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谜底的巨大反转(1 / 2)
苏州城处于大夏腹地,离盛京仅有四五日的路程,繁华热闹的苏州城甚少生事,周边无盗匪身影。
郭太守第一封百里加急件便用在了家信上,将和顾青初之间发生的摩擦,事无巨细地交代了个清楚,他生怕哪里漏下了造成郭家损失,写完还细细读了两遍。
这封信第二天晚上到了郭府。
看清信上内容,郭父气了个倒仰,拍桌怒骂愚蠢。
不仅没讨好得了宁良候,反而开罪了人家,当晚郭父饭都没吃,思考着对策,最后犹豫再三,趁着夜色坐轿去了宰相府。
范尚书乃宰相派系,盛京早就传开了,范尚书在朝歌时与宁良候发生了龃龉冲突,看范尚书提起宁良候咬牙切齿的样子,说是结仇都不为过。
虽说宰相并未发表态度,但若是宁良候回盛京,宰相的利益必将受到影响,从宫中传言说,皇上有意让宁良候当明年科举的主考官!
这也是范尚书对宁良候耿耿于怀的原因,要知道大夏每三年一次的科考历来由礼部负责,近些年主考官皆是皇帝任命于宰相。
宁良候一回来,便要抢了宰相一分美差。
虽说只是传言,但仔细想想并不可能,估计八九不离十。不过皇上还没有下旨令,所以那些以范尚书为首反对宁良候当主考官的官员们,也无法表态。
他们最能说事的大概就是宁良候的女子身份了,宁良候虽以战功闻名,但文才也不弱,当年在先皇的生日宴上,作诗绘画等无一不精。
所以范尚书等人反对,只能用女子不得当天下门生监考老师为由,如此一来,得罪宁良候是板上钉钉。
两者间也注定了为敌。
郭家这几年一直韬光养晦,低调行事,若是卷到两方相争,是否有益?如今得罪了宁良候,只能先向宰相示好了。
权衡之下,与其去讨好摸不准脾气的宁良候,倒不如选个稳当的宰相,最重要的是信中郭子君写的宁良候身体虚弱。
郭父很担心,他们选择了宁良候和宰相对立,最后宁良候撑不住死掉了,他们郭家就惨了。
本想两者联合触底反弹,深思熟虑之下,郭父觉得他赌不起,宁良候不确定因由太多了。
所以郭父去了宰相府,说宁良候到了苏州城之事,向宰相说他所知道的消息,例如宁良候并非范尚书所言恢复如初,实则身体虚弱等,来率先卖个好。
从宰相府回来后,郭父心思微定,给郭子君去了封信,让他不必多想,顺其自然即可。
这信又过了一天一夜到达郭子君手里,彼时顾青初已经启程离了苏州城。
一大早离开的顾青初,让赶来送行的郭子君扑了个空,心中忐忑于他好像彻底得罪了宁良候,后来看到父亲来信,这才松了口气。
*
两日的脚程,顾青初一行人到了盛京的临城徐州,也就是周然的家。
盯着城门口上写着徐州两个大字,周然长吐了一口气,孰是孰非很快便能揭晓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