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引章...不要再说了.......(1 / 2)

加入书签

皇城司不隶台察,不受三衙辖制,直接受命于陛下,负责监察朝中百官,尤其在这京师重地,更是在朝廷内外、市井之间布满明线暗线,想要查清一个朝廷官员的人品德行,简直易如反掌。

宋引章没想到盼儿姐真的会拜托顾副使帮忙调查沈如琢之事。

感动之情,一时无以复加。

赵盼儿发现宋引章全程没有听顾千帆介绍,反倒两眼湿润的看向自己,不由面露疑色,将宋引章拉开几步,小声问道,“引章,你怎么了?”

“没什么,就是感觉有些委屈盼儿姐了。”宋引章擦了擦眼角湿润,一脸疼惜道。

“委屈?”赵盼儿更加疑惑了。

宋引章轻声道,“盼儿姐前两天还说着‘人贵在自立,如果事事都要求着顾副使,那跟奴婢有什么区别?今天就为了我求着顾副使,这还不委屈吗?’

“.....”赵盼儿只觉脸皮隐隐发烫,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

总不能让她直接告诉宋引章:自立什么的,其实是我随便说说,专门用来糊弄你...

如果能当上进士夫人,她可以毫不犹豫的关了茶坊,待在府邸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重获当初失去的尊贵身份,脱离贩夫走卒贱民阶级,哪怕对方是她曾经最恨的皇城司,也无所谓。

“顾副使已是皇城司的二把手,地位仅次司公之下,有他为沈如琢担保,想来这个沈大人对你没什么恶意.....”赵盼儿一边斟酌着言辞,一边转移话题道,“引章,你是怎么想的?”

顾千帆过来找她,本是因为葛招娣和王五之事,一来告诉她这件事乃是高家高小姐的乳母派人所为,二来食髓知味,想来见见她说说话。

若非宋引章突然回来,赵盼儿根本提都不会提沈如琢这些无关紧要之人。

宋引章果然被赵盼儿带偏,思索片刻,态度坚决道:“我...我想见他一面,与他说清楚:我不喜欢他,也不会为了脱籍和任何人在一起。”

赵盼儿心里暗松口气,点头道:“不管做出怎样决定,我和三娘都会支持你的。”

“盼儿姐。”宋引章听到这话,心里愈发感动。

听到楼下动静的孙三娘从围栏探头下看,惊讶之余又有几分恍然道,“难怪盼儿说刚才送客的时候,感觉少了点什么,原来是引章呀?”

“对了,引章,你刚去哪儿了?怎么现在才回来?”赵盼儿没等宋引章反应过来,连忙打断道。

“周公子不是点了一份红果饮忘带了吗?我看到以后就给他送去了.....”宋引章解释道。

孙三娘闻言笑道,“想必他那一份是给司藤小姐捎带的吧?”

宋引章呆萌的点了点头。

赵盼儿故作无意道:“那她有说什么吗?”

“她说:一个女子要学会自爱...不可以轻贱自己...”宋引章还以为赵盼儿在问她与司藤聊了些什么,下意识的回答道。

话音未落,却见赵盼儿脸色青一阵白一阵,变得越来越难看......

那一声声‘自爱’‘轻贱’仿佛一根根刺扎进她的心脏。

“盼儿姐,你脸色好差,是不是哪里不舒服啊?”宋引章说着说着,发现赵盼儿异样,连忙上前准备扶住赵盼儿,面露担忧之色。

顾千帆在旁满脸尴尬,先一步扶住赵盼儿道,“我送赵娘子去看大夫,宋娘子和三娘留下看店吧。”

“那就麻烦顾副使了。”孙三娘脸色同样有些不太好看,勉强笑了笑,把两人送出茶坊。

宋引章歪了歪头,若有所思的看向门外,朝回来的孙三娘小声道,“三娘,三娘,你说...顾副使是不是对我们盼儿姐有意思呀?”

“引章...不要再说了!”

..........................................................

时间一天天过去,《西厢记》的风潮在文人墨客之间悄然扩散,随着《铡美案》演完最后一场,《西厢记》初登台便引爆了整个京城。

同福茶楼生意越来越好,就连半遮面的那些奔着宋引章去的浊石先生、袁屯田、杜长风之流,也都转投同福茶楼,只为一瞻《西厢记》新章。

赵盼儿借着宋引章的关系搭上张好好这条线,想让她帮忙在教坊的‘恩客’之间推广半遮面的茶果,这才勉强维持现有的生意。

另一边,同福茶楼整日爆满,门外常有客人排队等候,周寂和司藤全然没有另开分店的打算,而是选择和其他茶坊合作,将戏班和评书分出一组,在各店流动演出。

自己吃肉,别人喝汤。

看似将茶客分流出去,实则进一步加强同福茶楼在茶客心中地位,隐隐控制整个京城茶行。

上次斗茶大会,司藤力压半遮面和京城二十七茶坊,可谓出尽风头,所以这次商议合作之事全程由‘司老板’一人出面。

时隔半月,赵盼儿带着孙三娘再次登门,司藤特意命人在二楼布置雅间接待一众茶坊掌柜。

听完司藤所讲的合作方式,孙三娘不禁有些意动,转头看了眼赵盼儿,却见赵盼儿直接拒绝合作。

“盼儿,现在不是赌气的时候,司藤小姐既然答应开放戏班和评书,我们要不答应,客流怕是都被其他茶坊抢了去。”孙三娘拉了下赵盼儿的衣袖,忧心忡忡道。

赵盼儿看着坐在雅室主位,淡然自若的冷艳女子,那种不急不躁不紧不慢的从容自信全程掌控着会谈的节奏,压下心底的不甘,摇头道,“我不是赌气,而是我们真不能与他们合作。”

赵盼儿深知半遮面的经营模式与同福茶楼极为相似。

主营并非茶品果子,而是围绕宋引章这个‘江南第一琵琶手’、‘京城教坊司琵琶色教习’身份。

还有一点不同是,同福茶楼的评书和戏班走的大众路线,茶饮果子与其他茶坊差价不大,而半遮面走的是‘小而精’的雅致路线,一壶桃花饮就足够寻常人家买一斗米了。

那些茶客们往往也是奔着宋引章每天三曲的琵琶而来,若非如此,仅凭三娘的果子和她的茶点如何能卖得其他茶坊好几倍的差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