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功成身退(2 / 2)

加入书签

因此在这个时候,杨错这位曾经的禁军将领兼现在的凤翔军主帅,李俶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走。

威望这种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摧毁。

且说长安收复的消息,传回彭原郡。

肃宗览表泣道:“西京下落贼军之手,已有一年有余。如今收复,我总算是对得起祖宗社稷。”

张淑妃趁机进言道:“既然西京已然收复,只等外围叛军被剿灭,陛下就可以回西京。至于太上皇,是不是也应该派使者告知这个消息,同时请太上皇返京呢!”

肃宗大喜,并道:“爱妃所言极是,我立刻写表文,再派人入蜀请太上皇回京。”

当日,百官入禁内庆贺。

肃宗接受完群臣的拜贺,便命左仆射裴冕代其前往长安。

一是告太庙,二是宣慰百姓。

与此同时,肃宗派人专程去长安请李泌回来,共商大事。

李泌见到肃宗的使者,不敢怠慢,当即快马加鞭赶回彭原郡,面见肃宗皇帝。

一见到李泌的面,肃宗笑道:“我已派人入蜀请太上皇返回长安,等到太上皇返回,朕当为太子。”

这话一听,就不靠谱。

李泌知道前面半句是真的,后面那半句是口不应心。

但李泌没有当面揭穿(除非活腻了!),而是反问道:“请问陛下,使者几时出发?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否还能追回?”

肃宗一怔,回道:“已离开多时,不能追回。”

李泌道:“如此,太上皇是不肯回来啦。”

肃宗不解。

李泌解释道:“陛下成功收复长安,的确有大功于唐。但太上皇闻知,必然羞惭,不愿再见到陛下。再者太上皇只见到陛下的使者,却不见群臣的贺表,恐怕要误会。”

肃宗立刻醒悟,便问应对之法。

李泌让肃宗以迎太上皇回京奉养为名,让群臣写贺表送往蜀地,则太上皇肯定同意回来。

肃宗喜道:“若上皇得以还回,全是先生的功劳啊。”

李泌听了并无欣喜,立刻免冠顿首拜道:“臣已经报答了陛下之恩,想请陛下依约,允许臣做个闲人。”

“哎呀!先生何出此言!”肃宗急忙起身挽留道,“我与先生相逢于危难之际,共同经历患难,正要同享富贵,先生怎忍心此时舍我而去。”

“臣此去有五大原因。其一,臣功劳太大,不能留。其二,臣深受陛下的隆宠,不能留。其三,臣本是布衣,却发迹太快,不能留。其四,臣任职太重,不能留。其五,臣与陛下相遇太早,不能留。”

李泌说完,顿首再拜。

肃宗再次挽留道:“先生这五条,朕都不会记在心里。先生只管留下,朕一定会善待先生。”

李泌叹道:“陛下恩重,臣无以为报。天下虽然尚未彻底安定,但胜利已经可期。臣已经无大用,请陛下放臣退隐。”

肃宗见李泌去意已决,只得点头同意。

李泌又把掌握禁内府库和兵马元帅府的宫禁契钥交出,肃宗把它转交给了李辅国。

此间事已了,深藏身与名。

李泌不久之后就离开长安,遁入山林,在衡山潜心修道。

此一去,等李泌再回长安,已是五年之后的事情。

当杨错得知李泌离开了,心里大骂李泌滑头,竟然就溜走了。

李泌能够溜走,杨错却不能。

不仅不能,还得继续干活。

九月末尾,杨错率军追随郭子仪追击叛军,一直追到潼关。

唐军杀敌五千,收复华阴和弘农郡。

不久,杨错就得到了肃宗的惩罚。

因杨错在长安与回纥叶护太子对峙,被肃宗下诏削去三百户的食邑,只留二百户的食邑给杨错。

杨错不仅不能申辩,还得向肃宗上表谢恩。

长安收复,唐军主要的心思自然放在收复东都洛阳。

刚获得大败的安思霖和主政伪朝的严庄知道安危时刻在此一战,于是将手下能调动的所有兵将都调集到洛阳。

安思霖亲自统帅这批士兵,进抵陕郡以据唐军。

唐军在潼关经过数日的休整,也开始向东进军,抵达曲沃。

双方在新店遭遇。

战前,郭子仪秘密使人告知叶护太子,说叛军向来轻视唐军,而害怕回纥兵马。请叶护太子埋伏兵于南山,我等率军迎战叛军,再故意败退。叛军一旦轻敌追出,太子可速从南山出击,两面夹击可获全胜。

叶护太子深以为然,率军躲藏在南山的山麓里。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