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大选(1 / 1)
艾伦威尔逊没指望过和福尔采娃发生点什么,对方毕竟是苏联代表团的成员。冲破国家禁忌来一点深入交流,可能会把大好的前程搭进去,这对于一心追求进步的艾伦威尔逊来说,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而且对方不好忽悠,现在德国的各国分占区都是一片残垣断壁,西边英法美占区遭受过大轰炸,看起来比德国东部的农业区还悲惨。他倒是想要让苏联人见识见识资本主义的繁华,可目前确实是没有这个条件。
前往英占区的军机上,英国代表和苏联派来的代表气氛有些尴尬。终于艾伦威尔逊不得不和福尔采娃说几句话,至少在表面上大家都还是盟国嘛,日本还没投降之前就这样,不利于盟国之间的团结。
到达英占区苏联代表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英占区的德国军人,福尔采娃不满的说道,“你们重新武装了德国军人?”
“到谈不上武装,只是释放了战俘编成辅助力量,维护英占区的稳定。”艾伦威尔逊承认了福尔采娃的指责,顺便把美国拉下水道,“普通战俘听从命令作战,清算也清算不到他们身上,如果苏联人对美占区有些了解的话,就知道巴伐利亚州大批德国军官已经恢复了自由,那边才更加过分。你们可以派人去看看……”
大英帝国对苏联的敌意也就图个乐,真反苏还要说是美国人。果然,在艾伦威尔逊比烂战术的衬托下,苏联人的敌意马上就转移到了美国人身上。
关于清算德国犯罪组织的事情,艾伦威尔逊举手赞成,美占区才是德国前高官的大本营,希姆莱的漂亮女儿也在那。让苏联人咬美国去吧,大英帝国可以采取友善中立的态度看着。
“大英帝国完全遵守了日内瓦公约,至于你们苏联人和美国人会不会遵守,遵守了多少,各国的国情不同,我们也无法干涉。”艾伦威尔逊对福尔采娃暗讽着。
“你的意思是我们苏联故意虐待德国战俘,让他们自然消失了?”福尔采娃闻言不满的反问道,“你们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双手清白喽?真是笑话。”
“确切的说,我的话仅仅指的是英国,不包括美国在内。让人消失是你们的自由,但如果是我们操作的话,要经过民主讨论拿出决议,最终决定。”艾伦威尔逊一挑眉,这已经是英占区了,他不用像是在柏林那样寄人篱下。
英占区战俘的生命是得到保障的,这倒也不是坏事,保存足够的劳动力,英占区才有首先腾飞的基础,这可以让以后合并的时候,英国占据更大的话语权。
从基础上来说,英占区还是很有优势的,德国重要的工业区,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还是港口最多的区域。只要抢先在其他占领区首先恢复,形成虹吸效应,英国就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虹吸效应在任何地方都是存在的,哪怕就是在南亚都存在,印度长期都是南亚最富裕的国家,别看在其他地方人眼中印度穷的要死,但印度周围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各个都比印度还穷。
虹吸效应一旦占据先手后来者很难追赶。更不要提英占区本身就是德国人口最多的精华部分,一旦首先摆脱萧条,就能对美占区和法占区产生影响。到时候英国在德国问题上和美国谈判的时候,也会更加有底气。
现在想这些还是略微早了一些,艾伦威尔逊把福尔采娃和其他苏联代表带到了英军司令部,办理身份证明。
因为蒙哥马利正在欧洲各国享受欢迎和掌声,在庆祝活动完结之前,他只是一个名义上的英占区首脑,英军司令部的具体工作是罗纳德·威克斯中将负责。
艾伦威尔逊上次来到汉堡,和罗纳德·威克斯中将见过面,对方还留有印象,得知了来意后疑问道,“是苏联人?来接收德国的商船船队?”
“恐怕是这样的!”艾伦威尔逊耸耸肩无奈的道,“我就是过来协助苏联人的接收工作,是美国方面对我们施压,用德国船队换取了苏联在部分问题上的让步。”
“美国人就不干好事。”罗纳德·威克斯一听,脸色也不是很愉快。大家都对苏联人抱有警惕之心,不代表这边美英法就是一团和气。该有的龌龊一样不少,只是没有表现的这么明显。
“没有办法,苏联是明显的敌人,美国是可疑的盟友,都惦记着我们英国的庞大财产。”艾伦威尔逊说美国的坏话也就见好就收,为了大英帝国的未来,他还要做出兴高采烈的样子,把德国人的船队交到苏联人的手里。
现在艾伦威尔逊已经没有在波茨坦的时候那么抵触,其实德国船队留下来,也仅仅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送给苏联人一样有好处。
英国本土的造船工业发达,德国失去了这些商船,但是德国整个德国的需求还在。说不定对英国的造船业也是一个利好,说不定还会让英国对英占区的控制更加深入。
现在英国存留的一千八百万吨船队,就算是没有德国船队补充,一样可以讲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物产运到欧洲,并不耽误欧洲的重建。
比起欧洲这边,对于英国本土的公民来说,战后的首次大选才是更加重要的事情。大英帝国的荣光固然重要,可战争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不是光靠大英帝国的荣光就能冲淡的。
在艾伦威尔逊领着苏联人对着德国船队指指点点的同时,也是丘吉尔首相在波茨坦会议上如臂使指却力不从心的同时。战后英国的第一次大选正式拉开了帷幕,一方是带领大英帝国取得二战胜利的执政党保守党,另外一方则是克莱门特·艾德礼率领的工党。
克莱门特·艾德礼在英国公民恢复幸福生活,对重要产业实行国有化的主张中,挑战正在波茨坦会议上的丘吉尔,七月五号,战后第一次大选开始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