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四章 普鲁士海军的野望(2 / 2)

加入书签

不过最后阿达尔伯特亲王力排众议,还是坚持走复兴军的设计路线。

一开始的时候双方的工人在一起施工。现在的话,属于复兴军的两艘军舰主要是华夏的工人在装配。

制造这样的铁甲舰,只要设计好图纸,通过模型验证之后,就想是搭积木一般,将各种钢结构的而架构拼接到一起去。

阿达尔伯特亲王相信只要普鲁士的钢铁制造能够跟的上去,这样的军舰完全是可以像孵鸭子一样,一窝一窝地生产。

但是钢铁不是免费的,要冶炼出来需要矿石,矿石也不是免费的,需要有矿山,由工人来开采。

这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去支撑。而普鲁士的经济却比较脆弱。

现在因为与华夏的贸易才渐渐有了起色。

而现在普鲁士之所以要一直维护着与华夏的关系,也是因为经济的关系。

海军的建设一直是阿达尔伯特亲王的执念,为了普鲁士海军,他甚至在北海为普鲁士海军找到了一个出海口。

在1853年,阿达尔伯特亲王就代表普鲁士与奥尔登堡的大公签署了亚德条约,由奥尔登堡割让她沿着亚德湾3.13平方公里的领土。

不过这个军港一直没有开发。现在不一样了,普鲁士马上就要有自己海军的定海神针。

以前一直在海军方面压着普鲁士一头的丹麦海军,现在已经不放在普鲁士的眼中。

相反,阿达尔伯特亲王准备等到他的新舰队成型就率先拿丹麦的海军练手。

到时候还可以拉拢德意志邦联的其他国家。

因为德意志邦联一直想要收回对荷尔斯泰因以及石勒苏益格两个公国管辖权。

而这两个公国一直被丹麦王国所把控。

作为德意志邦联扛把子的普鲁士要是能够战胜丹麦的海军,必然会提升在邦联中的话语权。

到时候,至少在北方沿海一直饱受丹麦欺凌的梅克伦堡和奥尔登堡一定会倒向普鲁士。

作为普鲁士的亲王,阿达尔伯特亲王,自然是希望普鲁士的王室更进一步。

就在前段时间,有一个叫俾斯麦的小小外交官在求见自己的时候,就曾谈过这个问题。

他指出普鲁士要想领导德意志,必须要带着邦联的国家一起打上几仗,第一步就是拿丹麦这样的实力不是太强,又与邦联有仇的国家开刀。

第二部就是要打败在德意志邦联中同样地位崇高的奥地利。将奥地利给排除在邦联之外。

第三部就是要打败德意志统一最大的反对者——法兰西。

法兰西为了自己在欧洲大陆的老大地位,一直反对德意志的统一,而且两国之间一直有仇,反法同盟的时候普鲁士就是同盟中的中坚力量。

这三部走完了,普鲁士王室才能够携此大功一举登上德意志帝国的宝座。

这个外交官的见解非常的独到。成功地吸引了阿达尔伯特亲王的注意。

另外,这个外交官还希望能够调到东方去做两年公使。

他认为这个东方国家至少在未来几十年都将是普鲁士的重要盟友。

他们与普鲁士之间没有利益上的矛盾,只有互补关系。这种互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

同时也体现在外交与军事上。

外交上东方需要在欧洲有一个稳定的朋友,能够在外交上为自己说话。

这个角色,普鲁士一直在担任。同时,成为东方大国的最亲密朋友也能够提升普鲁士在欧洲地位。

在军事上,不仅仅体现在双方的军事交流上。俾斯麦指出,如果以后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邦联,那么到时候,出于对普鲁士的忌惮。

沙俄可能会倒向英法。到时候普鲁士就可以拉拢复兴军一起牵制沙俄。

因为从地图上看,原来沙俄就夹在普鲁士和那个东方国家的中间。

阿达尔伯特亲王听了俾斯麦的见解之后才发现,原来普鲁士距离东方似乎也不远啊。

以前还从来没有人向那个方向想过,心中不禁对这个俾斯麦又高看了几分。

最后俾斯麦在阿达尔伯特亲王面前慷慨激昂地说道:“普鲁士的未来在强权,在铁与血!”

这句话彻底让阿达尔伯特亲王折服。

阿达尔伯特亲王想起了五年前的石勒苏益格战争。

那时候丹麦的海军横行波罗的海,封锁德意志城邦的港口。

最终导致了战争的失败,德意志没有收回石勒苏益格地区。

也正是那次之后,在法兰克的邦联大会上,德意志邦联授权自己创建普鲁士海军。

战争随时都可以再次开始,他一定要尽快让这支海军成型。

如果这几艘军舰成功了,打败了丹麦的海军,那么到时候邦联一定会在造舰的资金上给予自己支持。

在普鲁士,只要有钱,他很快就可以造出更多这样的铁甲舰。

那时候,普鲁士的海军也许不仅仅可以称霸波罗的海,甚至可以远航公海之上,跟英法的海军较一下长短。

在两艘复兴军的军舰上,工人也在紧张地忙碌着。

这些人大都是从军舰开建的时候就参与进来,除了一些指导军舰建造的工程师外,其他的工人一开始的时候都是跟着普鲁士造船工人的后面学习。

尤其是他们的铆接以及焊接的工艺。

现在的军舰还是以铆接为主。这其实是一项精细的技术活。

要将一块块几十吨重的钢板接得严丝合缝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们学习的很认真,也很努力。在出发之前,董叔恒亲自跟他们说过以后他们要做造船技术工人的骨干。

要他们利用好出过学习的机会,将人家的本领都给学回来。

在军舰山上除了这些工人,还有一些年轻的海军军官。

他们也是一起到的普鲁士。之前他们一直在欧洲的各个海军学校学习。

不过,其中很多人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

这些完成学业的军官全部都被调到了船上,他们在这里一边帮工人的忙,一边了解自己的今后将要驾驭的战舰。

刘江锟就是这些年轻的留学军官中的一员。

在来欧洲之前他就在炮艇上做过一段时间的水兵。

后来因为他的文化课学习的好,才被选拔出来随着王韬一起到了欧洲,到了欧洲之后他进入英国的海军学校学习。

在这两年时间里,他见识了欧洲海军的强大,学习了扎实了航海理论。

同时也时刻感受到了同学对自己的鄙视。他们声称清国根本就没有海军。那些水师只能算是近海的巡逻船而已。

刘江锟一直按照要求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他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吵架的。

东方有没有海军不是靠他去说,而是要靠战绩来证明自己。

ps:最后一天,求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