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4章 建极殿大学士(1 / 2)
紫禁城,文渊阁。
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冯保前来宣旨,林晧然晋建极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领吏部尚书衔,兼任兵部尚书,赐坐蟒服。
从嘉靖四十四年入阁,历经七年,期间熬走了徐阶、严讷、李春芳和郭朴,终于轮到了他这位一度排在第五的阁臣接任首辅。
一切都如同梦幻般,昔日的一幕幕在脑海中重演,而属于他的荣光终究还是到来了。
“臣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林晧然面对着这个意料之内的授职,亦是压抑着兴奋谢礼道。
从嘉靖三十七年连中六元入仕,经过十四年的奋斗,现如今终于名正言顺地坐到首辅的宝座之上,成为这个王朝真正的主宰者。
这一路走来,虽然仕途看似顺畅,但期间亦是历经了无数的风险。既要应对严党的攻势,亦得提防着徐党的暗箭伤人,甚至一度跟郭朴反目成仇,每一步其实都是不容易。
所幸,他并完全没有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亦是努力地施展抱负。
从雷州开海、广州打开南洋通道,再到顺天革除提编杂税,而后前往扬州整理淮盐……尽管他不可避免地陷入于党争中,但这些年一直都在为民做事。
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这些年不仅陆续推出利国利民的治国措施,而且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解决了北患。
亦是如此,哪怕他仅仅奋斗十四年便坐上首辅的宝座,但他相信不会有人敢对他指指点点,亦不能对如此政绩卓著的首辅指指点点。
“下官祝贺元辅大人高升!”
陈以勤和张居正跟随着一起迎旨,便是对着林晧然衷心道贺道。
虽然他们二人没有得到晋升,只是在内阁的排序无形中更进一步,特别陈以勤已然成为了当朝次辅。
“下官祝贺元辅大人高升!”
由于建极殿大学士是翰林院的上官,故而翰林院的官员最先行动起来,第一时间便身穿红色吉服前来文渊阁拜见这位新任上官。
这便是大明官场的真实情况,哪怕再如何清高的官员,他们都奉行着尊卑贵贱那一套行为准则,而林晧然毅然是他们的新领军人。
“下官祝贺元辅大人高升!”
“下官祝贺元辅大人高升!”
“下官祝贺元辅大人高升!”
……
在林晧然下衙之时,整个京城的官员不约而同涌向灵石胡同,纷纷携礼上门道贺拜见这位新任的内阁首辅。
这一夜,林府的灯火璀璨,显得十分的热闹。
面对着整個京城官员造访,亦好在林金元对此早已经有了预演,这才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前来的官员。
现如今的朝堂,却是越来越多的熟面孔,处处似乎都有林晧然的影子,
除了林晧然一手提拔的朱衡、马森和汪柏等人,有他的同年好友杨富田、张伟和龙池中等人,还有他昔日的下属何宾、刘耀和赵子泉等人,另有王弘海、王军和陈吾德等一大帮门生。
林晧然虽然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首辅,但他的“群众基础”比以往任何一位首辅的根基都要扎实,这亦是为何他敢于推动改革的底气所在。
早在次辅之时,林晧然便已经是文官集团的领袖,而今无疑更是一呼百应,已然没有任何人能够挑战他的权威。
只是今晚面对京官络绎不绝的道贺,林晧然显得十分平淡地应付。
或许在圣旨颁布的那么一瞬间很高兴,只是那个兴奋劲过去,他却是知道自己的征途其实才刚刚开始。
进入官场之初,他人生最大的目标确实仅仅是官拜首辅。
这么多年的经历,特别吴山、潘晟、林燫和郭朴等人的牺牲和夙愿,让他早已经不再单纯追求个人的荣华富贵,亦是想要肩负起这个民族振兴的责任。
古往今来,华夏出了很多想要开创万世太平的有识之士,但奈何他们要么被党争所吞噬,要么遭到皇权的摧残,最终都没有能够实现抱负。
现如今,他已经成为大明王朝真正的主宰,却是不再受到党争和皇权的禁锢,已然是有机会完成先辈们的夙愿。
前来造访的官员倒亦是识趣,面对着情绪不高的林晧然亦是说了几句道贺的话,而后便是心满意足地离开。
“夫君,你且放手去做!我们不仅不会成为你的累赘,而且还会成为你的助力!”吴秋雨的肌肤白皙如雪般,却是在耳边轻声地说道。
林晧然迎着吴秋雨的清澈的大眼睛,心里却是生起一丝愧疚,知道自己不该将工作和生活过度纠缠到一起,便是翻身专注于鱼水之欢。
今晚的月很大很圆,一缕缕洁白的月色如水银泻地,致使整座林宅宛如白昼般,而这里正式晋升为首辅之家。
林晧然次日前往乾清宫谢恩,而后便开启属于他的首辅生涯。
由于今日是林晧然上任的大喜之日,故而不仅林晧然身穿吉服,连同陈以勤和张居正都穿上吉服相迎。
内阁里有一个不成文规矩:首辅去位三日后,次辅方可移座。林晧然虽然已经贵为首辅,但还是坐在次辅的位置上,便是跟往常那般召开内阁会议。
由于郭朴上任之初便将首辅的职权交给他,且近半年郭朴一直称病在家,故而林晧然早已经是内阁的话事人。
经过这些年的相处,他跟陈以勤和张居正各方面都已经磨合完毕,特别政治理念早已经达成了统一的共识。
起初陈以勤秉承传统的吏治理念,而张居正则是着重于爱民的治国思想,但最后自然是默默地转而支持林晧然的施政方针。
这便是大明一直以来的政治生态,若是阁臣跟首辅的政治理念相悖,要么主动选择屈服,要么就递上辞呈离开。
林晧然在结束第一场内阁会议后,便是返回自己的首辅值房,而后让阁吏挂起一个条幅:“发展才是硬道理”。
跟当年徐阶试图拉拢各方不同,而今林晧然只想表达自己的政治理念,亦是希望下面的人能够贯彻这个政治思想,从而寻到更多志同道合的官员。
华夏之所以走不出兴衰交替的死循环,除了受到固有文化禁锢外,更重要还是不具备发展和创造的思维。
数千年以来,当政者都是死盯着土地的生产情况,却是完全忽略了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明朝甚至关闭了海上贸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