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喜事(1 / 2)

加入书签

晚上乾隆果真来了静容这儿,这也算是他给静容这个皇后的脸面。

静容早有所料,因此也早就准备好了迎驾。

拜尔噶斯氏也跟着一起出来迎驾,赵嬷嬷面色看着有些不好,不过静容道没觉得有什么,还在乾隆进门前,和她搭了几句话。

拜尔噶斯氏看着有些拘谨,和静容说话,也不敢抬头。

一直等到太监传话,皇上驾到,拜尔噶斯氏这才满脸羞涩的低下头去,跪倒在地给乾隆请安。

静容看她面色变得这么快,也觉得神奇,不过面上却一丝不露,笑着与一进进门的乾隆行礼。

乾隆疾走两步,扶住了静容,笑着道:“何必如此多礼,进去说话吧。”眼风都没有扫拜尔噶斯氏一下。

拜尔噶斯氏的脸色顿时一白,不过这次变脸,静容却没看到了,她此时已经和乾隆进了正殿。

拜尔噶斯氏在原地跪着恭送皇上和皇后离开,等人都走了,她还没起来,后来是她跟前的宫女,大着胆子过去扶她:“格格起来吧,皇上和娘娘都走了。”

拜尔噶斯氏顺着宫女的搀扶起身,面色依旧不大好。

她看着乾隆离开的放行,低声呢喃:“皇上和皇后一向这么亲近吗?”

宫女被她这话吓了一跳,急忙扫了一眼周围,见没人,这才松了口气。

“格格日后可千万别说这话,皇上和主子娘娘好着呢。”

拜尔噶斯氏脸色又是一白,许久才笑笑:“那就好,娘娘这样的好人,皇上喜欢也是应当的。”

这宫女没听出这话里的勉强,也跟着道:“是呢,主子娘娘可是奴才见过最仁善的主子了,这后宫里,哪个又能比得上主子娘娘。”

拜尔噶斯氏脸上的笑越发勉强。

静容并不知道外面的这番对话,她把乾隆迎了进来,又给乾隆换下了大衣裳,两人便坐着说起了话。

乾隆说了下在木兰的收获,把这次猎得的皮子,一大半都给了静容,剩下一小半给了太后。

静容面上谢了恩,心里却琢磨着,等回去了,怎么给宫里的其他人分。

虽然面上给了她,但是若是她真把这些东西占为己有,只怕乾隆就要第一个对她有想法了。

等说完了木兰的事儿,静容这才小心试探这次进宫的两个女人。

“昨个拜尔噶斯氏来我这儿,我倒是一点准备也没有,生怕怠慢了她,今儿也向您讨个主意,该怎么给她份例才好?”

乾隆没料到静容会问这个,他对于这些女人,宠完了就扔到脑后,该怎么处置从来不多问。

不过既然皇后问了,他也不能一句话不说,只思索了片刻道:“也不必太劳烦,拜尔噶斯氏以大答应的份例,霍硕特氏以小答应的份例。”

静容称量出了,这两人在乾隆心里的位置,笑着点了点头:“臣妾明白了。”

乾隆此时心中也少有的,出现了几分心虚,他笑着拉住了静容的手,温声道:“以后这些事,你自己看着办就好了,不必为了她们忧心。”

静容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说他渣,还是说他至少在意自己的感受。

但是无论怎么想,静容这话都不敢放到面上,她面上只敢做出一副感激的模样,然后说些好听的话。

等把乾隆哄高兴了,静容也有些疲惫了,两人这一晚早早睡了,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又得跟着乾隆回宫。

静容坐在凤舆里,用手摁着太阳穴,还是觉得有些头疼。

她今儿起了个大早,现在还没缓过劲来呢。

赵嬷嬷坐在边上,心疼的给她斟了碗热茶,轻声道:“要不要奴才给您按按?”

