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二章 收尾(1 / 2)

加入书签

最早的潜艇,是一艘人力推进的木制潜艇,是尼德兰人德列布什尔于1624年所制造的。

这艘木制潜艇外面蒙着涂油脂的皮革,艇体两边开有孔座,桨板从孔座中伸到艇外。

艇上有12名划桨水手,靠人力划桨来前进。它能在四五米深的海水中,潜航好几小时,乘坐多人。

为了保持艇内空气清洁,艇内设有特种液体,能吸收二氧化碳。

不过在这样紧急的时刻,西摩还没有想到是潜水艇,毕竟他不是科幻小说家。

也不是他没见识,而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思考。

舰长看到了水中伸出的潜望镜。那只是一个带着镜头的奇怪小物件。

但是当西摩再看过去的时候。只能看到两颗鱼雷从几百米外高速向战列舰靠近。

“勇士号”的舰长自然也发现了,他猛打船舵。

笨重的战列舰转向是需要时间的。

两颗鱼雷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直奔“勇士号”的屁股。

这艘军舰的下场也要跟他的前任一样。

中弹之后,“勇士号”的船尾被抛起,露出了巨大的螺旋桨,然后猛然间落下。

司令舱中的西摩将军,整个人被高高弹起,头部撞到了司令舱的吊顶上。

他的年纪已经不小了,哪里受得了这样的撞击。顿时昏死过去。

“好,真他娘的给力。”鲍有志在“镇海”号上也听到了后面的动静,他兴奋地大叫了起来。

就连总统发明的词语“给力”都给用了起来。

“哈哈!传令舰队掉头,我们杀回去。”

郭岩所在的潜艇向南移动了一千米之后,再次升起潜望镜。

很好!那艘被他集中的战列舰正在倾斜。

他又向西边看去。

海面上因为爆炸产生的黑烟一缕一缕直插云霄。

他没必要再回头去冒险。

潜艇上已经重新装填了鱼雷,就是准备随时回去补上一发的。

嘤军打头的四艘护卫舰诈缝惊变,也已经火速调头回来。

跟在后面的护卫舰慌张地四处寻找着看不见的敌人。

郭岩知道,其他的潜艇肯定按照计划正在全力逃离战场。

“走,我们继续向南移动,躲到南岸去。”郭岩下令道。

随即潜艇潜入水下,继续向南移动。

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这是史无前例的收获啊。

大嘤帝国远征舰队,眼看着就要全歼复兴军联合舰队。

可是就在临门的一刹那,将自己葬送在一群躲在水下的刺客手中。

复兴军没有时间去高兴。嘤军也没有功夫去感慨。

不像昨天的战斗,今天的战斗在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已经分出了胜负。

大嘤海军的主力舰只剩下一艘幸运的巡洋舰。

另外还有六艘护卫舰幸免于难。

其他的战舰要么沉没,要么已经严重的倾斜。

幸存的战舰在全力救助落水的官兵。

当西摩将军醒来的时候,他已经躺在了巡洋舰“堤喀”号的医疗室中。

果然是幸运女神,“堤喀”号的这个名字起的真好。

“堤喀”就是古希腊神话中幸运女神的名字。

它躲过了四颗鱼雷的攻击,完完整整地保住了自己。

不过很快鲍有志带着联合舰队杀了回来。

已经升起了指挥旗,提升为旗舰的“堤喀”号只能带着剩余的护卫舰向西撤退。

形势一下子就逆转了过来。

之前还在意气风发追击了联合舰队几百海里的大白舰队,此时只剩下一群残兵败将。

他们逃跑的样子比复兴军之前要狼狈的多了。

“全速前进,一个也别让他们逃了。”鲍有志下令道,声音中满是兴奋。

赢了,一切的牺牲都值了。损失的战舰,牺牲的战士都是有价值的。

之前在八度海峡的会战。鲍有志本来就没有准备赢,毕竟双方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但是那一战又必须要打。如若不打,嘤军又怎么会追击复兴军呢,又怎么会乖乖地进入潜艇支队的伏击圈呢。

那么有人会说了,为什么就不直接让潜艇在八度海峡一起参与伏击呢。

就当时战场上那种炮弹横飞的情况。

潜艇还没有潜伏到敌舰的边上就有可能被炮弹炸到海底去了。

再加上现在通讯水平不足,潜艇的探测设备,比如声呐等设备还没有研发出来。

所以无法完成这样高水平的配合作战。

潜艇能做的只有偷袭和伏击。

所以,鲍有志只能制定出这样一个看似残酷的计划。

先以弱势的兵力去与敌人决战。

这个决战还要做的逼真,因此要将自己看似有的手段都使出来。

然后在用完手段之后,再尽量带着主力撤退。

嘤军见到复兴军损失巨大,必然会继续追击,试图彻底消灭复兴军的海军。

这不是说嘤军就这么贪心。而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合格的将军一定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追击并且消灭复兴军,对于嘤军来说最有利的。

鲍有志正是利用了敌人的这种心理。

当初,南洋水师刚刚成军的时候,他与嘤国人有过密切的接触。

对于这些嘤国佬,他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这是一群极端功利主义者,在战场上,他们不会放弃任何的机会。

嘤军剩下的战舰,仿佛失了魂一般。

换作谁都无法接受这样这样难以置信的结果。

连敌人的影子都没有看到,就葬送了整个舰队的主力。

这么诡异的一幕,这样的战报上报了之后,海军部的人会相信吗?

佩特里此时还保持着清醒。介于西摩爵士还在昏迷之中,作为舰队参谋长,他暂时接替了舰队的指挥。

原本的大白舰队,现在只能叫“小白舰队”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