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十万民兵(1 / 1)
送走了季明山,董书恒来到了会议室,淮海集团的一众高层以及已经划给淮海军的武装部部长马宗武,还有行政总署的曾公,陆军参谋长刘青南都已经坐在了会议桌前。
董书恒从包中拿出了两本报告,一本是《农场半军事化管理计划》,另一本是《论民兵的建设》。
他让人把计划发了下去。
“陈部长,你先介绍一下农场的情况。”
“是,总统,截止目前我们已经建成的农场有八十二个。主要分布在海州、盐城、东台、海门这些沿海地区,这里以前都是盐场的荒地,当地没有什么地主势力。自从盐业公司建立后采用机械化晒盐以来,原来长芦苇和茅草的土地都被我么收回改造。最近几个月我们开挖了沟渠500多里,整理出土地200多万亩。每个农场现在安置的职工家庭一般在家2000户左右,所辖耕地在3万亩左右。”
“今年夏收,所有农场大概能够收获小麦50万担、大豆20万担、土豆100万担、红薯50万担以及70万困牧草。”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生猪出栏量大概2万头,利用海边滩涂养鸭10万只,每日产海鸭蛋6万个左右,要是把东台、盐城的滩涂都利用起来,养鸭的规模还可以再翻10倍不止,这个规模以后还可以继续增加。渔业公司大概有近海渔船500多艘。每月能够捕获海鱼5000多吨。另外还开辟了近海海带田40万亩,年产海带预计将有20万吨。”
农业部可以说是淮海集团膨胀最快的部门,尤其是其下辖的农垦公司,八十几个农场,有职工大概四五十万人了。
海带这些东西,以前是很少有人吃的,不过董书恒知道海带是好东西,做蔬菜吃口感很好。最重要的是它可以用来提取味精和碘。
加碘盐已经在盐业公司进行实验,等到这种盐的功效被那些内陆地区的人知道后,肯定会成为一种高端盐。
味精作为一众高端调味料将作为对西方的一种拳头出口产品。要知道西方人对于香料那是情有独衷,印度洋航线基本上就是依靠香料贸易发展起来的,为了香料,西方国家甚至发动了多场战争。董书恒相信运作的好的话,味精可以买到媲美黄金的价格。
董书恒自从穿越以来就很重视农场的建设,他不准备与所有的地主为敌。他想通过农场模式的成功样板引导地主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将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发展工业创造条件。如果中国不想走朝代更迭循环的老路就必须发展工业,发展生产力,只有如此才能解决土地与人口的矛盾。后世有数据说明,太平天国起义以前中国有四亿人口,而太平天国以后中国只剩下一亿多人口了,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最终又这么通过毁灭的方式来解决了,这才造就了所谓的“同光之治”。
“农业部不仅仅要扩大农垦公司的农场数量,还要注重农业技术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我之所以要成立这么多农场而不是把地租给佃农,就是为了通过规模化种植提高效率,提升农业产量。而且我们农场可以根据市场需要大面积地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场土地的使用率。”
董书恒继续补充道:“农场不仅仅可以进行农业生产,还可以开办一些加工厂,解决职工就业的问题,等我们的大牲畜还有农业机械普及了,以后肯定不需要那么多农场职工直接进行农业生产。我希望每一个农场都能够作为一个核心,不仅自己发展好,还能够带动周围的农村发展。”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今天的农场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及民兵管理问题。我们的农场以后都会实行半军事化管理,农场的职工即是工人,又是军人。他们平时正常生产,一有时间就要参加军事化训练。按照农场的大小,分为团级农场和营级农场。以后每个农场场长负责生产和行政管理,团长或者营长负责军事训练和领兵作战,以及农场的日常治安和防御。团级农场至少要有民兵1000人,营级农场至少要有民兵300人。农场的军官和军备由武装部统一安排,军官要定期轮换,轮换之时要通过武装部的考核。场长由农垦公司安排,同时也要定期轮换,轮换之前全部要通过审计部的审计。”
“总统,那这样岂不是要有七八万民兵了!”刘明远震惊地问道。其他人已经震惊的不敢问了。
“诸位都是我淮海的老人了,刘叔是担心我我们步子夸得太大,实在是时不我待啊。太平军的北伐部队已经渡过黄河,西征军也包围南昌,上海的洋人吵着换约,不知道啥时候就又把军舰开进长江了。我们现在这点实力能够自保吗?现在台北、高邮的工业园区渐渐形成规模,可以预见将会带来海量的利润,到时候清廷、发匪都会把我们当成肥羊。那时如何自保呢?”董书恒语重心长地说道。
众人听了都是一阵沉默,大家现在都在淮海一条船上。这艘船自然是越大越好。
“总统,你说吧,大家跟着你干,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就现在让我跟你打到北京城,我也敢!”年轻气盛的刘青南说道。
老刘瞪了自己的儿子一眼。
董书恒摇着头笑了笑:“没有那么严重,我么发展自己的,干嘛要去造反?现在朝廷自顾不暇,太平军又忙于西征和北伐,正是我们发展的最佳时机,所以我才说时不我待啊!”
