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郭子仪(1 / 2)

加入书签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县人。寿州刺史郭敬之的儿子。出身太原郭氏,他的妻子出身太原王氏,与王忠嗣是同族。

所以郭子仪早年做过王忠嗣的部署,官至朔方节度右厢兵马使。不久,郭子仪的母亲、赠魏国夫人向氏去世,他去职返家守孝。

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于守孝期间被朝廷“夺情”启用,改封卫尉卿、单于安北副大都护、灵武郡太守,兼摄御史中丞,权充朔方节度副大使,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

到任后领兵屯军于振武军镇,征召忠心于大唐的各路异族仆从军。

不久,金微都督仆固怀恩携子女率所部兵马第一个赶到。

紧接着同为铁勒九大姓之一的皋兰州都督浑释之,也率兵赶到。他此来还带来了自己的儿子,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将浑瑊(jian)。

浑瑊十一岁时随父亲参加例行的防范异族南侵的行动,古代称为防秋。时任朔方节度使张齐丘曾笑他:“带了乳母来了没?”

谁知第二年,浑瑊就在一次战役中立下大功。

后来,还参与了攻屠石堡城之战。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浑瑊已经是中郎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人也来到了郭子仪的帐下,这个人就是李光弼。

说起来李光弼能去朔方,还有段趣事。当时朝廷夺情起用郭子仪的时候,李光弼尚在长安任职。

李亨建议起用郭子仪,又向皇帝举荐李光弼前往朔方军协助郭子仪东征。

这背后当然是李泌的主意。

李泌如意算盘是等李光弼积累军功后,就让郭子仪举荐李光弼担任河东节度使。

这样帝国就能拥有两位能征惯战的大将,在北边对安禄山的老巢形成巨大的威胁。

为了达到目的,李泌暗中派人把这件事告诉给郭子仪,希望他玉成此事。

郭子仪心胸豁达,当即表示同意。

可是,李光弼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

他曾经和郭子仪先后是王忠嗣、安思顺麾下将领,一向是平起平坐。

郭子仪突然成了他的顶头上司,还是出自同袍杨铣的举荐,心里瞬间不平衡。

在散朝后,李光弼准备回府上奏自请离职。

刚写完,就收到了广平郡王李俶邀请他赴宴的请柬。

李光弼看是广平郡王设宴不能不去,于是在次日到郡王府赴宴。

当他在前厅看到郭子仪的时候,调头就走。

郭子仪一个箭步上前,拉住李光弼。

李光弼没好气的道:“我与将军同朝为将,将军已是雄飞高举似鲲鹏,我如草芥任人驱使,何必还要在我面前炫耀呢。你放心,我已经写好表文,上表天子自请开缺。”

郭子仪拱手道:“大唐遭逢乱世,百姓流离失所,上下一片惶惶。值此国家用人之际,我怎么舍得放将军离开呢。没有将军的支持,我怎么能够带兵出征呢?还请将军看在国事艰难的份上,与我协力共谋破贼大业。”说完,又深深的作揖。

李光弼见郭子仪如此,也只得同作揖。

这时候李俶上前一步道:“古有将相和,今有李郭和。同为国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不分彼此。一定能够击破叛军,收复大唐河山。”

于是乎,李光弼就随郭子仪来到了朔方。

如今郭子仪帐下人才济济,兵强马壮。只待各部兵马稍微熟练彼此,便可以领兵讨逆。

就在郭子仪刚完成召集兵马的时候,叛军高秀岩领兵来犯。这个高秀岩曾经是王忠嗣的部下充任临洮军使,后来追随哥舒翰充任安人军使。再后来因为和哥舒翰不睦被革职,于是到了安禄山的麾下,成为安禄山的大将。

高秀岩此人骁勇异常,是一员猛将。只可惜他碰到的是郭子仪等人,这群人都是那个时代的顶尖将领。

郭子仪得知此事,立刻召麾下诸将升帐议事。当日,各路将领鱼贯而入。外面鼓声雷动,三通鼓毕,郭子仪手捧敕书来到众人面前。

待相关程序走完。郭子仪慨然道:“今有逆胡安禄山造反叛唐,致使国家蒙难,百姓蒙祸。本将奉天子敕令领诸将讨伐逆贼,各部人马需依军令而行,如有违抗,军法从事。”

诸将道:“愿听将军差遣,为大唐社稷舍生忘死。”

郭子仪道:“叛将高秀岩领兵来犯振武军,此人骁勇作战。需要智取,诸将依我计行事,不得有误。”

诸将应声道:“是。”

郭子仪立刻做出了各种部署,准备迎敌。

不久之后,郭子仪亲领大军与高秀岩对峙于振武军驻地前数公里,那里地形开阔,适合大集团作战。

高秀岩看郭子仪军容严整,但人数不多,心生蔑视,对左右笑道:“郭子仪这老儿兵少,今天必定被我所擒。”说完催动大军从正面进攻郭子仪军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