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生存状况(1 / 2)

加入书签

铜德府是大康在这正西面最后的一个边境城镇,也是已经延伸到了高原上的城池。

它和旁边的贵南、贵德、泽库、同仁等城池群一起,牢牢的把控住了通往甘肃中部的道路。

虽然这边是高原,地势比较险峻,但因为除了城池之外,这边并没有什么可以扼守的地势,故而这几个相邻的城池,便修得非常坚固,彼此之间互为犄角。

要是一个个的打过去的话,会非常的吃力,也很耗费兵力。

因此在去年的入侵之中,回鹘人根本没有在这里消耗兵力和时间,而是从它们北边的海东直接杀入了甘肃的腹部。

铜德府周边固然也收到了攻击,但那多半是牵制性质的。

在之后的大战之中,铜德府等几个城池也派出了数万大军支持战局,但奈何全局回鹘和西羌占优,这么五万左右的军队直接就给拼没了。

所以现在才是由黄飞扬率领三万精兵入驻铜德城,随时准备接应柳铭淇他们。

小部落联盟一共有八个部落,这些小部落是属于融合型的部落,其中回鹘人、昭信人、西羌人、吐蕃人……等等都有。

所以他们的信仰也是五花八门的,总体来说还是信奉草原上的长生天。

事实上在百年之前,他们并不是这么复杂的族群。

本来居住在距离铜德府差不多一千里的扎棱湖和鄂棱湖周围,可惜近百年以来,回鹘族占领了那一片的水域草原,他们只能被迫东迁,一直到了距离铜德府两百里的丘陵和山林地带聚居。

在迁移的过程中,他们就吸收了很多的各族民众,从而形成了这么复杂的情况。

又因为去年的战乱,使得许多小部落分崩瓦解,到处去投靠实力更强的部落,所以他们的人口从之前的十二万,变成了去年的十七万人。

正是因为增加了这么多的人,所以使得小部落联盟的粮食更加短缺,快要活不下去了。

一听说今年已经禁止任何的交易,小部落联盟立刻便决定,干脆投奔大康算了。

这样至少自己能得到更多的保障,能吃饱饭,不会一到冬天就大堆大堆的饿死人。

说完了这些,火曲拔颇为庆幸的道:“也幸亏去年春天的时候,我们的交易就结束了,不然单是前几个月的冬天,恐怕我们就得饿死三五万人,牲畜死伤一大片啊!”

怡王府和小部落联盟的生意,一般都是头年的九十月份定下来,然后趁着冰封之前各自交付一部分定金和货物,然后来年的二月左右,便全部交割完毕。

这样的好处是初春的时期,草原上还没有复苏,所以交易起来会比较保密,从而减少泄露的风险。

去年自然也是如此。

柳铭淇听着不觉好奇,“冬天的暴风雪有这么严重吗?”

“比您想象的更加严重。”火曲拔苦着脸说道:“至少我过去的二十年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严重的暴风雪,简直是铺天盖地、无休无止!我们都算好的了,别的部落,比如说一个叫做扎牛族的,整个儿七千多人,一场暴风雪过后,全部死得干干净净……今年一月的时候才被发现,那叫一个惨啊!”

柳铭璟笑了笑,“回鹘族本部,还有西羌呢?他们的死伤情况怎么样?”

“这个我就不晓得了,要等到四五月的时候,各个商队开始到处贸易了,消息才能传过来。”火曲拔道:“他们有城池的还好一点,可以躲在城里抵挡风雨。但是没有城池的,应该不会比我们这里好太多吧?草原上,还是穷苦人家占据大部分,贵族头人们是少数啊!”

柳铭璟本想说,这些人死得越多越好,可听到这话,又觉得如此说太残忍了,便讪讪的笑笑,没有再说。

柳铭淇道,“这么说来,如果你们留在草原上,是不是有更多的小部落来投靠?”

“理论上是这样的,毕竟这些年我们过得挺好。”火曲拔道:“除了我们收留的五万人,其余已经有数十个部落前来打听了,都有这个意思!

但一来我们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资源粮食,二来我们如果收拢得太多,必然会被回鹘本部所猜忌,从而直接铁骑前来,剿灭我们,掠夺女人小孩和财富离开。

所以我们不能这么做,而且还时时刻刻需要提防着回鹘,生怕他们知道我们的小日子不错,从而不顾三七二十一的来烧杀抢掠……这也是我们想要归顺大康的原因。”

顿了顿,他又道:“我们可是听南来北往的商人们说,王爷您找到了一种神物名为‘红薯’,可以保证大家都饿不着呢!”

这便是小部落联盟真切想要投奔大康的原因了。

柳铭淇还没有讲话,那边的柳铭璟就道:“你们胆子挺大的啊,总共才十二万人,居然敢收留五万人?”

“当然不是一起收拢的。”火曲拔道:“我们按照各部落的人口多少,将这十几个部落全部打散了来,这样便可以避免危害了。王爷您不知道,其实这种事情在草原上多了去了,每次大灾过后,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回鹘和西羌最初也是靠这个起家的。

正因为他们是这样起家的,所以他们时时刻刻都警惕着别人跟他们一样。我们这样十几万人口的松散联盟还好,那些稍微大一点的部落,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他们栽赃嫁祸,然后直接灭了,充实自己的人口和物资呢。”

“草原上的弱肉强食,真是一点仁义道德都没有啊。”柳铭淇摇着头道:“不过火曲拔族长你们且放心吧,等到到了大康,你们一定能获得比草原上多十倍的保障,最少最少,我们不会让你们在灾难的时候,成片成片的饿死,冻死!”

“谢谢王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