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南海姥姥(2 / 2)
至于三个公子之争,我已想过,伯否是否意属公子波确实让人难与确定,但并非不可改变,伯否其人识实务而不固执,当会因时势而择主。
相反以伍子胥之能,吴王阖闾对他的信任不次于伯否与孙武,毕竟两人都是伍子胥引荐,而且伍子于吴国之功,于内于外都前无古人可比,所以纵然三人在择太子之上,有所分歧,他们三人的关系还很难判定。
其二,前几日在太宰府的刺客,当是施子与范蠡无疑,可这两人是否真的想刺杀伯否,也还存有疑点。
那晚你说过,伯否太宰当夜就急于面见吴王,这里边是否有苦肉计之嫌,小子此时也是难与摸清,还待考证。
况且墨翟这小子若是也参与其中,那此事就更麻烦了。”
王禅此时把前几日的判断全部否定,推到重来,也算是细微求证,相较初来之时的傲气,又多了几分成熟。
只是一想起墨翟才真是让他头痛之事。
墨翟可以确定是史角大师之徒无疑,与王禅师兄弟之称,而他又是宋国使臣。
其它人犹可对付,而墨翟却是难与对付,不论武技还是身份,都让王禅不得不忌惮三分。
而这其中就更别提化蝶了。
化蝶是伍子胥的外孙女,此时又是南海姥姥的徒弟,而施子则身份更加神秘。
她与南海姥姥是何关系,会不会非止师徒,而又会不会与赵伯扯上关系,这些都是王禅必须认真考虑之事。
他虽然一心想纵横列国,但于他而言赵伯与化蝶、施子与南海姥姥,还有墨翟于史角大师,这些人都是除了母亲王彩霞还有已故的李悝之外,他最不愿伤害的人。
王禅纵然是天赐灵童,可遇到这人间烦事,一想起来,也是一个头两个大。
拔弄着茶碗,不知该如何是好,更别提如何让吴越争霸,利于楚国了。
“小公子,所有世间之事,不外乎一个缘字,你不必强求,只需凭心而做,想来万事皆难不倒你。你现在有些忧虑,是因你虽有聪慧才智,可你却年岁尚小,对世俗之事还不甚了解,才会有些忧虑,待你成年之后,心智成熟,必然可以心无旁忌,纵横列国,那时你也就不需要老朽来为你解忧了。”
赵伯见王禅愁眉苦脸,自然也猜出一些王禅的想法,所以让王禅放开心境,
”赵伯,这几日能否让属下四人盯着伯府与伍府,至少也让小子能够知己知彼。“
王禅不想再纠缠,却已着手安排,毕竟此时的三子之争,很大程度受三人影响,而孙武将军却要直爽得多,毕竟孙武是武将,又原一是齐国之人,所以相对吴越也好、吴楚也罢并无过多仇怨。
赵伯一笑,知道王禅还是从纠缠中走出。
”老朽自然会安排,若有消自,必会立时汇报。“
王禅微微一笑,十分满意,再看小白虎,竟然瞪着眼,静静的听两人聊了半天。
此时看着王禅,一脸不满,怪王禅冷落于它。
王禅轻轻抚着白虎,而赵伯则悄然离开。
……
……
王禅与化蝶一起相依同往,朝公子山的府邸走去,一路斜阳,照着两个衣着光鲜的身影,到是让路人羡慕。
公子山的府邸只在吴宫之外,该只算是一处别院。
正是公子哥儿寻欢的好地方,秉承吴都胜行园林布置之风,此园也是别俱一格,十分有趣。
王禅此时也不想欣赏这园林之风,却对整个府弟的门设考究起来。
“蝶儿,为何堂堂吴王公子的府门竟然如此寒酸,比之普通人家都不如呢?”
