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2章 正国本(卅六)私谈(2 / 2)
只是不管怎么说,由于后来高务实针对自己麾下几家嫡系将门大力扶持,对李家军形成了很大竞争压力,于是李家不得不“追加投资”,也开始在更多的技术兵器上砸钱,尤其是火炮。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火炮着实价格不菲,尤其是京华所造的火炮,那是众所周知的高价——当然能卖高价的原因是其的确质量优异。
不过怎么说呢,卖火炮其实是一项利润极其丰厚的买卖。按照大明陆军中装备量最大的三号炮来说,京华的制造成本一开始在两百二十两左右,后来由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逐渐下降到一百八十两左右。
然而,三号炮的售价是零售八百两,大规模军购六百五十两。也就是说,即便是朝廷的大规模军购,京华的利润率也高达360%以上。
但这可不是京华故意把朝廷当猪宰,而是在火炮这个行业,目前有一些原因导致只有京华能够做到这样的利润率。军工私营之后并不只是京华可以生产火炮,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有不少家族曾经试图进入这个行业,但直到目前为止,几乎都没有取得什么长足的进步。
为什么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只有京华掌握了钢制火炮的材料生产与制造技术;其二,只有京华能把火炮生产的废品率控制在三成以内。
后世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十七、十八世纪的火炮生产废品率是相当惊人的,尤其是在原历史上的中国明清时期,废品率往往高达八成左右。彼时,如果有人造炮能够做到三成可以使用,那就是毫无疑问的高手。
与此同时,如果没有京华的乱入,这个时代造炮就还只能使用铜制,作为一个本就缺铜却又使用铜钱的大国,中国用铜造炮的成本显而易见是极高的。
根据很多记载来看,原历史上明末时造红衣大炮,制造一门就需要用铜五千斤,而造十门炮又只有二、三门堪堪能用,因此最终造价竟然能高达两千两白银每门——注意,这里是大明官方的造价,里头可是没有利润的。
所以,为啥京华的炮明明看起来很贵,但是朝廷也好,海商也罢,大家还是心甘情愿挨京华的痛宰?无他,技术垄断了。
除了京华之外,别家造出来的要么质量不行,要么价格反而更贵。在这种情况下,李家军为了不被其他将门比下去,也只好源源不断地给京华创造利润,而这就逼得李家只能一年比一年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李家自己当然也会算账,所以就发生了朝鲜之战时受到一次稍微严重的损失便让李如松打退堂鼓的怪事。除了主家与支系力量可能失衡这个麻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李如松不敢继续损失下去了,因为损失多了是真的担心没钱补充啊。
但是现在高务实要搞甲种军了,而且不会削减李家军的编制员额,虽说按照高务实这种标准化编制的思路,今后李家军也就只能和麻家军他们一样,但至少还是能稳居主力之一。
而且最关键的就是甲种军的开支完全由朝廷,则无论今后火枪、火炮、战马之类军需的价格如何波动,李家终于不必自己掏钱往里砸了,这可是给各大将门一个极大的经济松绑。
当然了,你李家要单独给军队发福利津贴这种事,暂时高务实还不会管,会给一段时间的政策模糊期。
不过将来嘛……清除私军性质影响是一项长期工作,虽然急不得,但是终归是要做的。
“将来的甲种军都将做到编制一体化和规范化,骑兵也好,炮兵也罢,乃至于工兵、辎重兵,各甲种军的编制都会一致。”高务实毫不犹豫地道:“你可能担心过多的炮兵、骑兵对于常驻地在四川的刘家军而言会成为累赘,这一点却是多虑了。”
“为什么呢?”刘馨有点不明白,怎么就多虑了呢,西南地区作战的话的确不需要那么多骑兵啊。至于炮兵,虽然不好说不需要,但太多的话,这战场机动性肯定要受到影响,这不是明摆的道理?
然而高务实却摇头道:“你之所以担心,还是因为你下意识觉得一旦到了打大仗的时候,整个西南可能就只有刘家军一支主力是靠谱的。
然而事实是,我会给南方——不止西南——编制建立足够使用的乙种军,而这些乙种军的实力都是目前九边野战之兵那个水平,因此不存在只有刘家军能打的情况。
在将来更多的时间里,刘家军在南方所起到的作用反而是震慑为主,以及在作战时充当中军,用以稳定和鼓舞士气。”
“原来如此……”刘馨点了点头,思索着问道:“那你把我叫来是想跟我说什么?哦,不对,你应该是有话想让我转达给我哥,是么?”
“不错,有些话我不太方便直接和他讲,甚至私函暗示都不太方便,只有你代为转达才比较合适。”高务实点头承认。
刘馨睁大眼睛,讶然道:“还有这种事?快说说看,我很好奇呢!”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o尚书令”、“康纳为舍尔”的月票支持,谢谢!
PS:本来我对元宵节没有安排,但结果丈母娘叫我们一家去小舅子那边过节去了,考虑到明天周一不方便摸鱼,今晚就只有这一更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