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偶然,必然?(1 / 1)

加入书签

与卢彬的赌约众人见证,乔莉没有默认,就是彻底定了。

距离9月22日还有不到三周。

李睁的合约中,试水单曲打底20万费用,比普通新人翻了一倍,是以,多出了半周发行前的预热宣传,再加上工厂灌制唱片打底一周,也就说,最迟本周末,单曲必须录制完毕。

饭后,倪厚道去安排录制事宜,苏婷也跟着一块,而李睁回了办公区,一杯茶一张娱乐报,休息了半小时,然后晃晃悠悠去了副总监办公室。

女秘书通报后,起身道:“你太意气用事了。”

李睁笑了笑:“你指的是对赌?”

女秘书没有直接回答,只是道:“单曲与专辑对赌,单曲质量等同专辑第一主打,前三周销量,专辑会多出三成以上...进去吧。”

说着,推门了办公室的门。

这是李睁第二次来乔莉办公室,第一次是在沙发区会话,这次隔了一张办公桌,女秘书给李睁倒了杯温水,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找我什么事?”乔莉低头看着一份文件,嘴里问道。

“我想把我下一张专辑的费用,拨出3万给谭光月,让他的单曲在十一黄金周几个容易出成绩的音乐电台播放一次。”

乔莉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道极致的错愕,他想过李睁会来找她,也想过可能的话题,却绝对没想到,李睁会提这个要求。

唱片销量决定了一个歌手的级数与前途,唱片费用涉及歌手的根本利益,就算是她对手下某个歌手不感冒,除非彻底撕破脸,否则绝不会去降减这一块。

她入圈六年,主动出让这种事她听说过,却没遇到过。

李睁迎着她的目光,淡然道:“我和卢彬对赌,赢了可以多出30万,分掉3万就当是获利给朋友撒花,要是输了,30万费用和27万区别并不大。”

这个说法是没错,3万费用的差距,的确起不到决定性作用,乔莉甚至可以大笔一挥就补上,但李睁这个不在意的态度,让她有些不满,这是不把自己的前途当回事儿。

她压了压情绪,清冷道:“这不是你说让就让的。”

李睁点头:“的确有点破格,所以我来找乔总你商量,多3万少3万对我下一张专辑影响很小,但对谭光月却是至关重要。”

他和谭光月认识时间尚短,交情还没深到让他自掏腰包,或者拿出一个首歌的地步,但就凭谭光月在会上无条件地挺他,力所能及,对自身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能帮还是要帮一把的。

乔莉安静下来,李睁知道她在思量,也保持了沉默,这时,办公桌上电话铃声响起,乔莉接起来,听完那头汇报,沉吟了一下,道:“不要挂,等一下。”

随后,她手捂传声口,看向李睁:“今天会上针对老倪和苏婷那只是虚晃一枪,卢彬和宁兰的经纪人真正的目的是争取唱片资源,你不要因此心生芥蒂,大家都是为了在圈子里生存。”

“我明白。”

李睁答应的太爽气,乔莉反而有点不放心,又补了句:“你和卢彬对赌是否明智我不作评价,但你说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可,对歌手来说,唱片销量才是见真章,其他都是虚的。”

李睁点头。

乔莉没再多言,对那电话说了声:“让宁兰进来吧。”

片刻后,办公室的门从外推开,女秘书把宁兰带了进来,看到李睁在,宁兰眼中闪过一丝诧异,微笑着叫了声乔总,又对李睁点头示意,同样在办公桌前坐下。

女秘书出去后,乔莉直接道:“宁兰,来找我是为了下一张专辑吧?”

一针见血!

宁兰进公司半年多了,对乔莉的风格比较熟悉,这是个不喜欢绕弯子的女人,她也没不好意思,微微颔首:“拿到刘老师的一首歌,我用掉了一个大人情,我希望下一张专辑能尽快立项,争取两月内录制完毕,赶在年底前发行。”

乔莉想了想,道:“主打歌有了,其他歌曲还要收集,再出小样,最后录制,两个月是不是太急了?”

宁兰眼神坚定:“两张专辑间隔三个月,在圈子里并不少见。”

乔莉有些无奈,嘴角溢出浅浅笑纹,思维跳跃道:“总费用呢?百万肯定批不下来。”

百万打造,并不是正正好好一百万,而是一线最高规格的代名词,以百万为基准,往上浮动百分之三十以内都算正常范围。

这样一张投入重金的唱片,唱片公司的期望值,年内白金只是起步。

宁兰复出后第一张专辑扑了,再想维持待遇不变,显然是不可能的,公司有公司的规矩,公司也不是只有宁兰一个大牌。

宁兰有心理准备,沉吟了片刻,吐气道:“80万吧,不低于80万。”

“我替你尽量争取试试,三天内给你答复。”

专辑费用上一线标准的,都需要总经理签字认可,乔莉觉得有些难度,但也没有否定。

又聊了几句,宁兰起身告辞,她一出去,乔莉就直白地问道:“以你的判断,宁兰的新专辑成绩不理想,是偶然呢,还是必然?”

李睁怔了一下,指指自己:“乔总,我连一张唱片都没出过,你让我怎么判断?”

乔莉不置可否:“宁兰新专辑的歌你听过了吧?”

李睁嗯了一声,公司有个视听室,二十四小时开放,他进公司快半月了,每天都会泡上两三个小时,全公司每个歌手的唱片,他至少听了两首歌。

乔莉一根郁葱指敲击桌面,伴着有节奏的咄咄声,她道:“你不懂市场没关系,你是词曲人,就从你善长的歌曲鉴赏角度判断一下,再给出点意见,要是我觉得有启发,你提的要求,我可以考虑破例一次。”

说罢,又点了一句:“你不用有一个新人点评圈内前辈的忌讳,这不是在公开场合,你只是给我意见,最终怎么决策在我,出了这个门,我就当你没说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