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为什么(一更)(1 / 2)

加入书签

第六二三章为什么

虽然大同距离比登州更近一些,然而问题,侯恂的情报有误,宣大总督卢象升并没有在大同。

而是在林格尔土城,不现在已经没有了林尔格尔土,而是拥有了原来的名字,叫盛乐。

在去年蒙古大军南下,天雄军在山东军、浙军、以及山西军的帮助下,成功打迎了这场反击战,位于蒙古人控制的四王子旗,既四子部落,此地为察哈尔部林丹汗右翼属地,哈布图部落。

原本矮小破落的土城墙,已经被推倒了,原本这座小城里的垃圾、牛粪、以及马粪被清理干净了。

林格尔土地,其实是一座建立在粪堆上的城池,这并不是无疑污蔑,也不是调侃,而是事实,当天雄军控制这里的时候,意外的发现,整个城池的粪便厚在一米多。

当然,天雄军接手以来,这个林格尔土城的名字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则是盛乐。盛乐城的面积比原来的林格尔土城大了三倍有余。

盛乐有成为一个强大城市的一切资源,水的话有塔布河,也有呼和淖尔和查干淖尔两大湖泊,而且是咸水湖,可以晒盐。

周围有煤炭、钢铁和大量的森林,在卢象升的战略中,这里地处蒙古中部,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是阴山山脉南下的唯一通道,扼守住盛乐,就可以更好的保护好长城防线。

这段时间,卢象升也在反思,当初成立天雄军的时候,天雄军的实力是强过全家军的,当初全旭才两千余人马的时候,天雄军是一万余人,足足是全旭的五倍之多。

可是随着短短五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全旭的辽东新军已经成为大明人马数量最多,战斗力最强,装备最好,实力更大的庞然大物。

卢象升和天雄军的将领们,也产生了危机感。

当然,卢象升与全旭最大的区别是,他并没有钱,在看到林格尔土地周围的土地时,卢象升决定在此成立一个军镇。

这个提议获得了崇祯皇帝的批准,而且崇祯还从私库里拿出了二十万两银子,在原本的历史时空里,卢象升没有可以学习的对象,他不知道如何去发展。

在这个时空,他就有了可以学习的对象,那就是全旭和辽东的发展模式,当卢象升要在盛乐建立天雄军的基地时,很快就获得了天雄军将士的一致拥护。

凭什么辽东新军可以吃香的喝拉的,我们偏偏要吃糠咽菜?

虽然说这里的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并不太适合耕种,可问题是,这里地方大啊,人均三百亩,足够天雄军安置一两万人。

为此,卢象升学习全旭,凑集资金,修建盛乐城,在关键时候,一个冤大头出现了,那就是公平军的崔成友,崔成友,现在成了长城一线,最有名的大商人,麾下有三千多人的马队,拥有庞大的货源。

卢象升从崔成友的货源,就看出了这个崔成友一定是全旭的人,要不然,他会把眼睛扣下来当泡踩。

就这样,崔成友与卢象升达成协议,卢象升提供大量的战俘人力资源,崔成友出钱,在盛乐城修建了六千五百余栋独立式两层半的小楼。这种小楼都是用红砖和水泥砌成的,占地面积约八百余平方,其中建筑面积单层四百平方左右,共计一千平方。

和后世的那种三口之家不同,明末的百姓,根本就不喜欢分家,他们哪怕兄弟五六个,也住一起,有的甚至三代人、四代人都住在一起。

在大户型的房子更加好卖一些,这种户型小的拥有三十二个房间,大的可以设置五六十个房间。

拥有独立的院落,高大的院墙,比土木结构的楼房更加坚固,同时也能防火,历史上那种叛军放一把火,全城一片火海的惨状已经不大可能出现了。

这种房屋的材料成本约八十到一百二十两左右,人力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反正都是战虏,少部分是技术工人,对外出售二百两。

在崔成友的建议下,盛乐城周围的土地并没有像辽东一样免费送,而是出售,但是售价非常低,每一百亩十两银子,也就相当于一亩地一钱银子,卢象升在居然在短短十天之内,出售了四百五十余万亩土地。

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六千五百幢房屋,全部销售一空。

这个时候,他才知道天雄军将士居然这么有钱,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阴影,随着崇祯六年冬天的那场大胜,苦了朝廷,却肥了天雄军将士。

虽然说,盛乐城并没有城墙,但是,对于天雄军将士来说,没有城墙怕个屁,任何一名天雄军士兵,敢追着十名蒙古人打,他们还担心蒙古人不来呢,要是来了,就可以抓几个战俘,给自己家种或者放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