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重丁口,不重人口(1 / 2)

加入书签

数据对不上,说明人口普查存在极大漏洞,如果将这些材料简单汇总交给朝廷,那大明到底有多少人口,恐怕依旧是一个谜团。

朱高炽在国子监学习过数据统计,也明白人口在休养生息的时候会出现明显增长,五十万人口的基数,十四年时间,不可能只增加三万多人。

试想下,上海县十一万户,十四年生了三万多人,均摊下来,至少有八万户十几年连一个孩子都没出生,除非八万户上海县百姓都打了光棍或都没了生育能力,否则这个数据绝对是错误的。

毕竟,十几年来上海县没遭遇过特大旱灾、水灾,建文朝之后,过重的徭役得到缓解,并没有出现大规模人口外迁。

再说了,松江府这些年发展速度很快,上海县距离太仓州也不算远,是远航贸易的重要据点,不少商人进入松江府、苏州府购置田产、宅地,上海县仅仅是商人带入的落籍人口就不在少数,怎么可能出现仅仅增加七千多户,三万多人的滑稽数据?

朱高炽端起茶碗,吹了一口气:“照身帖的数量是673412份,用这个数据核算下,相对洪武二十四年,人口增长率是多少。”

曾慎等人连忙盘算,严光祖给出了结果:“若是以照身帖为准,相较洪武二十四年,上海县增加人口140609人,平均每年增加万人,人口年增长率大致是两个点。”

邵翼点头:“若是按今年黄册汇总数据比对洪武二十四年数据,上海县每年增加人口只有两千多人,人口年增长率连零点五个点都不到。”

朱高炽眯着眼,开口道:“今年黄册汇总数据绝对是错的,用照身帖来统算,虽然只有两个点,但考虑到十二岁以下孩童不发放照身帖,仅给予照身牌,这个数据可能是对得上的,推测下上海县十二岁以下孩童有多少。”

国子监曾经做过人口统计学分析,十二岁以下孩童在人口中的占比大致是百分之十八,按照这个标准来推测,上海县十二岁以下人口数量是121214人,与照身帖673412份相加,合794626人。

曾慎很快厘算出来相关数据,道:“若是以照身帖加照身牌人口数据来推算,相对于洪武二十四年,人口增加了261823人,平均每年增加18701人,年均人口增长率是百分之三点七,这个数据符合国子监人口增长率在百分之三点五至百分之四之间的统算结果。”

周佑、严光祖与邵翼等人看着这个结果很是惊讶,朱高炽也面如寒霜。

如果以照身帖数量加推测照身牌数量为准,上海县人口已经达到了794626人,但黄册户籍统算的结果却只有565142人,足足少报了229484人!

近二十三万人没有被统计进去,这个结果属实令人震惊!

严光祖面色凝重,低声说:“这个漏洞实在是太大了。”

周佑也很清楚,就一个小小的上海县,少报人口二十几万,哪怕是推测出点偏差,至少也少报了十五六万人,这简直是很难想象的事,一旦被皇上知道,不晓得会牵连多少人,上海县要倒霉,松江府要倒霉,参与核查人口的御史、国子监监生,都要倒霉!

事太大了。

朱高炽也明白问题的严重性,如果地方瞒报了人口,将意味着贪腐的存在。

朝廷征税,只按照黄册中的人丁田亩上赋税,而那些没有在黄册之中的人口,朝廷是一文钱赋税都收不上来。

朝廷收不上来,不意味着地方收不上来,二十几万人口中除去孩童部分,还有十万人口没有上报,十万人折合两万户,哪怕是一户一两钱钞,那就是惊人的两万钱钞。

“换一县核算!”

朱高炽并没有立即拿着这些问题去找夏元吉,而是选择继续盘查。

曾慎、周佑等人继续翻找黄册,调查了松江府华亭、南桥、柘林三县,又调查了苏州府同里、平望、千墩等县,所有县的数据都与照身帖发放数量对不上,只不过测算下来,数据都没有上海县人口缺额如此夸张,多数只有一万乃至几千的差额,数据虽有错但不离谱。

朱高炽看着一个个数据,严肃地说:“看其他县数据,总也是对不上的,至少说明黄册或照身帖数据有一个是错误的。照身帖的发放与核准,由地方衙门制作,稽查司负责监督与发放,黄册数据由地方衙门直接负责……”

曾慎等人默不作声,数据不会撒谎,但人却可以伪造数据。

朱高炽拿着一叠数据,起身道:“你们继续查验其他县府,我去找夏尚书。”

夏元吉正在核准去年地方布政使司财政,听朱高炽求见,便安排人请入。

面对燕王世子,夏元吉并没有表现出低人一等的卑微,反而是平和地看着走路不太方便的朱高炽,安排落座后,开口问:“看来你在户部司找到了问题。”

朱高炽愣了下,没想到夏元吉竟然知晓自己的来意,起身递上一份数据图表,严肃地说:“上海县人口统算对不上,其他县数据也对不上,这不利于人口普查。”

夏元吉低头扫了一眼,便点了点头:“是啊,这些数据对不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