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搞钱(上)(1 / 2)

加入书签

过年的时候,最快乐的无疑是小孩子。

他们不怎么懂事,就算是再穷的家庭,到了过年都要想法设法的弄点好吃的,所以这在小孩子们来说,就是最好的时光。

但对于大人们来说,却是最为艰困的。

本来到了过年的时候,各种逼帐就会蜂拥而至,许多人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变卖家产,甚至是卖儿卖女,来填补这些债务。

古时候称呼过年为“年关”,意思就是过年像是过一道关卡一样。

如果这个年关的范围扩大一点的话,可以把朝廷看成父母,把整个天下看成是孩子。

没有一个政府是不缺钱的。

再多的钱,只要你敢分配下去,下面的人就敢用完。

稍微有点例外的是八十年代末东瀛泡沫经济最严重的时候,中枢政府的钱实在是太多了,就每一个市级行政单位发了两亿日元现金。

有些地方实在是没有用钱的地方,便把两亿给用防弹玻璃给罩住,让民众们参观。

当然了,这种情况在泡沫经济崩坏之后,就再也不见了,东瀛的地方政府穷得跟狗一样,是泡屎都想舔两下。

大康以前还不错,至少每年能有一些结余,特别是漕粮和民间的粮食更加充足。

否则这几年连续的超级大灾,大康也支撑不下来了。

但今年再遇到这么大规模的外地入侵,整个甘肃已经打烂了,整个辽西走廊也差不多打烂了,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也被打烂了,半个江苏也被打烂了……这么一轮下来,大康就算稍微还有一点点余粮余钱,也都用得干干净净。

皇帝都开始欠朝廷官吏的俸禄了,连皇太后春节奖赏都没钱了,你就可想而知有多么严重!

这么一趟算下来,前几年遭灾的没有遇到战乱,今年战乱的没有遇到前几年的灾难,但无一例外的基本上都轮了一遍。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但不管怎么说,生活还得继续,大康还得继续的维持下去。

所以就必须要搞钱。

大康朝廷的入账一般是两项:赋税税收和粮食税收。

粮食税收一年是两次,夏赋和秋赋,一共八千万石大米和小麦。

商税一年就有九千六百万两白银,非常的恐怖,也是大康财政的主要来源。

粮食价值并不高,但它却是让人心安稳的最主要因素。

你说你有多少金钱,老百姓可能不知道。

但你要说你有多少粮食,老百姓心头便会安稳。

今年大康的粮食消耗非常严重,但却又不是那么后果严重。

为什么呢?

因为大部分被围攻、攻击的城池里面,储存的都是前几年的粮食。

前些年的时候,哪怕是水灾、旱灾再怎么严重,朝廷都没有从这些城池抽调粮食。

现在好了。

几大势力一攻击,一围城,里面的粮食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一个普通男子一天可能吃一斤粮食就够了,但如果是作战守城这个事情,那一天吃四五斤粮食都不够。

没有充足的粮食,就没有充足的力气,更没有充足的胆识。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没有抽调这些防御大城粮食的重要原因!

今年就是得到回报的时候。

无论是天水,还是嘉峪关,还是银川,还是锦州,还是大同,还是宁远,都因为兵精粮足,很好的支撑起了今年的艰苦战争。

然后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前几年屡次受到灾害的两湖、四川、江西、安徽、山东这些产粮大省,今年因为没有兵灾,天气降雨条件又很好,所以都获得了这些年难得的大丰收。

他们的大丰收,便反过来回馈了前几年一直支援他们的江南等身份。

这就是真正的因果轮回,善有善报啊!

粮食是足够了。

可是打仗并不仅仅是靠粮食就够了。

战士们还得有军饷,然后才能买东西,还得修建房子,还得买土地,还得买衣服……等等,这些都要花钱。

更重要的是,今年大康一共战死了超过五十万的将士,另外遭受外地入侵毒害的超过七百万人。

给士兵们的抚恤补偿,给老百姓们的安置等等,哪一样不是花钱的?

另外大康各地被损坏、占领、焚烧的城池数十个,如果想要修复,更要花费天量的金钱。

相比起这些大头,区区的官吏们欠饷,简直是小菜一碟。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