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七百五十八章 工业的真正关键(1 / 2)
随着辩论的进行,朝堂上的气氛变得越来越紧张。
嘉靖皇帝举手敲了敲钟,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爱卿,你们所见,朕已听明。”
“南人之事,确实需谨慎。”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朕以为,南人之技,若能为我大明所用,自是好事。”
“但正如诸位爱卿所言,其人不分上下尊卑,不能不防。”
“因此,朕决定设一专门机构,负责与南人的交流与监控。”
皇帝的目光变得坚定:“这个机构将由内阁直接管理。”
“徐爱卿负责牵头。”
“我们既要学习他们技艺,也要防范他们野心。”
“南人可以教授技艺,但不得干预国政,不得谈论国事。”
“违者严惩不贷。”
如此,大明朝堂迅速达成共识。
一部分年轻臣子,却是想着如何利用南人之技,开始改进大明的弊端。
如今大明各处弊端展现。
一是边兵军饷不足,衰颓不勘大用。
东南之乱刚刚平息,但北面边患,却日益严重。
二是民生凋敝,税收年年减少,可税之地,越来越少。
三是朝堂争斗越来越严重,无心做事者日益增多。
即便朝会,都有三分之一缺员。
四是各地民乱频频出现,眼看就要出大乱子。
他们却听说南人有着利器,于是就想效仿。
而嘉靖的决定,让朝堂上管员们纷纷点头。
臣子们对皇帝的英明决策表示赞同。虽然对于如何利用南人还有不同的看法,但在皇帝的决断下,他们达成了共识。
朝会结束,大臣们陆续退出朝堂。
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沉思的表情。
他们知道,南人的到来将给大明带来新的变数,而他们必须谨慎应对。
嘉靖皇帝独自一人,回到万寿宫。
他的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
他的心中充满期待。
南人的出现,无疑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长生;用得不好,可能会灭国。
当然他会选择长生。
灭国无所谓,反正他长生就好。
当然如果能够长生又继续当皇帝,那是最好不过。
他深吸一口气,决心要亲自监督新机构,确保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这事他很久没有干过了。
……
闻人升看着这个嘉靖皇帝,不得不说,对方还真和电视剧中的人设差不多。
自己放在第一位,大明在第二位。
为了长生,已经痴迷。
但是他又比别人精明,吃丹药也不是乱吃。
任用各种手套,让自己不烦劳,保证心平气和地修道。
因此在诸多因素的平衡之下,竟然还能活到60岁。
这在古代皇帝之中,寿命属于很长的了。
许多求仙的皇帝,寿命都很短的。
比如他儿子不求仙,反而只活了三十多岁。
……
晨雾缭绕,京城郊外一处工坊在朝阳的照耀下渐渐苏醒。
这里聚集了一群特殊的人。
他们都是南人的学生。
只有一位穿越者胆子够大,主动来这里与大明交往。
主要是因为他们穿越时,携带的东西并不多。
所以没有贸然和大明交战。
而且这时候的大明,还有力量击退西方人,可见他的资源动员力。
大部分地方还算安稳。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讲,他们都没有直接打击大明,而是将手伸向南洋诸多势力。
而现在,他们需要大明的市场和劳动力。
光靠他们自己慢慢折腾还是太慢了。
所以他们决定接触一下大明。
他们并不担心自己的技术被大明学走,因为历史早就证明了。
不学内核,光学技术,最后只是四不像。
而如果他们学全了,其实就等于他们穿越者的胜利:他们又得到了一个熟悉的环境。
于是穿越者带来了异世界的知识与技术,试图在大明的土地上播下工业化的种子。
……
这一天,今日的工坊气氛与往常不同。
因为一位年轻的官员,李含成翰林,被朝廷派遣至此,监督南人的工作。
李翰林身着青色官袍,头戴乌纱帽,腰间挂着象征身份的玉佩。
他面容俊朗,眼神中有着坚定。
属于那种有大志,又有大能力的干臣。
不是酸人文士。
有着独属于自己的锐利。
他踏入工坊,环视四周。
看到的是南人学生们忙碌的身影,和一些他从未见过的机械装置。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了一位身穿奇装异服的南人身上。
那是工坊的负责人,赵铁柱。
是的,明明是个穿越者,名字比土著还土。
赵铁柱穿着一身短打,戴着厚厚的口罩,头发剃光,像个和尚。
“赵师傅,本官奉朝廷之命,前来监督工坊运作。”李翰林的声音很平静。
赵铁柱转过身,他的脸上带着微笑。
但眼神中却有一丝蔑视:“李大人,欢迎欢迎。”
“我们在这里做的,都是能帮助大明进步的事。”
李翰林点点头。
随即他开始参与到工坊日常运作中。
他认真观察这些南人学生们的工作方式。
他们之间的交流,兹由而平等,没有尊卑之分,这让他感到分外不适。
尤其是每次他进来时,众人只朝他点头问好。
甚至有人忙得根本不站起来向他行礼,他进来就像一团气,根本没人在意。
这让他分外不舒服。
这在外面,早就拖下去打板子了。
士农工商,工匠在老爷进来时,不跪下磕头,或者站到一旁行礼,这怎么可能?
简直作死。
在一次关于工坊管理的讨论中,双方的争执终于爆发。
“赵师傅,你们的方式,有违我大明礼教,上下尊卑不明,这如何能管理好工坊?”李翰林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责备。
赵铁柱心中冷笑。
这就是关键。
因为有上下尊卑,所以再好的工业,也是发展不起来的。
原因很简单。
你辛苦发展的厂子,地位比你高的人,一句话就给你挤兑到破产,你还发展个毛线?
你辛苦想出来的主意,做出来的产品,大臣一个条子,就给你索走,你还如何做原始积累?
所以大明虽然有商品经济的萌芽,也只能是萌芽,最后会畸变成商管一体,有多大的管,才能经营多大的商。
而且他们注定是扭曲的,注定不会以工业和商业为核心,而以做大管为核心。
目标就错了,所以怎么可能发展出来工商的顶点?
最后也只能是一个四不像,然后在贫瘠交加的百姓反抗下,再被烧掉。
再来一轮,如此一轮轮下去,工商业自然就没有积累的可能。
于是赵铁柱平静地回应:“李大人,我们追求的是人人平等的理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