无知无觉,待热汤一进口,顿时把他烫得“嘶——哈”直叫。

“鲜,太鲜了。”即使是这样,他也不舍得吐掉。吞下肚后,嘴里被烫得发麻,却依旧掩盖不了余留在舌尖上的羊骨汤的鲜味。

满室飘香,交谈声都很少听见,只有“咕噜——咕噜——”的吞咽声不断,以及时不时传来的难以自抑的喟叹。

所有人都完完全全沉浸在了美食的世界里,共同沐浴在羊肉泡馍带给食客的极致享受下。一切看起来都是如此平静——

“咚咚——”拐杖敲地板的声音。

“这里就是老程推荐的吃面线糊的地方?”

门口,一个西装革履,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的男人被四个黑衣保镖围在中间。在这个温和的冬日阳光下,男人还戴着墨镜,一手拄着拐棍,另一只手拿着本应戴在头上的黑色礼帽。

他们的旁边还停了一辆加长版的林肯轿车,看起来非富即贵。

“冬-记-面-馆,看样子装修得倒不错。就是不知道是不是华而不实了。”白先生拐杖一敲,率先走了进去,四个保镖不发一言,紧跟其后。

一进院子,便能闻到从厨房、前堂……仿佛这个面馆的每个地方都在散发着香味,鲜美又诱人。白先生戴着墨镜、身穿高领风衣,看不见表情。面无表情的黑衣保镖跟在后面走着,喉头显而易见的滚动了好几下。似乎是耐不住这股猛烈的香气,几人的步加快,很快就到了前堂。

其中一个黑衣保镖走上前来,他似乎是白先生的代发言人。

随便找到一个食客:“这家面馆的老板呢?”

被打断进食,那位食客放下筷子就要骂娘。他不耐地转过头来,在看见黑衣人那浓黑的眉毛、紧抿的嘴唇后,食客的脸上露出似笑似哭的表情:“冬冬老板还在厨房备餐,你要是想点菜的话可以和霜霜说一声,或者直接去厨房……”

一会儿冬冬,一会儿霜霜。

大块头黑衣保镖紧紧皱着眉头,不知道该怎么办,他回过头看向老板,白先生目光在饭桌上游走,看都没看他一眼。

拿不定主意的黑衣人这时才注意到,就在他们不远处,放着一张类似收银台的长木桌,有一个小姑娘坐在那里,应该就是那位食客口中的“霜霜”了。

黑衣人大步一迈,几乎是瞬移到了楚霜面前。

他的声音洪亮:“我要点餐,一碗面线糊。”

看着少女眼皮微抬,黑衣人不知怎的居然在她的视线下后退了一小步。

楚霜指向边上挂着的小木牌:“不好意思,你来晚了,面线糊没有,今天出售的是羊肉泡馍。”

“什么羊肉泡馍?”黑衣人的声音放大,“我们老板今天特意过来就是想吃你们店里的面线糊,你们老板呢?我和你们老板说。”

听见声音,坐着的食客都慢慢停下了手中的筷子,直勾勾地看向还在大声叫着要见老板的黑衣人。

在这么多人的视线下,黑衣人更怂了,但他也是奉命办事。好在这个时候,忍冬从门口走了进来,腰板挺直,声音清冽:“我就是这家店的老板,今天只有羊肉泡馍。”

“可是……”

在黑衣人正左右为难之际,白先生终于收回了看向餐桌上汤碗的视线,轻咳一声,将大家的视线吸引到他身上后才开口道:“羊肉泡馍就羊肉泡馍吧,不过可不是什么泡馍都能叫这个名字。”

他找了张桌子,视线一瞥,身后一个黑衣保镖就上前用袖子将长凳抹了一下,白先生这才满意地坐下。

“既然你知道羊肉泡馍这道菜,也应该知道它是出自哪里的特色美食吧?”白先生随手将墨镜摘下,露出一双显露出老态的眼睛来,只是他的视线看过来,依旧带有很强的压迫力,“巧的是,我就是从秦川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