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和稀泥的皇上(二更)(1 / 2)
刑部。
暴昭来回踱步,走得脑袋都开始冒汗了,侯泰不断让人添茶,这茶叶早就没味道了。
两个人很郁闷,这大朝觐在即,刑部封印,就留下刑部右侍郎金有声等几个人当值,这在家里陪老婆孩子正享受天伦之乐,突然说元旦要加班,是谁谁乐意?
金有声两手一摊,也不是自己想让你们两位来加班,寻常案件拖个几个月半年的也没啥,关起来饿不死就行,可眼前这两位“囚犯”,自己一个小小侍郎,一位都惹不起,不找你们来找谁……
暴昭坐了下来,烦躁地翻了几页文书,开始责骂:“高阳郡王闹事也就罢了,茹阁怎么也不懂规矩,还有那个宋正臣,什么时候佥都御史都资格抓人了?”
侯泰咀嚼了一片茶叶,有点苦涩:“这三个人还真是乱来,但不管怎么样,这事必须早点解决,一旦起了风波,皇上不好给藩王交代,我们也不好给百官与百姓交代。”
就事论事,朱高煦打非议藩王的百姓,是有法可依的,《皇明祖训》嘛,打死了也是对方倒霉,实在算不上有罪。
但问题是,《皇明祖训》不是《大明律》,如果按《皇明祖训》办事,茹瑺,被打百姓,宋正臣都完了。
这个结果,将会导致皇上与百官对立,藩王得到更强劲的保护,尾大不掉,还可能会反过来欺压官员。毕竟《皇明祖训》中有太多利于藩王,不利于百官的内容了。
若是如此,刑部接受不了,六部接受不了,内阁也接受不了。所以,必须要保下来茹瑺、宋正臣。
换言之,这也是一个让《大明律》压过《皇明祖训》的机会,只不过,这个机会来得有些不是时候,如果早上几个月,藩王都不在京师,那还好说,处理掉就完了,其他藩王听到消息反应过来,也几个月之后了,可现在藩王多在京师,这要闹腾起来,朱允炆也不好压制。
再说了,现在那么多官员都在京师,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会引起公愤,这大朝觐还举不举行了?
暴昭忧虑不已,这件事浑身都是刺,怎么抓都手疼,最让人头疼的还是《皇明祖训》,说它不管用吧,又是朱元璋亲自写的,还公开发行过。说它管用吧,这明显有点欺负百姓了,说两句坏话咋啦,代王朱桂在山西又不是什么好鸟,为了点煤矿,没少欺负人。
可问题是,官员再怎么不满,《皇明祖训》依旧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拥护这本书的藩王力量不可小觑。
让暴昭等人拿捏不准的是朱允炆的态度,如果他为了不承受太大压力,出于缓解与叔叔们关系的需要,转而拥护《皇明祖训》,那茹瑺、宋正臣可就惨了。
毕竟发生了这么大一件事,皇宫里现在还没传出消息,说知道朱允炆在思考什么。
“去找内阁商议吧。”
侯泰提议。
这件事明显不是刑部能单独处理的。
暴昭刚想答应,抬头一看,门外走来一年轻人,认识,就是他送茹瑺、朱高煦到囚牢里去的。
“杨溥见过暴尚书、侯尚书。”
杨溥行礼。
暴昭皱眉:“你来这里作甚?”
杨溥淡定地看着两人,道:“自然是处理眼前的问题。”
暴昭、侯泰眼前一亮,莫不是他有什么办法?
仅仅一日,茹瑺为保护山西移民百姓,扣押高阳郡王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师,街头巷尾,走夫贩卒,无一不称赞茹瑺气节,也同情于其身陷囹圄的处境。
进入京师的地方官员听闻消息之后,被震惊地无以复加。
北平按察使汤宗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对布政使张昺道:“茹瑺发疯了啊。”
张昺也有些后怕,这个茹瑺胆量也实在是太大了,为了保护山西移民,竟然抓了燕王的儿子,听说连朱高煦的护卫都被打了一顿,丢到了沟里。
这简直是不把皇室宗亲放在眼里,打了朱棣的脸,也打了皇上的脸啊。
张昺沉思片刻,终叹息一声:“茹瑺不是疯了,他是在为移民百姓赌上了自己的命。他也清楚,山西大移民结束,他就会离开山西,重回京师,到时候,移出去的五十万人口能不能安顿好,将是他的牵挂,这一次动作,实则是敲打北直隶、河南、山东各地官员,告诉他们,谁不善待移民百姓,他茹瑺是会找他们拼命的。”
汤宗难以置信,完成移民,回来领你的功劳不就好了,至于还冒如此大的风险,非要把事情闹大,一个处理不好,这就是掉脑袋的事。
张昺并不关心茹瑺会不会死,他死了反而有名声,他活着也没人敢惹他,死活都不赖,这丫的算是活精明了。
山东会馆。
山东布政使李彦祯带人就安顿在了这里,右参议李宗寿、按察使陈瑛等人看着李彦祯有些头疼,李彦祯直接喊来了济宁知州潘叔正,指着潘叔正的鼻子大骂:“济宁是你的辖区,宋礼管了,宋正臣管了,茹瑺也管了,为何你却跑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