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七章 孙传庭的回马一击(2 / 2)

加入书签

……

秦川在征求诸多将领和士兵的意见后,最终完成了半身甲的设计,并派人将图纸送回娄烦让工业司立马赶制样品。

轴承厂已经步入量产正轨了,因为工匠还不够熟练,所以目前的产量还很低,每日只能产四五十套轴承。

车床厂已开始着手建设,这期间工业司一共造出了不同类型的车床样品十二台,就等着车床厂建成开工,然后开始批量制造这些车床。

到下半年,秦川治内的所有机械生产项目的效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陈詹和李学境依然忙得不可开交,一边是各类机械工厂的事务,另一边还要忙着改良火炮和火枪,后者的重要性甚至比前者还高。

实现转炉炼钢之后,钢材的质量有了一定提升,所以枪炮也要改良了。

首先是要塞炮,这玩意射程远威力大,在这个时代乃是藐视全球的存在,但缺点是过于沉重而难以制造,直至如今成品率仍然无法达到五成。

它的射程和威力已经足够了,所以秦川不打算增加发射药的用量,只打算减轻重量提高产量,减轻重量无非就是减少炮管的厚度,让要塞炮整体缩一小圈,使重量由三千八百斤减到三千斤出头。

其次是天威将军炮,这玩意的重量在可接受范围内,野战的机动性不算太差,就是射程和威力已经被满清和明军大炮给赶上了,攻城的时候需要推到三里的距离跟敌人对轰。

所以秦川打算增加天威将军炮的发射药,提高射程和威力,但还需要炮厂进行不断试验,看看是否要增加炮管长度,若要增加的话,就必须稍微减少一些厚度,以保持甚至减轻原来的重量。

对于红衣将军炮和大佛郎机炮,秦川打算全部改小一点,在原有威力的基础上减轻重量,增加机动性,以应对未来的远征需要。

小佛郎机和虎蹲炮则无需改小,这种小炮一个士兵都能扛着跑,更应该增加发射药以增加威力,在野战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而火枪,则需要进行大幅度的改良。

燧发枪会在一两年之内被线膛枪取代,所以只改良线膛枪和短铳。

现有的线膛枪有个缺点,那就是枪管较长,重心靠前,火枪手持枪射击几次之后就会手臂泛酸,导致精度下降。

秦川不仅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想要增加射程,将线膛枪的有效射程由三百步提高到三百五十步以上。

他记得后世的米涅步枪有效射程能达到五百多米,训练有素的神枪手甚至能在六百米内精准命中目标,这距离相当于如今的三百五十步。

再往上就难以实现了,人的视力有限,机械照门的有效射程不可能瞄得准七八百米以外的敌人,除非有八倍镜。

秦川已经让工业司在制造望远镜的基础上,开始试验制造光学瞄准镜了,但如今他们都还没解决望远镜模糊不清的问题,瞄准镜更不可能在短期内实现。

如今还是先解决重心靠前的问题。

为此,秦川在出征之前就想了两个法子,一是将八角形枪管改为圆形枪管。

先前的火枪全部锻成八角形一是因为方便锻造,而是为了增加枪管的强度,但八角形意味着枪管会更重,改成圆形必然能减轻一些重量。

另一个法子则是从火炮中得到的灵感。

早在开始造炮之前,陈詹就从炮膛粗炮口细的佛郎机炮中得到启发,将红衣将军炮和天威将军炮都设计为膛压最大的炮膛较粗,炮管较厚,而承受膛压最小的炮口较薄,平滑延伸,以此来减轻重量。

火炮可以这样造,火枪也肯定能按着法子来。

只需在打磨的时候逐渐往前端打磨就行了。

枪膛的枪管较厚,而枪口较薄,重心自然会靠后,加上木制枪托之后,应该能把整支枪的重心移到中间。

除此之外,秦川还打算采用锻压的方式改良枪管的制造工艺。

先在车床上经过粗锻和精锻,得到比设计枪管稍微粗一些的钢条,并将钢条加热至通红,然后将钢条锻压进模具内,也就是让钢条穿过一个孔洞。

钢条通过模具的时候,四面会受到较为均匀的压力,使得钢条内部的结构较为均匀,从而得到质量较高瑕疵较少的胚件,再对胚件进行钻孔、开膛、打磨、调质就能得到枪管成品了。

火枪的改良可能要花上两三个月甚至更久,如果一切顺利,下半年关帝军就能拿到更顺手、威力更大的火枪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