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2章 别浪费本官的时间!(1 / 2)

加入书签

几乎是在刘盈拉着萧何走出未央宫,在相府点燃了一堆篝火的同时,长安城以南的少府粮市,也终于等来了一大群早就该出现身影。

——距离相府所发布‘禁止商贾屯粮超过一百石’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三天了。

为了避免如长陵田氏,以及池阳钱氏、渭南张氏那般,沦落到‘举族谋反’的下场,关中的粮商米贾,必须在这仅剩的三天时间里,将手里囤积的粮食全部处理掉。

当然,作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消息来源仅次于官府的群体,粮商们自是早就得到了消息:想把手里的粮食卖给少府,并不需要把粮食运过来。

在粮市外,向一名六百石上下的市吏打声招呼,粮商们便趁着等待的间隙,互相交头接耳起来。

至于交谈的内容,自然是近些时日,关中各地的粮食行情无疑。

“唉~”

“日后,可万莫再提货粮之事了······”

“自相府颁公文,限吾等粮商于春三月甲午日前,尽售手中屯粮时始,鄙人所在之鄂县,便再无民欲买粮······”

听闻一位中年人面带愁苦的道出哀怨,众人顿时你一言、我一语的抱怨起来。

“可不是?”

“鄙人唯恐手中粮米无以尽售,三日之内,更六降米价,至石二千二百钱!”

“然纵如此,粮铺仍是门可罗雀。”

“遣丁仆往而问之,乃闻街头风论:待春三月甲午,必有惧死之粮商米贾,勿收钱而赠粮,与乡民食!”

就见另一位肥头大耳的商贾摇头叹息着,望向不远处的粮市。

“嘿!”

“真当鄙人这万贯家财,乃拾于道沿?”

“——与其血本无归,倒不如售与少府!”

“如此,尚可稍回本金之余,更可保性命无忧······”

听到这里,众人面色不约而同的一紧,又接连打了个寒颤。

——那日,在场这几十位纵观整个关中,都算得上有头有脸的粮商,可都参加了钱不疑那场密议!

结果密议刚散场,都不等天黑的功夫,长安便传出消息:钱氏、张氏家中男丁,全被投入了廷尉大牢。

照这架势,钱、张两家的下场,就算不是又一个长陵田氏,怕也是好不到哪里去。

倒是以前,在关中粮界、商界都名不见经传,凭着给长陵田氏鞍前马后,才稍攒下些许资产的杜氏一族,竟借着‘检举钱、张二氏之谋’,在当朝太子面前卖了个乖!

虽然杜氏一族的户籍,还是没能如愿从商籍转入农籍,但最起码,杜氏也已是从此番,关中粮价异常上涨的漩涡中,把自己给摘了出来。

就说前几日,杜氏一族的粮食,已经被少府尽数收购,连杜氏那几处粮仓,都被少府花真金白银买走!

虽然卖粮食的钱,少府还暂时没有给到杜氏手中,但粮仓都给了钱,粮食的钱,少府也大概率不会眯了。

举报了钱、张两家,又第一个站出来,把粮食和粮仓打包卖给少府,杜氏在此次的动荡中,已然是安稳落地。

相府‘禁贾货粮’的公文还挂在关中各地的露布之上,长陵田氏满门‘尸骨未寒’,钱、张两家大难临头在即。

再加上杜氏这么一个‘榜样’,其余的粮商自也没有继续纠结的道理,各自下定决心,便齐聚在了此处,长安城以南不过数里的‘少府粮市’之外。

——众人倒是想去少府属衙,但也得进的去未央宫不是?

头顶‘商贾贱户’的身份,又几乎没有官面儿上的路子,众人也只能来粮市,说是改邪归正,其实也就是碰碰运气。

如果吃了闭门羹,众人恐怕就只能各显神通,看能不能使点钱财,寻个能搭上少府官员的路子······

“尔等,皆为关中之粮商米贾?!”

一声隐隐带有些许恼怒的低吼声传来,惹得众人不由齐齐一抬头。

待看清出声那人,腰间竟挂着一方银白色官印之后,众人又争先恐后的走上前,纷纷将腰弯下九十度。

“民等,见过阳公!”

“回阳公问:民等,确乃籍于关中,而以货粮为也之贾······”

齐声一拜喏,众人便维持着拱手俯身的姿势,稍带局促的等候起阳城延的答复。

不得不说,这帮商人今天的运气,着实算是不错。

——再过几天,阳城延就要再次出发,前往三原,继续郑国渠的整修事宜了!

要不是阳城延今天想着,在走之前来粮食看一看,就这些号称‘家财万贯’,甚至被坊间私下称为‘素封’1的商人,怕是一辈子,都没法见阳城延一面!

至于这些商人一见面,就能喊出阳城延的姓氏,倒也不是曾经见过阳城延,而是推断。

在这个信息流动缓慢,知识普及率底下的时代,撇开社会地位、道德操守不论,商人,尤其是能积攒下万贯家财,富可比拟王侯的商人,绝对算得上是社会精英。

而与后世,那些学富五车,才华卓绝的社会精英又稍有不同的是:在这个时代,一个商人想要成功,首先需要具备的素养,无非不过对信息的掌控。

用后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消息灵通。

如今汉室,开国功侯凡一百四十六人,除了早亡的十来人,余者尽数健在。

在这种情况下,在官职层面能达到‘银印青绶’规格的二千石,几乎都具备享有‘金印紫绶’权力的爵位。

这个情况,也被长安百姓私下称为‘非侯勿卿’。

——不是彻侯,根本就没法成为九卿!

当然,也不是说整个汉室,就没有人秩二千石,同时又没有彻侯的爵位。

只不过,没有彻侯之爵的二千石,基本都是地方郡守,几乎不可能出现在长安。

这样算下来,众人眼前,这个腰系银印的官员,其身份,也就不难猜测了。

——银印青绶,必然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且必然不是彻侯!

——出现在长安,就基本不可能是地方郡守。

这样的人,能出现在长安的,满打满算,绝不超过五指之数。

曾经的奉常,如今的太子太傅叔孙通算一个;

兴建长乐、未央两宫的少府阳城延算一个;

中郎将季布算一个;

赵王刘如意母族远亲,戚夫人族亲,担任中尉的外戚戚鳃算一个;2

除了这四人,整个天下,绝对找不出第五个同时满足‘官职二千石’‘不是彻侯’‘在长安做官’这三个条件的人!

而这五人当中,中尉戚鳃随天子刘邦出征,至今未归;

剩下的太子太傅叔孙通,那是天下闻名的老儒,眼前这人的打扮,不像;

中郎将季布,更是行伍出身,出了名的‘身形魁梧’,眼前这人的身形,不像。

再加上眼前这是粮市,相较于季布、叔孙通二人,显然是身为少府的阳城延,出现在这里的概率大一些。

对于这些素未谋面的商人,能在片刻间推断出自己的身份,阳城延却并没有面色回暖的趋势。

略带烦躁的看了看左右,终见阳城延朝不远处,正抱着竹简路过的小官一招手。

“黄市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