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出山与否(1 / 2)

加入书签

闻言,曹昂却并不着急,只是笑着反问道:

“哦?先生是如何知道我现下时间宝贵的?”

话音刚落,便又听曹昂开口补充道:

“先生可切莫拿那什么日理万机的话来搪塞啊,就算再怎么忙着政务,在先生这告假一段时间我也是能做主的。”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一笑:

“非也。”

“我说大王时间宝贵,是指大王在前线时间宝贵,而非在平常。”

闻言,曹昂眉毛一挑,明知故问道:

“此刻天下可并无战事啊。”

诸葛亮笑意不减:

“所以才说大王时间宝贵啊。”

“现下是没有什么战事?可不久之后呢?如今大王麾下的势力已可谓是雄冠天下,不说北方已经大统,单就南方来说,掌握有淮南和荆州,此二地又皆是东吴命脉所在,对于江东而言,大王势强,东吴势弱,这样的存在……恐怕就算大王愿意放弃,周瑜也不会甘心吧?”

曹昂哈哈大笑:

“先生远见,果然敏锐,看来我真得考虑一下请先生出山这件事了。”

诸葛亮摇了摇头,望向窗外雪景笑道:

“当今天下大局已定,大王掌握着最大一块地盘,又有雄心,哪怕无亮相助,恐怕十年之内,天下也必将安定,重新归一。”

曹昂耸了耸肩,玩笑着说道:

“先生助我,宛若锦上添花,可对于别人来说……未必不会是雪中送炭啊。”

诸葛亮手中羽扇顿了一下,当即就明白了曹昂此行的意思。

劝自己出山是假,劝自己莫要出山才是真啊。

只是片刻,诸葛亮便重新反应了过来,笑着摇了摇头:

“大王说笑了,亮既然能带着内子隐居在这一亩之地,就说明亮绝无王侯之心,乱世之中,哪怕是亮,也只想苟全性命罢了。”

曹昂不置可否,身子倒了下去,躺在诸葛亮面前,头枕着窗户说道:

“当今天下十三州,北九南四的格局从大汉就已经定下,而我大魏现今又掌控着除扬、益、交三州以外的所有疆土,可即使如此,我却依然不敢有任何懈怠之心。”

诸葛亮微微一笑,答道:

“交州南蛮,或许可安置在最后决定。”

“益州虽握有蜀道,易守难攻,可大王同样掌握着汉中这条入蜀的大门,主动权在大王手中,就算暂时攻不进去,也可派大军驻守,精兵如矩,困龙难飞。”

听到此处,曹昂却出言打断了诸葛亮的话:

“先生唇齿一碰,说是大军驻守汉中便可守住益州?不对吧。”

“蜀兵尚有二十万,如此庞大的兵力,就是我大魏一时间怕也是拿不出来的,如何能守?”

诸葛亮嘴角扬起一抹弧度:

“当然能守。”

“大王麾下虎豹骑,初显威于官渡之战,又扫平了幽州关外以北的乌桓铁骑,骁勇之劲天下闻名,虎豹之师岂非寻常兵甲可抵?”

“再加上那益州牧刘璋不过是个中庸之主,麾下也尽出一群贪财之人而无实干,反观大王,九品官人法虽然初在北方实行,可却大收天下士子之心,以致大王麾下精英人才之辈不绝,如此悬殊的差距,大王如何守不得?”

“或者……根本不用守?等大王什么时候有空了,想取蜀地也不过是顺手而已。”

瞧着诸葛亮竟然说的如此容易,曹昂耸了耸肩,倒也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诸葛亮继续说着:

“不过蜀地再怎么应手,对于大王来说,也不能即刻派兵去取,因为大王此刻的注意应该在孙吴。”

曹昂这才出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