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摩洛哥危机(二十)(1 / 2)

加入书签

在前往匈牙利王国首都的火车上,团长再次组织学习。

理论上,团员都该知道奥匈帝国的历史,林凤团长依旧一板一眼的完成基本知识点的教育。

奥匈帝国是个很年轻的国家。1867年才成立,比德意志帝国早4年。在奥匈帝国里面居于领导地位的奥地利,也就是哈布斯堡王朝倒是利益悠久。

1807年,在拿破仑勒令下。神圣罗马帝国覆灭。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就变了奥地利帝国。

60年后,因为和普鲁士争夺德意志同盟领导权失败,奥地利被踢出了德意志联盟。

1867年,奥地利帝国为防止匈牙利再次独立,签订《奥地利-匈牙利折衷方案》改组为奥匈帝国,匈牙利获得高度的自治权,但奥地利君主仍然兼任匈牙利国王,成为政合国。政体特点属于立宪制二元君主国。

就在林凤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态度监督一群成年人学习的时候,就听陈韶的夫人开口了,“请问团长,什么叫二元君主国。”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抬头看过去。林凤团长看了海伦一眼,又扫视起参加学习的一众人员脸上。

此时林凤看上去就像是一位严厉的教师,正监督学生们学习。实际上,在经常搞内部学习的鸿胪寺侍郎眼中,这本就是一次学习。

从学员们的脸上,林凤觉得海伦提出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好些团员的表情证明,他们其实不甚理解。

“二元君主国,指两个分开的王国,由同一个君主来统治,对外采用一致的外交政策,相同的关税同盟,共同拥有同一只军队,但是在对内的其他事务,则采取分别自治。这也就是我们要注意的事情,匈牙利人可一点都不喜欢奥地利。他们虽然不喜欢俄国,毕竟匈牙利起义的时候,是被俄国派兵镇压。但是,比较起来。匈牙利人更是从不认为自己是奥地利人。”

海伦的汉语水平还不足以完全理解林凤团长的讲述。却也能听得懂一半。

在俄罗斯,汉语在外语的地位大大低于法语,仅次于德语,稍高于英语。也是一种非常普及的外语。或许是因为这样,专攻汉语的海伦才对陈韶很有兴趣和感觉。

海伦知道,在大周,几千年都是夫妻异姓。与欧洲的习惯完全不同。

但海伦还是按照俄国传统,结婚后给自己改姓。现在的她作为外交团的编外人员,正式名称叫陈海伦。不看长相,光看名字的话,陈海伦就是个普通的大周名字。

学习会结束,大家在餐车上吃饭。海伦夹了个莲夹,边吃边问:“匈牙利人是匈奴人后代吧?他们也是姓在名前。会不会长得和大周人一样?”

陈韶摇摇头,他上两次到奥匈帝国都是直奔匈牙利而去。见到的匈牙利人很少,就这么有限的认知中,感觉这帮匈牙利人与大周人的长相差距颇大。并非是因纽特人那种不能说像大周人,而是和大周人一模一样的容貌。

到达目的地布达佩斯。海伦就欢欣起来,“好暖和。”

陈韶能理解老婆的感受,从冰天雪地的俄国到达这里,就是感觉暖和太多。那可是零下5度与零上10度的区别。

“咱们出去玩吧。”海伦拉着陈韶的手臂,欢喜的说道。

“好。”陈韶带好手枪,在军服外套了件外套。就等着老婆出来。没多久,就见海伦一身英伦风出现在面前。上下的大方格子外衣,里面是件白色丝质衬衫,脚蹬翻毛中腰小皮靴。

陈韶有些惊了。海伦婚前一身淑女装,陈韶非常喜欢。婚后立刻就变了。而且看得出,海伦很喜欢这样的变化。

原本,陈韶以为女性是婚后为了配合身份变化才选择成年女性的衣服。现在看事情好像不是那样。结婚让老婆在衣服选择的范围暴增,而且再不会受到她父母的限制。

老婆高兴,陈韶也觉得挺高兴。尤其是这一身还格外显出海伦的长腿。陈韶挽起妻子,带着警卫一起出门逛街。

与欧洲大国首都一样,布达佩斯存在大量精美的建筑物。这座城市位于多瑙河畔,早先是遥遥相对的两座城市,后经几个世纪的扩建,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左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右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

毕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匈牙利,那些建筑水平相当高。比起圣彼得堡,只是在金碧辉煌上有差距。石质建材制成的建筑主体,细节与精致度上毫不逊色。甚至还有点超过。

更重要的是,普通房屋修建的也非常具备当地风格。很好看。

街上人来人往,马车居多,也能看到些汽车。走了两条街,陈韶还看到一辆偏三轮摩托车在碎石路面经过。仔细一瞅,是大周著名的摩托车企业的产品,江陵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