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皇帝老儿要打赌(1 / 2)

加入书签

永乐帝皱眉,沉默不语。

“唐有唐诗,李杜文章名篇佳作,百花盛开。”

“宋有宋词,苏辛之流各成其派,繁盛一时。”

“元有元曲,诗名不显亦传唱四海。”

“那我大明有什么呢?家喻户晓的诗篇名作,还是李杜一般众人崇敬的诗词大家?”

永乐帝沉默良久,开口。

“有!”

“谁?”

“你爹!”

唐鼎:“……”

靠,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

“我爹是意外,不算他呢,这大明文坛还有谁?”

永乐帝一言不发。

虽然他不愿承认,但大明文坛真的没落了。

跟前代相比,整个文坛沉寂无声,犹如死水一般,甚至没有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代表。

“我大明还有宋濂,高启这等大儒文人!”

朱瞻基不服气的说道。

“对,这两位大儒的确学识渊博,令人钦佩,但你去乡野之间问上一问,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和作品吗?”

“这……”

朱瞻基一时语塞。

这些大儒的影响力仅限于读书人之中,完全做不到唐宋之时,名传天下的情况。

“这便是科举取士的弊端,严格来说是八股取士的弊端。”

唐鼎侃侃而谈。

“八股取士流传至今,模式已经开始固化,天下读书人好像背负枷锁一般,为了考科举,只能死读书,读死书,所以他们写出来的东西皆是中规中矩,晦涩难懂,试问这样的读书人又如何能写出名传千古的佳作?这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又有多少真才实干之人?”

“这……”

“大爷刚才提到我父亲,便是承认我父亲的才华,我父亲空有才华,却八次不中,那我问你,这科举考试要选拔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我……”

唐鼎一套致命三连,问的永乐帝哑口无言。

他深深看了唐鼎一眼。

“你说的有理。”

“不是有理,本来就是这样!”

“或许吧!”

朱瞻基:“⊙▽⊙”

这还是自己皇爷爷嘛,竟然被怼的毫无还手之力,更重要的是竟然没有反驳,也没有生气?

“咳咳,鼎哥,那你说着科举制度应该选拔的是怎样的人?”

“我怎么知道。”

唐鼎摊手:“我只是个升斗小民啊!”

朱瞻基:“……”

“不是,鼎哥,你既然能一针见血指出问题,肯定有解决的办法……”

“朱兄,这种事儿应该皇帝老儿操心才是,咱们聊聊就行了,何必当真呢,大爷,您说呢!”

唐鼎随意笑道。

朱瞻基:“⊙w⊙”

永乐帝:“ ̄ー ̄”

“你说的对!”

“爷爷,这……”

“够了,无需多言。”

永乐帝打断朱瞻基,直直瞪着唐鼎。

“这科举考试的弊端,我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无需你操心。”

唐鼎:“???”

他不由得有些好笑,这老头说不过自己还生气了。

不过自己跟一个老人家有什么好计较的。

“那是,大爷一看就是有大智慧的人,这大明的未来就全靠您了。”

“我去买点肉给我爹补补身子去,下次再聊啊!”

唐鼎刚想离开,大街之上一队士兵披坚执锐,朝着城门方向小跑而去。

踏踏……

金甲交鸣,马蹄声碎。

这队伍虽有千余人,但动作整齐划一,严阵有序,同两侧商铺秋毫无犯。

一旁路人皆是主动避让。

“听说要打仗了,这是南征的队伍。”

“安南那群蛮子竟然敢侵扰我大明疆域,早就该教训他们了!”

“大明威武,王师必胜!”

“王师必胜!”

不少路人纷纷高呼起来。

“我大明军民一心,此战必胜!”

朱瞻基激动的攥着拳头:“可惜我一腔热血,不能随军报国杀敌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