静容摇了摇头:“不必了,明年三月就是五阿哥的婚期,你且记着,回了宫就得准备起来了,还有那个拜尔噶斯氏和霍硕特氏,一个按着大答应的份例,一个按着小答应的份例,都给准备上,不要让底下人错了念头。”

赵嬷嬷点了点头:“您放心吧,奴才都记着呢。”

说完又顿了顿:“本来五福晋应该今年十月就进门的,怎么拖到了明年。”

说起这个,静容放下了手,倒是有了些兴趣:“说来也是阴差阳错,本是有三个婚期,一个十月二十一,一个明年三月初九,还有一个是明年六月,本来皇上是意嘱今年的日子的,但是因着给孩子们种牛痘的事儿,倒把这事儿给耽搁了,索性就说西林觉罗氏病了,十月的婚期有冲撞,就定了明年的日子。”

“就说呢。”赵嬷嬷听完就笑了:“看起来皇上还是看重娘娘,不想让娘娘在这个时间多操心。”

静容笑着摇了摇头,只怕是乾隆不想让儿子的婚事,打搅了自己找到牛痘这种良方的丰功伟绩。

等回了宫,已经是下午了,静容洗漱了一下,就直接歇下了,这段时间她是真的累坏了,现在能歇一歇,她心情都放松了很多。

之后两个月,便是筹备宫里过年的事儿,等这一系列都过去之后,也就到了年后。

永琪成婚的日子,也眼看到了。

因为这事儿,愉妃这几日在宫里都高兴的什么似得,出入走路都带风。

静容看她这么高兴,竟也不打压她的风头,甚至还给愉妃和五阿哥宫里赏了不少东西。

只是,宫里的宫务,她是彻底一点边都不让愉妃沾了。

愉妃也不知感没感受到,只是面上还是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对着静容也算恭敬。

等终于到了永琪成婚那日,乾隆还亲笔给永琪赐了一幅字,可见五阿哥圣宠优渥。

而且静容还得到消息,五阿哥的府邸已经开始修了,是按着郡王的规格修的。

这在所有儿子里,可算是头一份,别说静容了,便是太后听了,都有些诧异,在和静容说话的时候,还话里话外的安抚她:“皇帝这么多儿子,也就永琪得用些,他自然多有看重,不过本宫看得出来,他最看重的,还是永瑄。”

静容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只能尴尬的笑笑:“皇上心思,臣妾不敢忖度,只是永琪的确是个好孩子,臣妾看着也喜欢呢。”

太后仔细打量了静容几眼,说不出她这话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但是既然能说出这话,说明这人也是个能稳得住,太后也就不再多言了,只笑着点点头:“你能这么想那就好。”

静容也不多说,只心想着,永琪就算现在再得宠又有什么用呢,他也活不到多久了。而且他的早逝,也并非人力所及,而是天意,他可是病死的,还是史书上写明了的疾病。

可见他的死因是清清楚楚的,绝非旁人所为。

脑子里过着这些念头,等到愉妃领着永琪和西林觉罗氏进来,静容面上已经换上了一副无可挑剔的笑脸。

看着永琪和西林觉罗氏给自己请安,静容也十分和气的让他们起身,又给两人赐下了东西。

永琪平淡的谢了恩,倒是西林觉罗氏,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静容。

静容面上依旧带笑,一点看不出心中的念头。

西林觉罗氏心中咋舌,看起来这位皇后娘娘,也不简单啊。

等行完礼,太后照旧把西林觉罗氏交到跟前来问话。

话里话外的都是十分亲近的语气,西林觉罗氏也很会讨人喜欢,三言两语的,就把太后哄的高兴的不成。

“你瞧瞧,又来一个会说话的,这日后啊,宫里可就又热闹起来了。”太后笑着对静容道。

静容也跟着符合的笑:“也是皇额娘眼光好,给永琪选了一个这么好的媳妇。”

太后听了这话越发开心,不过嘴上却道:“说着新妇呢,你倒是夸起了我,可见皇后也是个会说话的。”

静容跟着笑笑,也不应声。

倒是坐在底下的愉妃抿了抿唇,心里有些不舒坦。

分明是自己的儿媳妇,如今却去讨好太后和皇后,之前在她宫里,也没见这么会说话啊。

不过她的这点心思,没人意识到,几人说了会话,眼看着时间不早了,太后便让永琪和西林觉罗氏退下了。

等人出去了,太后这才对愉妃道:“我看西林觉罗氏是个好孩子,应当能照顾好永琪。”