走在小院的路上,王禅还是对此问起。
他今日未带一人,只身而来。
“吴王生活节俭,所以对三个公子,包括胜玉公主都要求十分严格。而大富之家,是吴都不可缺之人,包括吴国官宦之家,都要比吴王公子家要显赫一些。特别是一些有功之臣,吴王都会大加赏赐。不过吴王这些年年岁大了,并且三个公子已成家立业,所以对公子府弟也管得少些。若论以前,吴王总说,公子身无寸功,于国无益,所以不能享受有功之人待遇,所以更是寒酸。”
王禅一听,觉得这个未见过的吴王阖闾还是十分贤名,怪不得这些年在伍子胥与孙武还有伯否的支撑之下,整个吴国如日中天,日益强大,已初具列国霸主风范。
“吴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竟然如此任贤以能,这才有你外公的一展所长,才有吴国今日。近攻远制,该就是你外公所倡导之说,而且这整个吴都也是你外公一手营造,你外公之能,也是通天达地。而君臣一体,相互尊重,实在让人羡慕。”
王禅先说吴王,现在却又引向伍子胥,其实于他而言,吴王此时还是受这三位臣子所影响,所以以其了解吴王,不若了解这权贵三臣,特别是伍子胥。
“外公之事,我也不知,你问我我也答不上来,而且外公生性对女儿不甚欢喜,所以我母亲才会跟着父亲远去虎踞镇,直到那日父亲带我回到吴国。”
王禅听了,总觉得那里不对一样。
“蝶儿,你母亲是怎么死的?”
化蝶一听,也有些莫名其妙,那日在寿宴之上,王禅就问过,可为何他现在又问呢?
化蝶以为王禅怕是忘记了一些事,所以那日也并没有奇怪,可今天再次问起,化蝶都有些郁闷起来。
“禅哥哥,你为什么老问我母亲之事,我刚出生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具体情况我也不知道。后来听说我是与你同日出生的。当时父亲怕我无人照看,所以就把我送到翠花楼给了翠花老鸨,她带了六年,直到遇见你,我就离开了虎踞镇,我还以为你知道呢?”
王禅一怔,这事他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过。
六年前审案之时问翠花老鸨,而她也承认了是蝶儿的母亲,上他先入为主。
现在想想,那时自己的判断是错得离谱,并没有验证,而是只凭自己对蝶儿相貌的认知,还有当时的考虑,所以就认定了翠花是化蝶的娘,也就是说是伍子胥的女儿,现在想想,还真是一错到底。
依当时的情形,翠花一定知道化蝶与王禅的关系,就算不知道也可能猜出。
而且她当时也不想王禅知道她不是化蝶的母亲,毕竟化蝶的母亲姓伍,会很容易让王禅联想到吴国的伍子胥,所以她就顺势应了下来,而王禅也先入为主,就此认定,这才让王禅惊讶不已。
“蝶儿,为何我在虎踞镇从来也未听说过你娘过世的消息。”
“禅哥哥,我们那时只是普通贫苦人家,有谁会在乎一个难产而死的妇人。到是你,你娘才怀上胎就已是虎踞镇的名人了,所以大家只会记住你,而不会记住我。”
化蝶也不生气,这一点到比王禅要淡定得多。毕竟她跟随父母到虎踞镇确实是贫苦人家的孩子,所以自小就比王禅受观注要少。
王禅出生一个月就被楚相李悝传命封为“楚国灵童”。
每一天的成长,都比普通人家受人观注。
而且王禅随母亲入驻赵府,至少也算虎踞镇四大家族之一,一举一动,都让人牵挂着。
“哦,是这样呀,你竟然与我同日出生,实在有幸。不过后来我听母亲说,那一日我出生之时,天降异相,说是刮风打雷,晴天忽然大变,后来又变成七色彩虹,到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现在我知道了。”
王禅说到一半却又停了下来。
“你知道什么就直说,小小年纪吞吞吐吐的,再这样我不喜欢你了。”
化蝶被王禅提起兴趣,却又落了下来,也是使着小脾气,嘟着嘴。
王禅一听,到是喜欢。
“我鬼宿之相,那是天生异相,打个雷刮个风,到是比较正常,毕竟那时是夏日,夏天的雷电从来也难与预料。后来因此我也查过一些古书,并没有什么奇怪之处。可无雨的天空竟然显出七色彩虹却让人难与相信,现在我知道了,该是因为你的出生,这才有如此盛景。”
王禅此时不知是故意讨好,还是胡编瞎说,但说完之后,化蝶却是一脸笑意,心里美美的。
而王禅却盯着化蝶在看。
“你又在看什么,难道我脸上长逗了?”
