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 107 章(2 / 2)

加入书签

既然提到了芍药,苏轼又给吴普讲起自己在密州那几年的见闻。

密州的芍药也开得很好,当地人喜欢以花供佛,每到四月各个佛寺就会举办盛大的佛会。他在密州那年的佛会办得尤其盛大,百姓们林林总总献了七千多朵。

苏轼最欣赏其中一种白芍药,觉得它当属全场最美,就是名字太俗,于是他当场给它起了个新名字:玉盘盂。

一听有艳压全场的好花,吴普顿时来了兴致,暗搓搓怂恿苏轼:“白芍药也有很多种,要不你把那玉盘盂给画下来,回头我照着画去找找有没有对应品种能买来种,要不然我这园子光秃秃的太难看了。”

苏轼说道:“可以,你这可有笔墨纸砚?”

吴普马上领着苏轼去找文房四宝。

两人一路上没再闲聊,直播间的观众也终于消化完他们刚才的对话,开始热情地讨论起来——

“谢谢诸位字幕君,我看着看着也能听懂了。”

“为什么他明明穿着t恤短裤,我却感觉他真的是东坡先生呜呜呜呜。”

“这可能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乞丐穿龙袍也不像太子,大佬穿着t恤趿拉双拖鞋也还是大佬!”

“我怎么觉得玉盘盂也没有很雅哈哈哈,李白不是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起名水平等同于小时候的李白吧!!”

“会请李白吗?会请杜甫吗?馆长让他们见一面吧,老杜老想李白了!”

“这是要去画画吗?这演员哪请的啊,不仅口音这么特别,还会画国画?”

姚家饭桌上。

姚教授正专心看着这场特别的直播,粥都忘了喝。

见吴普两人进屋找文房四宝去了,姚教授才认认真真地翻看起评论区的讨论。

有人在努力翻译苏轼说的话以及分享《四相簪花》《玉盘盂》原文,整体氛围很不错。

姚教授看了一圈,又忍不住回想着苏轼和吴普的对话。

他搞了大半辈子的语言学,连去外面下馆子都会格外留意别人说话的语气、神态以及对话内容。

刚才他一直盯着苏轼看,发现苏轼平时应该就时常用这种方言和其他人对话。

苏轼和吴普说话时神色自然而放松,语气和语调也没有背稿子或者刻意训练的痕迹,完全就是闲话家常的状态。

可他不太确定苏轼用的这种方言到底是哪个地方常用的。

姚桃桃见姚教授皱着眉盯着直播间看,不由问:“爷爷,有什么不对吗?”

姚教授说道:“没什么不对,就是觉得这种方言有点特别。”

他让孙女把直播间分享给他,他要转发到老朋友的群让他们也来听听这到底是哪里的方言。

姚教授正忙活着,就听孙女喊:“爷爷,这个东坡先生要开始画画了!”

姚教授也就没管老友们的回应,凑过去和孙女一起继续看直播。

姚爸爸见爷孙俩凑在一起看得津津有味,根本拿这一老一小没办法,只得无奈地出门上班去,来个眼不看为干净。

另一边,吴普已经积极地帮苏轼准备好笔墨纸砚,摩拳擦掌想要收藏苏轼真迹。

要知道前几年一幅不知真假的苏轼真迹,拍出了足足四个亿的天价!

当然,钱不钱的不重要,他主要是想看看苏轼现场作画Ⅻbr

只是吴普没打算往直播这行发展,他才放弃把吴普挖到自家平台来!

没想到才过了一年事情就峰回路转,吴普突然代表一个关停已久的博物馆来商量试水推广。

对于对方的邀约,吴普笑着应下:“谢了,现在这边还在筹措阶段,忙完再说。”

等吴普结束了对话,张正豪摸着吃得滚圆的肚子感慨:“以前我不知道你这赚钱头脑哪来的,现在才知道原来是强大的首富基因。”

吴普没理他,慢悠悠捧起农家茶喝了两口。

他们就在旁边的清阳村找了个农家乐吃饭,做饭没什么技巧,胜在食材新鲜,鸡鸭鹅都能现宰,青菜也都从菜园子里现摘。

茶叶是自家炒的,滋味清苦,和外头买的茶叶大不相同。

不过老板炒茶的本领不差,泡出来的茶茶色清亮,多品两口还有一丝丝回甘。

关键是价格极其便宜,只要十块钱一斤。

十块钱就能论斤买茶叶,绝对是老板看他顺眼只收他个打包钱!

吴普走的时候特地和老板买了两斤,好歹是当馆长的人了,客人来了总得泡壶茶糊弄糊弄。

出了农家乐,张正豪才忍不住吐槽:“我说你好歹一出手就是四百万,好意思买十块钱的茶叶待客?”

吴普笑眯眯:“好意思。”

张正豪噎住。

两人信步走回清阳博物馆,张正豪就看见一台无人机从车子旁朝他们飞了过来,外观时尚大方,看起来就很贵。

张正豪惊叹:“哟,这就是你预定的无人机吗?送货方式有点别致啊!”

吴普笑道:“对,一个朋友研发的新机型,还没往外卖。”他让无人机飞到自己跟前来,仔细研究起了上面的各个构造。

张正豪在旁边绕着无人机打转。他看吴普玩过无人机,不过总感觉这台无人机更高端大气上档次!

吴普让张正豪打开直播间看看情况。

他们新开的直播间就叫“清阳博物馆”,张正豪点进去一看,哟,除了他意外居然还有一个人。他激动地转头和吴普分享:“看,直播间来人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