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七章 对弈(1 / 2)

加入书签

煊国边境。

  百万大军对峙。

  两侧军阵排开,安营扎寨,绵延数十里。

  兵卒如蚁,营帐如林。

  一场场战斗下来,两军阵前的土地都被鲜血侵染,鲜血渗透地底,掘地三尺都是暗红色,战死的兵卒无法计数,触目惊心。

  朝阳初升,战场上便已喊杀声震天。

  燕国大营中,有一座丘陵,在丘陵上可以纵观战局,帅帐便建在这里。

  帅帐前,玉朗和一些将帅凭栏而立,面向东方,血色的朝霞洒在他们身上。

  所有人都神情凝重,望着战场中心。

  数年的军阵生涯,玉朗眉宇之间少了几分儒雅,多了铁血气概。

  他看着厮杀中的士兵,忧心忡忡,不经意瞥了眼南方。

  南方不远,有奇峰,比他们脚下的丘陵更为高耸,更适合观战。

  算是战场的制高点之一。

  不过,凡人是不允许登上那座山的。

  所有人都知道,此山是仙山,山上有新建造的宫殿,乃是仙师驻跸之所。

  甚至于,在一些石台、绝壁之类的地方,也能够看到仙师盘坐的身影。

  雾气绕身,若隐若现,一派仙家风骨。

  每每望见此山,所有将士都面带崇敬之色。

  在敌军阵中,也有类似的地方。

  玉朗忧心的,并非他们一方的修仙者不如敌方,恰恰相反,数十场战斗下来,他们胜多输少。

  令人揪心的是越来越多的伤亡,以及看不到尽头的厮杀。

  中间的那片战场,像是一个魔窟,吞噬无数生命,再多的鲜血也填不满。

  多年来,玉朗见过太多死亡,早已麻木,此刻仍极为不忍。

  在他看来,许多伤亡是没有意义的。

  修仙者的加入,不仅没有尽快结束战争,反而加剧了伤亡。

  如果阵中没有修仙者,他有信心孤注一掷,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溃敌方大军,而不是这么无休止的纠缠。

  事实上,他也没有料到,他这个主帅能坐这么久。

  在他想来,既然修仙者插手进来,终究会变成修仙者之间的斗争。

  战场之上,修仙者免不了伤亡,有伤亡便有仇恨,由两人之间到两宗之间,乃至正邪对立,双方呼朋唤友,恩怨情仇如一团乱麻,被牵扯进来的人和势力越来越多。

  大部分纷争都是这么演变而来的。

  一旦元婴修士下场,谁还关心凡人?

  等两方的大能分出胜负,世俗自然随形就势,被胜利者掌控。

  事实却出乎他的意料。

  正邪双方都非常克制,除了坐镇中军、震慑敌人的元婴祖师,再也没有金丹期及以上修士的现身战场。

  纵使有修仙者战死沙场,宗门里下来报仇的,也超不出筑基期。

  能够一直如此,还则罢了。

  同为筑基修士,这些人碍于师门之命,不会公然违抗他这个主帅的命令。

  玉朗殚精竭虑,总算一点点将敌人的势力压缩,迎来最后的决战。

  当大决战来临,一位位大能却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玉朗现在也不清楚,山上究竟有多少金丹和元婴。

  这些大能不单纯是来观战的,他们还送来了一些‘宝物’。

  此时此刻,战场上弥漫着淡淡的猩红雾气,并传出阵阵锣响。

  双方都是三千人。

  猩红雾气,便是燕国将士手中的血元旗散发出来的。

  锣响来自于敌军手里铜锣。

  敌军摆开的半圆形的阵形,后方有一名筑基修士,手持一个金灿灿的大锣,另有五百名兵卒,各持一个巴掌大小的铜锣。

  锣声喧天。

  这些兵卒围绕着修仙者,只管敲锣,上阵厮杀的人数明显处于劣势。

  却不料,锣声带有奇异的力量,一道道光圈迸发出来,落到阵前的队友身上。

  队友登时气势大振,全身散发古铜光芒,犹如铁铸一般,面对血元旗凝聚的龙形血气,毫不退缩。

  与之相反,燕国一方被锣声影响,阵形出现散乱之象。

  之前的一场场战斗,都是类似的情况。

  落败一方,三千精兵,或被屠杀殆尽,或遭俘虏,而修仙者往往能够脱身。

  双方送来各种各样宝物、法术,却要以凡人的血肉之躯来决出胜负,用无数人命去填。

  玉朗不清楚正邪双方有什么约定,他只知道,如此继续下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白白死去。

  “又是这样!”

  大棋盘分割成小棋盘,再小的棋盘,也有棋手和棋子。

  无论什么棋局,凡人都只是棋子,任人摆布。

  这正是玉朗深恶痛绝的!

  他本以为,自己有希望改变,如今却只感觉无力。

  他这个主帅并非摆设,排兵布阵都由他决定。可每一场战斗下来,无论胜败,玉朗心中只有悲哀。

  “师父能够改变局面吗?”

  玉朗望着朗朗乾坤,幽幽想着。

  在他心里,师父是无所不能的,他没有遭遇危险,为了心中的信念,毫不犹豫用掉一根竹签。

  “吼!”

  战场上突然响起怒吼。

  吼声是燕国将士发出的,犹如龙形血气发出的龙吼,堪比惊雷,震撼心神。

  被吼声冲击,锣声乱了刹那,燕国一方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猛然前冲,一举将敌阵冲垮。

  ‘当!当!当!’

  那名修仙者拼命敲锣,眼看己方越来越乱,无法重整旗鼓,立刻撇掉将士,化光遁走。

  他不敢停留,否则被龙形血气叼住,他也凶多吉少。

  燕国一方大胜而归,众人脸上喜气洋洋。

  玉朗眼底闪过一抹悲哀,心中叹息,忽然间,余光瞥见一道人影。

  “师父!”

  突然看到阔别许久的师父。

  这一瞬间,玉朗悲喜交加。

  他忽然想到,自己当年和师姐一样,选择回到与世无争的青羊观,是不是会好一些?

  “你做得很好,”秦桑扫过战场,不吝赞赏。

  此语并非谬赞,玉朗能做到万军主帅,确实出乎秦桑的预料。

  秦桑心知,这个弟子已经尽力了。

  最难能可贵的是,玉朗历经磨砺,没有改变初心。

  尽管,玉朗的初心和他不同,能做到这一点,秦桑也为这个弟子感到欣慰。

  “师父……”

  玉朗眼睛有些模糊,无数情绪涌上心头。

  源于师父的肯定,更源于他这些年的经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