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集 留不住 不若放手送行(2 / 2)

加入书签

金陵四大家,彼此之间不都是靠着通婚,才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

等着吧,今天的世兄世妹,明天就是相公妻子,李林两家到那时,才算真正的血盟。骨肉血盟。

当然这话贾赦是不屑和邢夫人说,她小门户出来的人,根本不懂勋贵世家是怎么运转朝政的。

根本用不着自己出手,层层叠叠的关系,就帮着你把事情办好了。自己家唯一要做的就是,守住门楣。

“外甥女那边,你多多上心,将来有你的好处。总之一句话,处处和老二家反着来就行。琮儿的事,我要再想想,先把他送到林家庄子里去,贾环也在那里。贾家的庶子去帮衬贾家的外甥女,没毛病,妥!”

邢夫人心满意足,心里又开始打李修的主意。迎春要是能嫁给他,贾琮再娶了薛宝钗。我看二房还拿什么和我们长房争!

不就是宫里的娘娘吗,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等着失了宠的时候再看,还是大房的日子稳当。

想到这,邢夫人坐不住了,算着黛玉她们还在贾母院里要吃早饭了,就让自己的厨房把今早晨做好汤盛出一些,用砂锅装好了,又返回了贾母的院子。

黛玉一头雾水的接过邢夫人专门给她盛的一碗汤,看着碗里的食材,倒是笑了出来。

“难为舅妈了,这汤熬制可是要费心思和时辰。”

小一辈中,唯有黛玉认识这碗汤,名字叫做腌笃鲜。

姑苏本地的一种本帮菜,因为食材难得,故此不曾流传开来。

贾母喝了一口汤,也称赞着说道:“老大家的有心了,确实很鲜。”

“老太太受用才是好。”

大宅院里有规矩,媳妇要给婆婆送菜肴。是为进献孝心的意思。

贾母满意的放下了碗,和身边的孙女辈说起了这锅汤。

“也不怪只有玉儿认识这道汤,你们说是金陵人,却都一个个在京城落生,京城长大,哪知道江南美食的鲜味。玉儿说得没错,它叫腌笃鲜。用料也极其的简单,可是,它有两样东西是北方没有的,运过来也是极费事,所以北方寻常是吃不到。”

指指锅里的笋尖:“头一个就是这些笋尖,你看着它们野生野长,春、夏、冬三季都有,可那是在江南。再一个是咸肉,江南水多,湿气也大,生肉保不住鲜就都坏了。于是家家户户都要做咸肉,北方没这个气候,做出来也不好吃。这汤里呀,有鲜肉、咸肉还不行,再要配上金华的火腿,新鲜的百叶结和笋尖。大火小火的慢慢熬制,一个时辰过后,才能得出这锅汤来。”

“要这么麻烦的?”探春去问黛玉。

黛玉点点头:“南方人喜好喝汤,早晨炖上后,一天内,都能喝上几碗。食材也易得,只是北方难寻。”

探春深表受教,贾府的饭菜已经全是北方的样式,偶尔老太太念叨一些江南菜,厨房里才给做了出来。她还真没想到,这么一碗看似费时费力又费财的腌笃鲜,在南方竟是寻常人家也常吃的食物。

邢夫人心有自得,想了一下,觉着有些话不妨可以说说,也算提前铺垫一下。

“外甥女别怪着舅妈刚给你做这道汤就行。老太太也说过了,京城难吃到,就是因为鲜笋难运过来,我也是凑巧看到厨房里买了一些来,才动的心思。亲不亲,家乡水,咱们也算是尝尝家乡味。”

黛玉心里温暖了一下,大舅妈虽然为人做事缺乏格局和涵养,却对自己是一如既往。今天更是难得尝到了家乡味,这份心意,黛玉领了。

“况且,舅妈还有事要托付你呢。”

黛玉连忙站起来:“舅妈太过客气了,长辈吩咐,玉儿谨从。”

贾母疑惑的看过去,老大家的想要做什么?要是难为了玉儿可不行。

邢夫人笑起来给贾母和黛玉说道:“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琮儿。”

黛玉嘴角一抿,心里有了猜测。

“老太太,您或许着听说过。咱们家的琮儿和环儿,都跟着林大姑娘的世兄读书呢。偏上一次我以为大姑娘的世兄早晚还要回来,就没让琮儿跟着去庄子里。这不,我后悔耽误了孩子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啊,我要求着大姑娘,回去的时候,捎上贾琮。不能让他落下了功课。眼看着就要六月考童子试了,我这个做继母的,总要给孩子一个出路。”

这话让邢夫人说的,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贾宝玉。

宝玉端着碗不知所措,我就喝了一口汤,你们看我做什么?难道也想要我去考试?

一个激灵想起了一个后果,贾环、贾琮要是都去考试了,自己爹能不能放过自己?

慌得放下碗来说道:“我也正想和老祖宗说这事呢。李修的学问是极好的,不如我带着贾琮兄弟一起过去,大家一起温书岂不更好?”

黛玉脱口而出:“你真的想去?那里聚齐了许多游学的学子,还有国子监的先生。你要肯去,最好不过。”

果然贾母不要宝玉前去,一群野孩子在那里,宝玉可不能被他们欺负了去。

黛玉悄悄的松了口气,宝玉最好别去,她不想让李修看见宝玉缠着她的样子。

“舅妈放心,我正打算请着姐妹们去我那里做客。贾琮兄弟随我们一起去可好?”

一个眼神递给迎春,探春更是扭了二姐姐一下,要想着出去玩,赶紧站起来说话。

贾迎春无奈的站起身,小声的应承:“母亲请放心,琮弟我会照顾仔细。”

贾母的眼神扫过薛宝钗,心里冷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你以为躲到玉儿那里,你亲姨就能放过你们家去,那是妄想呀。

也好也好,若是就此能把薛家撵出去贾府,老太太我才乐的看热闹呢。

“薛家姑娘,一起去吧。”

薛宝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