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富贵(1 / 2)

加入书签

云阳县林光宫,趁着太阳尚未真正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扶苏在亭台楼阁之间开始今日份的遛弯。

突然,他停住脚步,眼睛直勾勾的盯着远处凉亭内,穿着一身月白色长裙,正在假装喂鱼的戚蕊儿。

天这么热,非要赶在这时候夹道相迎是吧……扶苏假装没有看到,边做着扩胸运动,边向另一个方向走去。

走了没几步,他抽了抽鼻子,小声嘀咕道:“什么味?好熟悉啊!”

韩让上前两步,轻声说道:“回禀陛下,应该是云阳县的黔首,焚烧麦秸的味道。”

扶苏恍然大悟,前些时候在咸阳城的时候,基本每天都可以闻到这种味道,没想到躲到林光宫之后,依然又闻到了这种味道。

不过他并不打算下诏禁止焚烧秸秆的行为。

这不单单是此时的秦国没有碳排放的压力,主要是因为在这个年代,焚烧秸秆的行为是一件利大于弊的事情。

在他穿越之前,没有详细了解的时候,认为被烧掉的秸秆,是连接着谷穗的地方。

所以那时候的他很是诧异,这在专家口中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为什么会如此轻易的就付之一炬呢?

但他在了解之后,发现烧掉的秸秆,大多是被镰刀截断的下方,连接着谷物根部的地方。

这被称为‘茬’,找茬的茬。

如果要把这个东西拔出来处理掉,在没有旋耕机的年代,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力。

所以烧掉它,就是一种最佳的选择。

当秸秆在田地里燃烧的时候,地表温度升高,可以杀死一部分地下和秸秆内部的虫卵和病菌,不至于影响来年的收成!

而且燃烧之后产生的草木灰,也可以为农田补充一定的钾肥,适当的增加土壤的肥力,有效增产!

至于因此而污染的环境,排放出的温室气体。

嗯,在扶苏看来,尤其是后者,多多益善!

纵观历史,中原王朝的衰败,其实和气候的变化脱不开关系。

比如西汉末年,到了王莽执政时期,间冰期持续蔓延,气温骤降,干旱少雨,蝗灾也随之而来,黄金一斤换粟米一斛,一斛为一石,大约是三十公斤。

即便是到了东汉建立之后,间冰期依然没有消退,当时记载有‘时百姓饥饿,人相食,黄金一斤易豆五升’,这就更惨了!

到了东汉末年,间冰期再次降临,‘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一斛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由此而引发的黄巾起义,直接导致了汉王朝的彻底覆灭。

之后的朝代更迭,也大多如此,气温降低,干旱蝗灾,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邮政人员下岗,明槐宗自挂东南枝……

所以为了民族大义,这一时期的秦国一定要大力发展工业和养殖业,尤其是多养牛,多排放温室气体!

这样,也许可以延缓间冰期对华夏的伤害。

但人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总要在其他的树上多试几次。

所以扶苏在南海郡投入大量资源,修建皇家造船厂,改造海船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和中南半岛的海上交通。

按照他的打算,交趾郡,日南郡等这些自古以来的地方,自然是寸土不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