化蝶见王禅一脸正容的样子,刚才还笑意盈盈,此时竟然紧张起来了。
“蝶儿,我有鬼宿之相,不知你的异相在那里,我怎么没看见。”
化蝶一听,一阵羞涩,脸顿时红了。
却正色对着王禅道:“不告诉你,以后你自然会知道的,或许有一天你能在眼中看到七色的彩虹,这就看你有没有这个福气了。”
王禅一听,却不懂化蝶的意思,正盯着化蝶在看,也想从她的脸上找到一些天生异相的的痕迹。
“你们这两个娃娃,都唠叨一路了,还没唠叨够,客人都在等着呢,老远就听见你们在私语,师姐我可是等你们多时了。”
王禅这才醒悟过来,侧目一看,眼着一亮。
施子正站在堂屋花园的穿廊圆形拱门前一副笑意盈盈的样子,看着两人。
这里该是宴客的地方,四外假山林立,假山之上一座小亭,正在斜阳之下。整个花园之中摆了七八张桌子,围着中间一个小小的场地,边上却是一条小溪水流过,三座小的石拱桥,立在上面,倒映着斜阳。水声轻脆,几两排青竹,顺着小溪高矮错落,沐浴在夕阳之下。
王禅一看,到有些不好意思了。
过了小桥,绕过两座假石山,整个小花院就呈现在眼前。
里其实已经坐满了人。
正面两桌,一桌坐着公子山,而另一桌却坐着胜玉公子,看样子是今天施子小姐的主座。
左侧三桌,一桌坐着公子波,一桌坐着一个年轻人对着化蝶在笑,王禅在伍府见过,该是伍子胥的儿子伍封,也就是化蝶的舅舅。
其后一桌却是伯焉,独自在把弄着酒杯。
公子波与公子伍封都微笑看着王禅,却只有伯焉一副丧相,对王禅不理不睬。
而右则首位是公子夫差,其次是一个英气青年,王禅一看就知道该是孙武将军的儿子,因为两人的面相十分相像。
边上一桌却是空的,似乎正好给王禅落座。
施子伸手一指,王禅微微一笑,略一欠身,对着这院中众人也是一揖。
“让各位公子久候,小子实惭愧。”
王禅说完,自己就坐了下来。
而化蝶则并不依王禅坐,而是奔到公子伍封一桌坐下。
而伯焉此时一看,脸上的笑意又打开了,到让王禅有些脸红。
【作者题外话】:两个场景,两个回忆,第一个回忆把小说引出更加复杂的过往,让故事的发展更值得期待,也更加曲折出人意料。
第二个回忆也算是对小说前面鬼谷出生之时异相的交待,同时也为女主添了一些神秘色彩。这还只是其一,包括男主头上的四个角,小说后面都会慢慢揭晓,原本第二个回忆想在后期再写,可怕读者们越读越困顿,所以提前透露,让大家少些猜测。
小说越往后会越来精彩,鬼谷王禅如何左右吴国走势,再挑起吴越之争,而施子又是如何周旋于吴国王室,最终是否能得偿所愿。值得读者们期待。
而伍子胥自吻身死,吴国灭亡,夫差死于非命,不知是鬼谷王禅的纵横之道,还是天道轮回,施子美人之计,一切都还不能定论。
至于四大杀手组织,还有鬼谷王禅如何在楚国称相,如何查清李悝之死,如何又顿悟道说,重新审视天下大势,直至与化蝶的恩怨情缘,又为何三家分晋,一怒则诸侯惧,安居则天下熄,这都是小说后期之事。
现在三子之争,胜玉之死,男二墨子为何非攻,一切都还在神谋之中。
本章说透露一些小说的大致走向,只因此段时间小生苦思铭想,而小说追读却一落千丈,实在有些感怀,有些心有不甘,同时也给读者们一些期待,让读者们抱有希望,不离不弃,让小说终成一部神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