虽然有些不满西林觉罗氏的行为,但是在外人面前,愉妃还是知道要维护自己人的,因此也跟着笑道:“奴才也看着他们处的极好,日后想来也能夫妻和睦。”

这话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了,今儿永琪和西林觉罗氏进来,永琪的眼睛就没多往西林觉罗氏身上瞅,虽然说西林觉罗氏长得并非多出众吧,但是好歹也是他的嫡福晋,永琪这个一点不看重的劲儿,静容是个外人也感觉到了。

太后听了这话却很稳得住,只淡淡一笑:“新婚的小两口,再多的情分也是人处出来的,只要能和和气气的,迟早也会夫妻和顺。”

愉妃听着这话好像是在点对什么,但是她此时心里也有些迷糊,因此也不好多说,只能讷讷应了。

静容倒是明白太后的意思,如今永琪宫里,最受宠的,已经不是那位之前拔得头筹的胡格格,而是换成了新进府的索绰罗氏,听说这位索绰罗格格,不仅出身好,长得漂亮,待人更是和气,这才进府几天,上上下下的就没有说不好的。

不过这些话静容只当成八卦听,但是想来西林觉罗氏这个正儿八经的嫡福晋,就要踏踏实实的经历一遭了。

这一年,宫里一直挺太平的,宫中的妃嫔们,除了庆嫔比较得宠,新进来的两个蒙古的学规矩女子也还算说得上话。

至于静容和舒妃,每月也能轮着三五天,聊胜于无,静容不大在意这个,舒妃心里却有些不舒坦。

“这段时间,皇上越来越少去奴才宫里了,去了也多半往霍硕特氏和兰贵人那儿去,前几日兰贵人生了个公主,奴才本想着给她道喜呢,结果一进门,倒是被她的眼泪给冲出来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奴才把她怎么了呢。”

静容听了只是淡淡一笑:“七公主自打生出来就身子弱,兰贵人心中担忧也是有的。”

舒妃却冷笑一声:“担忧公主身子是假,恨自己没生出个阿哥是真吧,而且奴才听人说,兰贵人在怀公主的时候,节食太过,不仅把自己身子弄坏了,公主也被带累了,您且看看这段时间,皇上也少去她那儿了,指不定就是气她不顾身子呢。”

静容倒是没听到这个消息,如今听了忍不住皱皱眉:“她行事倒是越发左性了,我估摸着皇上应该会把七公主交给别人养,你这几日也少往她跟前凑,省得也让她恨上了你。”

舒妃一听这话眼睛一凉:“皇上真的想把七公主交给旁人抚养?”

静容点了点头:“我看着不是颖嫔就是庆嫔。”

舒妃琢磨了一会儿,一口道:“多半是庆嫔了,她受宠也有一段时间了,之前皇上还给他们家赐了官房,她阿玛叔父做错了事儿,皇上也轻轻放过,可见心中是喜欢她的。”

静容却不以为然:“我看皇上倒是有把七公主给颖嫔的意思,七公主日后八成是要抚蒙的,和颖嫔这样蒙古来的妃嫔多接触接触,许是有好处的。”

舒妃听了深以为然:“还是娘娘想的仔细,是这个道理。”

此事儿也果不出静容所料,很快的,在七公主满月过后,乾隆就把七公主给了颖嫔抚养,兰贵人哭的眼泪都没了,也没能改变乾隆的想法。

相反乾隆还在静容这儿抱怨兰贵人:“让颖嫔抚养她的孩子,是抬举她,没成想她倒是个不识抬举的。”

静容简直对这话无话可说,只能勉强笑着安抚了乾隆几句。

一直到乾隆二十三年过去,乾隆二十四年,又到了选秀的年份。

这一年可算是选秀大年了,六阿哥永瑢,八阿哥永璇,定亲王家的大阿哥绵德,二阿哥绵恩,都到了指婚的年纪。

乾隆掰着指头算日子,越算越开心,他如今也算是儿孙满堂了,就连孙子也该成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