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1章 不是的(1 / 1)
大伯家都俩个女娃了,家里还没盼来个孙子,对于二房这眼瞧着的头一个孙孙,家里都是喜气洋洋。只大伯娘每次瞧见自家娘越发挺起的肚子都恨得快咬碎一口银牙,暗地啐一口,“得意个什么劲,现在就人人捧得像块金疙瘩似的,还不知会是个什么呢!”
爷奶甚至动过找一位先生给家里的这位即将到来的金孙起个名字的念头,读书人起的名儿就是不一样。
像村里的大户王富贵的孙儿,请先生起了个名儿叫啥海还是河来的,就是和村里那些娃儿“二狗”“狗蛋”“大牛”这些不一样,那名儿听着就比旁人多出一股气势来。
他们盘算着,自家娃儿若能得个响亮的名儿,这十里八村的人人也都得高看一眼。
然而想法终归是想法,家里几代都是贫农,上上下下认识的都是地里刨食的,能搭上话儿的最上层也就村里的王富贵这种的,这还是因着佃着他家地的缘故。
至于在他们心中地位更高的读书人,先生之类的,八竿子都搭不上一点儿关系。更高的贵人们,那就更想都不敢想了。
所以,从先生那儿求个名儿这事终归也只是想想,他们找不到任何门路。后来干脆安慰自己,哪怕真的见着一位先生了,他们恐怕也连话都说不全乎。便也作罢。
后来的后来,梅子知道,那大户的孙儿不叫河也不叫海,叫王贺,确是个响亮的名儿。
爷奶和爹最后还是自家商量了大半月,想了个自认为不错的名字,配得起这家里的头一个金孙。
那天,爷坐在屋堂口,磕着许久没装过一点烟丝的烟斗说:“这娃儿要生在青梅熟的时候,咱农家就喜好看见这庄稼地里成片的麦青和禾苗,我看哪,这青字就挺好,说不得以后咱家娃儿能得哪位贵人的青眼,后半辈子就享福了哦!”
遂,这肚子里的娃儿拍板就叫了李青,一大家子人都盼着他的降生,希望真的如老爷子说的,能给这个家里带来希望。
或许是二房受不住这等福气,或许是大伯娘的咒怨太灵验,期待越大失望越大。在梅雨季节的某个傍晚,一大家子都忙得脚不沾地还守在堂屋里等消息,可等来的却不是他们的金孙、宝贝儿子。
村里一位跟她家不知道有点子什么亲戚关系的堂婶过来帮忙接的生,梅子得叫一声大婆。
那晚,她抱着刚出生的梅子给众人报喜:“得水家的,恭喜恭喜!母女平安,这娃儿是个贴心会疼人的,也不咋折腾就顺顺当当出来了。你们家哦,又多了一位好帮手罗~”
她那方笑眯眯地说着吉祥话,屋子里却静得一根针掉下去都能听见。
她奶的脸色瞬间都下来了,孩子看都没看一眼,鼻子里哼出一句,“老头子,累了一天了,早点去歇着吧!都回屋!明早地里还一堆的活呢,都杵这干嘛?!”
她爷也是盼孙子盼好久了,眼见着到了到了可又怎么就不是了呢?犹自不甘心地死死盯着那块旧衣服改成的襁褓,似要盯出一个洞来。直至她大伯娘凑过去瞧了一眼,才回过神来长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走了。
她大伯干巴巴地跟自己二弟说了两句恭喜,也憋不出别的来了。拍拍她爹的肩膀也拉扯着家里婆娘回屋。
她大伯娘哪里能肯,放着着上好的机会不用,可对不起自己这几月受的奚落。端的一副劝解的样子,扯着嗓子就怕别人听不到,“哎,她二叔,你也别伤心,儿子哪是那么好得的。有的人啊就是天生没那福气,梦做得太美了,可不在难为自己”,说着又一副眉眼要飞的样子,“闺女也没啥的,我家也俩闺女,你家的也就脸上多了块胎记,可别往心里去啊。”
说完,扯过自家还伸长着脖子想要看奶娃娃的俩女儿,边走边训:“看啥看,有啥好看的,还不是和你们一样的丫头片子。都睡觉去!”
“丫头片子”四个字咬得格外重。
她小叔和小婶在一旁津津有味地看完了热闹,等全家人都走了才走,也没稀得过来瞅她一眼。
她大婆看不过一会子,一屋子人全走光了,也回过味来了,这阵仗在村里也不少见,何况得水家盼了这么多年都没盼来一个孙子。暗暗为这怀里的孩子叹了口气。
她爹待从初始的打击中恢复过来,还是记起了自己的任务,原想着她爹娘在,这金孙出生肯定早早备好了喜钱。
没想到闹了这一出,她爹只得从怀里摸了又摸,翻出了七个大钱满面通红地递给这个不知出了几服的婶娘,叠声说着“劳烦了”“到日子肯定送红鸡蛋过去”等话。
送走了人,她爹抱着她的时候,还是细细看了自己这头一个孩子,虽然不是自己想要的儿子,但毕竟也是头一个孩子,可在看到脸颊边那一抹明显暗色深沉的胎记时还是皱了皱眉。
再后来,“李青”这名是再也没人再提了,她娘在这小院里更是一声都不敢再吭。大家又都各自忙活开了,似乎全忘记了还要给梅子起名的事。
只她娘有天回得屋里,跟自家男人提了嘴。她爹说得一句:“在家排第三,就叫三妞就是。你好好养身子,我们加把紧给爹娘添上个孙子才是正经,旁的别再多想。”
眼见着她就要变成“三妞”了,她娘起先也是盼着儿子的,哪家媳妇头胎生的儿子,家里说话才有插嘴的份,只有闺女的,说话都抬不起头来。这是在家,娘就教给她的道理。
她能懂,也从婆家大嫂的处境中看出来了,大嫂连生俩闺女,整日里被挑着刺埋汰。更不要说村里那些婆子们的闲话了,说得忒难听。
可她觉着,这好歹也是自己怀胎十月掉下来的肉,怎么就因为不是儿子就不管不顾呢。
“爹头先说,娃儿是在青梅熟的时候生的,起了‘青’字。我寻思着,这青梅熟的时候,也是梅雨的时候,叫不了‘青’字,叫‘梅’字也是不错的。你看成不?”她娘瞅着她爹的脸色提议着,为自家女儿争取着。
“总比得‘三妞’好,这村里十个里头四五个叫‘三妞’的,还是叫梅子吧,也方便。以后青儿有个叫梅子的姐姐也好听些。”见自家男人不吭声,她娘又说道。
许是那个“方便”,许是“以后青儿”,这两个词中有一个打动了她爹,终是让她摆脱了“三妞”,从原本的“李青”彻底变成了“李梅”。
而家里的众人对她到底叫什么并不在意,洗三、满月更是能省就省了,完全没有之前她奶在村里前前后后转悠着说砸锅也要给热热闹闹办一场,请大家都来沾喜气的那副模样了。
只她大伯娘听得她叫了“梅子”,嗤了一句“再改名也还是个丫头片子,还能改出个啥物件不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