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地势优越是加分项【第一更!求订阅!】(1 / 2)

加入书签

吃过饭,又休息了片刻,车队才缓缓的离开了新野。

司马北说完话就回去了,也没有多寒暄,更没有和大家套交情。

法家学子,最讨厌的就是拉帮结派的儒家,然后接下来就是宗室子弟和勋贵子弟。

不然苗炎也不会每次都下狠手收拾他们。

柳铭淇他们一行的团员加上婢女们才四十来人,但马车却有一百多接近两百辆。

没办法,这些少爷小姐们是享受惯了的,一般都是自己一人呆在马车里,不习惯几个人挤在一起。

各种生活物资,各种粮食储备,还有侍卫们的装备、帐篷等等,需要装这么多东西,马车自然不能少。

这些马车车夫大部分都是年轻人们自己带的,都是孔武有力的汉子,遇到紧急情况完全可以拿起刀枪来干架的人。

柳铭淇倒是没有那么多讲究,他的马车里面三个心腹都在。

反正裕王妃是下了命令的。

除非是在城里的客栈里面住着,不然大柱和樊山不能离开柳铭淇的身边。

这一路上一半多的时间都在马车里,你说他们怎么可能不陪着柳铭淇?

万一来了一个什么万箭齐射,他们是救都救不及。

坐在马车上面,柳铭淇一个人在思索着刚才的事情。

实际上司马北过来,柳铭淇忽然想起了自己的红薯第二步实验,是可以在他这里实施的。

一来司马北积极的修建了水渠,很好的灌溉了田地,那么他就对于农业很关心,不会不重视红薯。

红薯本身需要的土地又不是肥沃的那一种,相反的比较贫瘠的沙土地,才是红薯最喜欢的生长环境。

所以它不用争夺老百姓现在的土地,却又能给老百姓带来额外的粮食收成,这简直是两全其美。

二来司马北本身就极有威望,他吩咐下去的事情,哪怕是士绅们也不敢怠慢。

这样的话,柳铭淇派来指导红薯种植的人怎么说,他们就会怎么做。

只有如此听话,才能使得红薯的收成达到最好,从而彻底震惊住他们,让他们以后自发的开始推广种植。

三来新野本来就是以农业著称,在后世,新野的红薯恰好就是一个很知名的农业产品,畅销全国。

因此柳铭淇认为这里作为推广基地非常合适。

但偏偏司马北说的是蜂窝煤一事。

一旦蜂窝煤工坊在新野县开工,那么红薯一事也就可以暂时作罢了。

毕竟红薯才刚刚开始种植推广,可不能和漫天的煤炭灰飞舞凑在一起。

那么转过来说,新野县做蜂窝煤工坊行不行呢?

行!

而且司马北定位太准确了!

他说的什么人工便宜、吃苦耐劳不多言,这些优点几乎每个地方的老百姓都这样。

也就是京城周边的民众稍微娇惯了一些。

所以这并不是新野县的优势。

新野县最大的优势在于司马北说的地理位置上。

新野是京畿地区最靠近湖北的县份。

否则之前柳铭淇制作雪橇车也不会来这边了。

它这里四通八达,下去不到一百五十里就是襄阳城!

襄阳城可是湖北的重镇之一,上一次太子去湖北赈灾,第一站便选择在了那里。

然后它距离荆门市也是四百里路,赶得快的话,一天半就能抵达。

甚至于它距离湖北东北重镇随州,也才不过三百来里路。

这基本上就覆盖了湖北的西部和北部了。

然后从新野到湖北的宜昌是六百五十里路,也就是荆门下去两百五十里,两天半的时间稳稳能到。

到宜昌是什么意思呢?

宜昌是长江交通线的重要枢纽之一。

从这里南下可以通过水路一路到荆州、岳阳、黄冈、九江。

从这里往西边走,就能通过三峡进入四川。

其实现在朝廷给西康运输的大量蜂窝煤,就是走的这条线路。

如果在新野县设立蜂窝煤工坊,那么到西康的路程至少就要节约三天时间。

三天的时间可不短,这还不算各种沿途的消耗。

这对于一个古代王朝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节省了。

实际上按照这个情况,把蜂窝煤工坊建立在宜昌是最好的。

但宜昌已经到了湖北的中心位置,而新野县却是在京畿地区。

相对于外面来说,新野县更加容易管理一些,出了什么事情柳铭淇还能亲自赶过来处理。

如果是在宜昌的话,柳铭淇还不能过去,只能靠田荣和池三他们。

并且司马北这个人做事干练,又是法家学子,非常得柳铭淇的心意,如果让柳铭淇选择的话,自然愿意选择新野县。

实际上柳铭淇早就想要更远的搬迁了。

让京城的老百姓们每天奔波三四个小时,就相当于让一个打工仔从燕郊一直到首都西面儿去上班一样苦命。

通勤时间过长的那种痛苦,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