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西湖三杰张煌言(1 / 2)

加入书签

这支明军撤至虎牢关,获得耿恭提供的兵器粮草,终于缓了过来。

千余明军在虎牢关休整。

“多谢各位义士出兵相助。”

明军武将取下铁盔,对出兵相救的耿恭和独孤永业感激不尽。

听说虎牢关守将是东汉的耿恭,这个明军武将更是肃然起敬。

十三将士归玉门,耿恭在后世儒生和武将之中的知名度还不低。

“你是朱由检势力的哪一个武将?”

“在下张煌言,字玄著。我带兵进入努尔哈赤的领地,牵制其部分兵力,不料同僚兵败,我的归路也因此被截断,难以返回领地。”

明军武将感慨。

这是他第二次败给清军。

耿恭看着这个浴血奋战的武将,并不认识张煌言:“接下来你打算何去何从?”

“我打算与你们一起镇守虎牢关,合力对付努尔哈赤。”

“在此之前,你前去关中一趟,听候主公安排。”

耿恭大致知道朱由检势力有不少名将,张煌言可能是其中一人,于是让张煌言进入关中,去见主公张华。

张煌言有所听闻,张华是占据河洛一带的领主,此时正在攻打关中。

张华与努尔哈赤的两个儿子,皇太极和多尔衮,有过恩怨。

因此,张煌言想着投靠张华,张华怎么也会与努尔哈赤为敌。

“你们夜不收也前去关中,我相信主公会对你们有兴趣。”

耿恭知道张华需要用到夜不收,于是安排夜不收一行人也前去关中效力。

努尔哈赤的营地,多尔衮灰头土面地见到父王努尔哈赤,显得异常狼狈。

他带领一万骑兵追杀张煌言,还有李密出兵拦截,结果竟然让张煌言逃到了虎牢关。

虽然有耿恭、独孤永业出兵这个意外因数,但多尔衮终究没有完成努尔哈赤交代的任务,被努尔哈赤削减两个牛录的兵力,作为对多尔衮的惩罚。

在乱世兵权才是最重要的权力,多尔衮被削减牛录数量,以后争夺汗位,影响力也会不如皇太极、多铎等皇子。

多尔衮脸色阴沉,而皇太极心里幸灾乐祸。

多尔衮削减的牛录,被努尔哈赤分给了皇太极。

皇太极在汴京一带招揽汉人屯田,实行一体化,取得成果,今年预计可以收成大量粮食,以供接下来两年征战所需。

皇太极与范文程,也是一对经典的组合,两人合作无间。

皇太极沉吟一会,然后说道:“父王,张煌言对大明忠心耿耿,但兵战能力不算厉害,他逃至虎牢关,今后我们可以向张华索要张煌言。”

多尔衮冷哼:“张华与我们有仇,张煌言投靠他,他岂会交出张煌言?如果他当真交出了张煌言,难道他不怕日后投靠他的人寒心?”

皇太极与多尔衮争锋相对:“他自然不会交出张煌言,但如此一来,我们就有了攻打河洛的借口。”

努尔哈赤说道:“我们刚刚占领朱由检大量城镇,急于消化,而且朱由检逃至山东。山东多丘陵,为古代齐国、鲁国的地界,当地诸侯林立。我们若是进军山东,必定引来大量诸侯针对。何况,河南之地还有不少诸侯,这些都是历朝历代的强敌。”

皇太极忧心忡忡:“儿臣听闻,张华主力前去攻打关中,而且已经占据半个关中。若是张华到时占据整个关中,又占有河洛。一旦张华将重心放至关东,河南一马平川,缺少要害之地,恐怕难以防守。不如趁着其主力不在河洛,出兵攻打虎牢,抢占河洛。如此一来,我们进可横扫关中,退可保守河洛。”

“不可,河南、山东等地,还有诸多诸侯虎视眈眈。虎牢关易守难攻,若是因为攻打虎牢关而死伤惨重,我军危矣。”

努尔哈赤没有同意皇太极趁虚而入的建议。

关东的诸侯数量远超过关中,努尔哈赤想要横扫关东,难度极大。

关中,张华还在耐心与秦孝公、曹真对垒,等待秦孝公、曹真的粮草耗尽。

两大阵营兵力相差无几,比拼的是国力。

与此同时,张华在关注着河洛、关东的动静。

范仲淹上书,声称朱由检势力被努尔哈赤势力击败,退入山东,明军武将张煌言因为被多尔衮的骑兵截断后路,被迫向西投奔虎牢关。

虎牢关守将耿恭、独孤永业出兵救下张煌言,与多尔衮、李密在荥阳镇西边交战,折损两千余人。

多尔衮使用了恐怖的白甲兵,还有后金最常见的八旗骑兵。

白甲兵属于八旗军的进阶兵种,一个牛录数百人,可能只能诞生十几个白甲兵。

这些白甲兵极其骁勇,可步可骑。

耿恭、独孤永业之所以可以击退多尔衮,与耿恭、独孤永业出其不意有关。

耿恭镇守虎牢关一年,奉行范仲淹的消极防御原则,专心种田,绝不插手关东诸侯的纷争。

在张华率领主力攻略关中时,范仲淹认为凭借微弱的兵力守住河洛就殊为不易,没有理由介入关东诸侯之间的混战。

关东诸侯林立,每个大诸侯用兵,至少十万。

即使范仲淹想要插手关东也无能为力,因为整个河洛只有七八万兵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