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5章 伦敦的金融家们(2 / 2)
拿三用肯定的语气继续说道:“现在嘤国人吃亏,那是因为嘤国人的战线拉得比复兴军长,所以在作战方面嘤国人是吃亏的。不过复兴军也进不了大西洋,他们要是过来了,那么失败的就要是复兴军了。”
另外一个穿着礼服的绅士笑道:“陛下真是英明,嘤国人现在找我们入股苏尹士运河公司,想要加快运河的进度。因为时间着急,他们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还有人力,同时还不寻求运河的绝对控制权,这次我们可是大大地赚了一笔。”
“首相先生,你们干的很好,嘤国人要是继续发行国债的话,我们就继续吃进。咱们不出兵与复兴军作战,但是我们在资金上支持他们。”拿三吩咐道。
“是,我的陛下,我们现在已经是大嘤的最大债权国了。”
拿三现在做的正是嘤国人当年使用的做法,成为大嘤的债权国,那么今后弗兰西对大嘤的影响就会变大。
而此时的大嘤国内早就乱成一锅粥了。
唐宁街已经被示威的人群给堵个水泄不通。
坦普尔连续多日睡不好觉,整个人都憔悴了许多。
他万万没有想到海军又败了,再次败在了一种不知道的新武器手中。
哪里来的这么多的新式武器?
他们的新武器是母鸡下的蛋吗?
坦普尔真想骂娘。
大嘤帝国在知道海军失败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做出应对的策略。
坦普尔先是封锁了消息。
他知道这个消息不可能一直瞒下去的,暂时封锁消息只是为了给自己应对的时间。
他先是命令还在印度洋的舰船进入港口中躲避。
他知道下一步复兴军肯定会乘胜追击。
这一点不需要他下令,逃到孟买的海军司令西摩爵士已经在第一时间下令。
他将舰队剩余的铁甲舰还有最近的运兵船都收拢到了孟买。
依托海港的防御工事,复兴军也不能轻易攻下这里。
毕竟复兴军的舰船并不是以火力见长。
国内的民众肯定是要给一个交代,于是还在印度的海军司令西摩爵士就成了替罪羊。
然后他开始组织内阁讨论对策。
只是内阁也因为这个事情分裂成为两派。
一派以陆军大臣马太利斯以及殖民地大臣戴维德为代表,主张继续跟复兴军战斗下去。
行百里者半九十,现在就放弃认输,那么之前那么多的战争预算怎么办?
即使丢掉了次大陆,大嘤帝国还可以以埃及以及开普敦为基地继续与复兴军战斗。
另一派以外交大臣拉科伦登勋爵以及财务大臣詹姆斯·哈里斯为代表,他们认为与复兴军的战斗将成为一个无底洞。
战争将会不断的消耗大嘤帝国这么多年积累的储备。
最后只会让大嘤帝国连对欧罗巴的掌控都失去。
两派人吵得不可开交。坦普尔心中还是主战的。
虽然再次丢失了自己的主力舰队,但是大嘤帝国还有底蕴。
坦普尔已经将加勒比的舰队都调了回来。
加强本土的海军力量。
进入战时状态后,大嘤帝国的船厂中很快就能够造出新的战舰。
如果此时大嘤帝国要是求和的话,势必要失去对次大陆的掌控。
那么就相当于承认自己失败了。
一个失败了的霸主还是霸主吗?
这样如何能够保证欧罗巴大陆上的那几个国家不会落井下石呢?
弗兰西人最近的动作就很多。
他们在北非地区的阿尔及利亚殖民地正在向两边扩展。
同时拿三还将他的新舰队派到了西非的几内亚地区开始大规模扩张。
甚至是不顾西班牙人的反对,直接侵夺西班牙人在西非以西的固有势力。
弗兰西人可以说已经破坏了欧罗巴在非洲的游戏规则。
无独有偶,普鲁士人也将自己的舰队给开出来了。
他们也开始在非洲西海岸活动。
甚至是沙俄人都开始将目标投向非洲。
原本大嘤帝国一直苦苦维持的非洲秩序也将被破坏。
坦普尔真的有些难以取舍了。
另外海军失败后,坦普尔对新南威尔士以及纽西兰两个殖民地也感到担忧。
大嘤帝国能够被称为“日不落”帝国,这两个殖民地的作用至关重要。
要是没有这两处地方的话,大嘤帝国就将在东半球彻底失去领地了。
虽然坦普尔做了很多的准备。
海军再次失败的消息还是在本土传开了。
这些军舰可都是纳税人的出的钱,是船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汗流浃背地造出来的。
现在一下子就这样没了。
大嘤帝国的海军从来没有这样让民众失望过。
这个时候,任何的解释都没有作用。
坦普尔即使将西摩送上军事法庭,即使将海军大臣桑威奇推出来也没有用。
现在大家对坦普尔已经是失望透顶了。
人们高举着标语围住了首相的府邸。
但是他们忘记了现在是战时状态,首相的权力比平时大的多了。
坦普尔没有妥协,直接动用军警按照战时法桉逮捕了大量的民众。
同时坦普尔准备再次发行五亿英镑的国债。
原本因为失败而大跳水的大嘤帝国股市非但没有受到刺激而上涨,反而跌的更加厉害了。
这次发行的国债,国内的民众也没有那么高的购买热情了。
反倒是国外的资本大量的低价收购大嘤帝国的国债。
一下伦敦的金融家们已经从中看出了端倪。
他们原本是支持坦普尔对复兴军开战的,因为他们都看上了董书恒打造的大华夏商业圈。
此时的地球上哪里有这么成熟的市场啊。
董书恒可是自己打造出了一个大型的市场。
这样一个市场对于已经内卷严重的欧罗巴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抵挡的诱惑啊。
所以那些伦敦的大资本家会去支持坦普尔对复兴军发动战争。
但是现在看来对这场战争的投资显然是失败了。
他们不愿意继续追加投资了。
因为这些人发现这笔投资的风险太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