“曾公,各个协响办也要在地方上建立民兵,由守备部队负责训练,每个县一个大队500人,每个镇子一个小队100人,这些人平时还可以配合守备团维持地方上的治安。民兵的训练执要管饭,要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些都由协响办从地方财政出。不能让老百姓有抵触情绪。”
“马部长,你那边要做好配合工作。民兵在关系上隶属你们武装部,要做好人员的登记管理,武器装备目前只能先用地方武库的储备,那些东西我们正规部队不会用,放在那里也是浪费,先让民兵使用。等我们火枪产量上来在行换装。”
“保证完成任务。”马宗武站起来行了个军礼说道。
这样在江北下辖的22个县又可以组织将近2万多民兵。
如果这只队伍训练好了,淮海军又将增加十万后备力量。那时候淮海军将会拥有恐怖的战争动员能力。
今天的会议,几乎目前江北的高层都参加了,也是第一次,董书恒把自己的野心完全暴露在大家面前。
作为一个相对传统的文人,曾宪风在董书恒身上看到了一种枭雄的气质。他回味着董书恒的计划,再联想当前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都成了,那么这江北就成了董书恒的基业,有了这份基业未必不可问鼎那最高的位子,自己也有可能会成为从龙之臣,自己现在做的不就是宰辅之事吗?想到这里他的面色更加红润,仿佛整个人都年轻了几岁。
“刘叔,以后我们淮海公司的资金全部走长江银行,你后我们交易都使用银元。还有涉外的采购,我们也使用银元支付,不能让洋人从货币上再赚我们一层利润。”董书恒对刘明远说道。
“另外刘叔,你让青北在上海设法购买海船,雇佣船长水手,尽快组建淮海海运公司。我们辖区的海州、盐城、海门都可以修建港口,有了海船我们就可以自己开展海洋贸易,不用再让洋人赚钱差价了。”董书恒继续说道,接着他看向了一遍的采购部长韩云。
“韩部长,公司最近会注入一大笔资金(之前在扬州抢的),采购部要抓紧采购我们不能制造的机械设备。另外要优先采购一批造船设备,我准备在海州城里一家造船厂专门制造远洋船只。国内的造船大师庄清水会带人负责这个船厂,另外,人力部那边再去浙江、福建那边招募一批造船工人。”
“对了,刘叔,之前安排的上海那边船厂的搬迁工作怎么样了。”董书恒向刘明远问道。
“是这样的,船厂我们没有完全搬迁,如果全部迁移过来,原先的船坞就浪费了,这样新船的工期可能就要延后。在高邮这里的新船厂已经挖好了船坞,完成了地面基建,等设备一到,我让上海那边的船厂分出一部分工人过来就可以开工了。现在新造的八艘轮船由于吨位不大,跟之前的一样都是四五百吨,现在已经完成了舾装,等完成了蒸汽机的调试,就可以下水试航了。对了我们聘用了之前的美国人的技术总监刘易斯担任船厂的厂长,他在内河轮船的制造方面非常有经验。另外之前人力部在上海聘用了两个中国人,一个叫徐寿,一个叫华蘅芳,这两人老朽亲自见过,都有大匠师之才,尤其是那个徐寿,不仅手艺好,学习能力也特别强,现在我已经安排他们跟着刘易斯厂长后面做助手,相信很快他们就能独当一面。”
董书恒听到这两个名字,被惊得眼睛都瞪直了,莫非又开了王霸之气。这徐寿可是大牛人啊,上了历史教科书的。
第一台蒸汽机的制造者,第一艘机动轮船的制造者,化学元素的中文命名者,第一位在《自然》发表文章的中国人,第一艘军舰的制造者,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格致学院的创办者,第一场科学讲座的举办者……
历史上,徐寿一个人就创造了这么多第一,绝对是一个大牛人。当然现在有一个第一被自己抢了,因为第一所教授科技知识的学校的学校已经有了——淮海书院。
“刘叔,这个徐寿和华蘅芳先让他们在船厂历练一下,您关注一些,后面我要亲自见一下他们俩。”
这两个大才加盟,相当于给董书恒加了个金手指,他可得好好压榨要一下。徐寿这个科学天才要是只用来造船太屈才了,他最好的位置在书院,董书恒到时候会给他最好的实验室,最一流的团队。现在以蒸汽机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已经接近了尾声,以内燃机、电力、电动机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
董书恒不介意做那个率先拥抱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人。华夏想要逆势崛起就必须要提前布局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达到弯道超车的目的。就如同150年后,我们率先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实现伟大复兴一般。
“曾公,等到协响办站稳脚跟之后,要立即发布一些列新政,主要以下几点:一、鼓励工商业,保障工商业从业者的财产安全,完善契约制度;二、在江北范围内取消一切厘卡,商品流通中只收一次增值税;三、不允许私设武装,淮海军负责保护地方安全,一切团练武装都要通过淮海军的统一整编。四、兴办新式学校,每个乡镇至少一所小学,每个县一所中学,使用统一教材;五、兴修水利,今年秋冬季节,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