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大人物(1 / 2)

加入书签

何深的音乐会专辑录像,何深的音乐会唱片,何深的音乐会全流程。

这些东西,直接全部都被德意志留声机给推了出来。

他们将这些东西,放在了大众的面前,告诉他们一件事。

那就是何深他确实是在一天的时间内,将贝多芬奏鸣曲的全集给演奏了出来。

当今世界上,除了现在身处于漂亮国的巴伦博伊姆之外,其他很少会有人这样去诠释。

不仅如此,他们还放出了一点点预告。

非常少的一点片段。

整体进行剪辑,剪辑出一个简短的音乐短片。

从何深在后台喝水,神情疲惫。

到何深在舞台上演奏,整个人头顶上冒出热气,目光紧锁。

再到何深在舞台上对着众人行李,身体中带着疲倦。

快速剪辑,以及延时摄影。

无数的东西融合在了一起。

这些东西,全部都向着众人证明了一点。

那就是何深,他是确确实实地在众人的面前演奏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没有任何一丝丝的偷懒。

没有任何一丝丝的划水。

这下,没有任何人能够说出任何一丝,何深不好的话来,只能暂时沉默,等待着之后口碑的发酵。

现在喷何深,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何深现在的行为,那个弹十二个小时的行为,已经被证实了没有任何问题。

那么就看之后何深的这一场音乐会具体情况如何。

看看这个音乐会里面的演奏,究竟值得不值得其他人称赞。

如果何深在这一场音乐会之上的表现,没有达到让所有人都特别满意的话。

那么那个时候就好说了。

各种各样的攻击,都可以提到众人的面前。

从艺术上,从行为上,等等一系列的行为……

这些都可以成为那些看不惯何深的人的攻击口。

如果不是何深从来没有爆出任何的私生活问题,那么何深在华国内的行为,绝对会有更多人的批判。

毕竟人红是非多,不管是哪个圈,都是如此。

何深现在还没有完全的走红,就已经有很多的人开始不喜欢他。

等到后面爆火,就不确定了……

不过就在何深粉丝激动他们的信息没有任何错误的时候,那些之前在何深第一次音乐会上的乐评人,突然开始发言了。

他们的乐评,经过短暂的翻译,很快便传到了华国境内。

华国境内,瞬间爆炸!

留声机杂志特邀乐评人布卢托斯:“我见证了一代经典的诞生!”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人听过何深的这一场音乐会,但是如果你们有机会,请麻烦你们,一定要去听一场,何深的全场音乐会!完完整整的十二个小时的音乐会!”

“我这个不是在吹捧,我也没有收何深的任何一分钱,我只是在赞叹,赞叹何深在音乐会上的所作所为!”

“如果让我单独评价何深的每一首钢琴作品,我可能会觉得,何深单独列出来的每一首钢琴奏鸣曲,其实都是比较一般的。”

“这个一般特指那些,跟其他演奏者相比,特别是那些贝多芬顶级演奏者相比较的一般!”

“比如说何深的热情奏鸣曲,如果于同为华国演奏者的郎良月相比,何深的这一首热情奏鸣曲,是真的一般,绝对没有比郎良月高到哪里去。”

“或者说,可能比郎良月的热情奏鸣曲,还要稍微差上那么一丝丝,少了那么一点点的东西。”

“但是,是的,我必须说一个但是!”

“但是何深的这一场音乐会所展现出来的东西,并不是何深在单首作品之上所表现出来的东西。”

“而是整体所展现出来的东西!”

“何深将贝多芬的每一首奏鸣曲,都当成一个螺丝,一个非常重要的螺丝,或者说是齿轮。”

“这三十二个螺丝齿轮相互连接在一起后,便形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让人不由得为之震撼的作品!”

“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何深所演奏的作品,不是单独的一首贝多芬奏鸣曲,他演奏的,是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整整十二个小时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他的音乐之中,充斥着无数对于贝多芬本人的思考,充斥着他对于贝多芬音乐的理解,对于贝多芬音乐之中,所蕴藏着的人生理想的诠释!”

“从一开始的第一首奏鸣曲,何深所展现出来的便是一个天才少年,一个充斥着理想,想要与老师不同,超越老师的天才少年!”

“随着作品一首接着一首的诠释,何深对于贝多芬本人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厚。”

“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何深手中的贝多芬,他正在经历着一件接着一件的事情。”

“他在不停地往前走,他音乐之中的厚重感,越来越沉重。”

“随着音乐的不断展开,何深在音乐上所展现出来的贝多芬,他开始展现出迷茫,以及坚定。”

“他因为耳朵收到伤害而迷茫。”

“但是他同样因为自己未来目标确定,而变得无比坚定!”

“这个就是贝多芬,这个就是何深!”

“等到了后期的时候,音乐之中的沉重越来越深,贝多芬整个人的形象,也越来越明显!”

“就是你似乎能够把何深看成贝多芬的明显!”

“何深的单曲不一定能够成为特别经典的存在,但是何深在整体音乐性的诠释上,我值得给予满分!”

“如果后期音乐评价软件让我来评价何深的这一场音乐唱片的话,我是愿意给予满分的!”

“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没有其他特别历害演奏者唱片的情况下,何深的这一场演奏,更是让人极为的震撼。”

“总体而言,何深的这一场演奏,最重要的便是那一个词,完整!”

“无比的完整,无比的震撼。”

“个人评价,按照企鹅的评分,这个绝对是三星,最高分的三星!”

“唱片出来后,只要德意志留声机公司不会出现任何一丝丝的问题,按照他们正常的操作去发行唱片,何深的这一首作品,绝对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我甚至愿意将其提交给格莱美奖,推荐今年最佳古典音乐唱片!”

“这个唱片,可能成为颠峰!”

这个只是第一个人的翻译。

并未过多久,第二个人第三个人的翻译也同样出炉。

这些人快速对何深的这一个唱片进行了评价,他们评价的方向都差不多。

何深的这些作品的方向,并不是在单独一首作品上下功夫,让每一首作品都成为一个特别标准,如同教科书一般的存在。

何深最重要的,是整体的一个诠释!

何深在音乐的整体上,诠释的特别恐怖,恐怖到让人难以想象,这个居然是一个华国人弹得!

这种特别纯正的法国学派的演奏,居然是来自于一个中国人,而并非是法国附近的演奏者?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让很多乐评人赞叹不已。

所有人几乎一致认为,认为这一套作品为顶级的作品。

如果有人想要试着同样演奏一整套贝多芬的奏鸣曲的话,完全可以同样地选择何深的这一条路。

如果无法将所有的作品诠释的特别完美,完美到让人找不到任何问题。

不如就将整体诠释的完美!

就算其中许多地方达不到完美,但是这些完全可以整体上形成完美的诠释。

加上无数让人惊喜的小细节。

这一切的融合,便是何深这一首专辑的关键!

谷虘

何深将整套专辑,串成了一个整体,一个无与伦比的整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