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钦点武状元(2 / 2)
秦国‘商鞅变法’则历时长,见效慢。
在历经秦孝公艰阻重重的二十年,才初见成效;
后又经秦惠文王二十年奋斗,通过谋东出、邦交拉锯、平定义渠、攻占巴蜀一系列努力,才使秦国真正富国强兵。
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乃攻占巴蜀。
巴蜀之地,不仅为大秦横扫六国提供粮草战略支撑,还使秦国在灭楚战争中,占据了战略制高点。
古来素有‘得蜀便得楚,得楚天下并’的说法。
战争乃国政之廷续,从无为了战争而战争之说。
长平之战,乃秦、赵举全国之力进行战略大决战,不仅牺牲了大量士兵生命,还极大消耗两国的综合国力。
赵国虽然在军力上强大,但国力不及秦国是其致命伤,在这次持久的消耗大战中越发突出。
秦国在长平之战后,还能继续征战甚至统一天下,根本原因是国力强大。
而反观赵国,经过十数年的休憩,也无法恢复过来。
‘胡服骑射’与‘商鞅变法’在长平大对决,乃战国历时两百年的诸国改革变法的最后一次大决战。
此战,商鞅变法以胜利者的高姿态,助力深刻变革的大秦帝国实现大一统。”
陈麒麟看到这,深以为是地颔首。
考卷的上面部分,都是那位武进士对长平之战,秦能取得胜利的历史、战略宏观层面上的论述。
陈麒麟继续查阅考卷的下面部分,该武进士则从微观战术层面论述长平之战。
秦国力远强于赵,刚开始秦军并没有进攻,而是采取与赵军对垒之策,最后赵先扛不住,出现缺粮状况。
为此赵王向齐国借粮,但齐乃亲秦派当政不肯借,这也是秦远交近攻外交策略的成功。
秦一步步逼迫得赵王只能在国力耗尽前临时换将,遂无奈地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启用赵括。
赵括遵赵王旨意,变更廉颇防御部署,更换将官,组织进攻。
这是赵国不得不为之的一次惊天豪赌。
秦则暗中换上名将白起为主帅,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等一系列战术方针,最终获得战争胜利。
赵被秦长平一战彻底打残…
接着,这位武进士补充了:
即便赵王不换帅,依旧以廉颇为帅,赵也要输掉长平之战的原因;
白起坑杀四十万赵降卒的原因;
以及后来白起为何不趁大胜之势,一举攻灭赵国的原因。
最后,武进士还将若自己为秦军主帅,会如何打这场战的想法写上,并进行了总结…
陈麒麟看过后,拿起毛笔直接在考卷上写下三个字:
上上等!
他将考卷交给秦始皇。
嬴政也写下:
上上等!
扶苏、李斯和王贲看过后,亦是非常惊艳,同样批注:
上上等!
经过数个时辰批阅,嬴政、陈麒麟他们终于将三十六份武进士考卷全部批阅完成,并完成了排名。
成功选出武状元、武榜眼和武探花。
不过,名字上的封条还没有揭开。
嬴政颇为期待地看着武状元策论,道:
“来人,给朕解除姓名封条,让朕看看到底是何等俊才,能写出这卷策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