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84 印度(1 / 1)
“而且后人对东南亚进行历史考察的时候,根据多种渠道获得的一些文字记载,例如当地人的家谱,往来书信以及个人手手折等显示,当时当地人对刘佩大帝入主东南亚多数持反对意见。”
“并且不少人在其中进行串联,谋取推翻刘佩大帝对东南亚地区的统治。但是他们的后辈却对此持相反意见!尤其是现代的年轻人们,他们相当认可刘佩大帝!对刘佩大帝充满了热爱!”
“他们认为刘佩大帝给当时的东南亚带来了希望,带来了文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他开辟道路,让他们能够走出山林,见识到广袤的世界!他带来没了新物种,给当地人开辟了新的经济来源!他还带来了医药,科学等知识!”
“历史学家们分析,因为当时东南亚地区还有相当大的以部分地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年代。所以刘佩大帝在征服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新的知识,并推进了城市化的进展,让大批的民众从朝不保夕的部落生活推进到了有保证的社会生活,所以他们意见才会这么两极分化。”
“但是在整个刘佩大帝征服东南亚的过程当中,有一群人是必须被提出来,也无法回避的人,那就是外籍军团!”
“无论是从被粉饰过的官方记录,还是充满强烈个人倾向的日记,都显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战争中所发生的丑恶事情,如果说全都是外籍军团干的那确实冤枉他们了!如果说有八成以上是他们干的,那绝对没有人会否认这一点!”
“因为外籍军团是独立编制,直属于皇帝。所以他们在登陆东南亚之后,在通讯联络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干出了许多人神共愤的事情!”
“简单来说就是杀人、放火、屠城、抢劫、奸淫、掳掠、贩卖人口……,他们把所有能做的坏事通通做了一遍!所以当地人一旦提起外籍军团没有不咬牙切齿的!”
“但反过来说,外籍军团对刘佩大帝开拓东南亚地区也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凡是难以攻克的地方,外籍军团先上;道路难行的地方,外籍军团先行!所以外籍军团深受刘佩大帝的喜爱和烦恼!”
“刘佩大帝曾经对人说过:“外籍军团乃朕之宝剑!可惜其双刃,伤人伤己,奈何!奈何!”
“由此可见,刘佩大帝对外籍军团也相当头痛!外籍军团作战勇猛,没有他们不敢挑战的敌人!但是其手段凶残,作风残暴也是出了名的!从麻生志父子及外籍军团数名将领的爵位多次起伏上就可以看出,刘佩大帝也曾想尽办法约束他们,但遗憾的是并不成功!”
“但不可否认的是,外籍军团对刘佩大帝极为忠诚。自从麻生志父子掌握外籍军团之后,其幼子麻生信就进入了太祖皇帝的侍卫营。后来因其忠诚,本分,更是专门替太祖皇帝出行的时候捧刀!”
“时至今日,为皇帝出现在公共场合捧刀已经是麻生家的世袭位置。不过此时麻生家已经由刘佩大帝赐姓为麻,已经是帝国上层的贵族之一了。”
“同时历史学家认为刘佩大帝极具经济头脑!条约的制定也极其具有前瞻性!就比如说,使用刘佩大帝定制的标准银元作为交换货币,就给未来华帝国的货币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现代华帝国掌握世界经济命脉,就是由刘佩大帝先打好了基础。”
“但同时,也有大家不明白的条款。就是关于印度地区的条款。因为当时印度本身就不是一个统一的王朝,又何必刻意强调这件事情呢?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其他国家都是把这个要求当作添头,顺手写了进去。这大概是太祖皇帝在此次条约中唯一的一个不算失败,但也不知道目的的条款!”
后人不知道这句话的意义,但是刘佩可知道。有这个条款在,这就意味着在印度次大陆上不会出现一个统一而庞大的国家!
实际上印度原来也没有印度民族这个概念。他是在英国的愚蠢的行为下形成的。
而且印度历史上从来就没有统一的传统。印度始终建立不起一个有效的中央政府和大一统的格局。无论是孔雀王朝、阿育王朝或是阿克巴大帝都只能在形式上统一印度的大部分,但是建立不起一个可以被全体居民共同接受的体系。
就是大名鼎鼎的莫卧尔王朝也仅仅是形式上完成了统一。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分封状态。各地的土王除了名义上向莫卧儿王朝低头以外,他们在自己的土邦境内完全是生杀予夺。
当英国人全面殖民印度的时候,印度实际上是由五百六十五个大大小小的土邦国组成。其中四百多个土邦的面积不过三十平方公里。
在王公阶层内部既有财宝无数的稀世巨富,也有家产微薄、低于孟买集市商人收入的君主。某些王公,比如海得拉巴的尼查姆和克什米尔的摩河罗闺,他们统治的领土和人口与欧洲最大的国家不相上下。
其他王公,例如位于阿曼海之滨的卡提阿瓦岛的王公,他居住在破旧不堪的马厩内,管辖的地盘仅仅不过只是一个乡村而已。
同时印度人没有历史。印度的历史记载没有统一的纪年。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纪年。印度使用纪年多达数百种以上。根本搞不清楚每个纪年的准确年代,以及各纪年的前后联系!没有纪元使得印度历史根本就是一本糊涂帐!
而且印度大陆上当时宗教之多令人发指!主体宗教就有印度教,佛教,穆斯林教和锡克教这四种,更有其他大大小小的地方宗教无数!每天由宗教引发的争争吵乃至战斗总是在这片大陆上发生。
最后印度之所以能够成为印度,就是他们在沧为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后出现的契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