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2 / 2)

加入书签

        那十来岁的药童愤然摔袖,他身量不高,力气却不小,竟是将那个高的给甩开,

        “姑娘教了我配药,我带上药方赶赴嘉州,没准能帮上忙。”

        那个高的扑过来又抱住了他腰身,不许他走。

        两个药童竟是滚作一团,打了起来。

        傅娆立在穿堂,泪眼婆娑,一股孤勇自胸膛喷薄而出,脱口道,

        “你们俩莫要争执,且都安生待在店里,我去!”

        她回去跪在郑氏跟前苦求了许久,将家中诸事安排妥当。

        夜深想起皇帝那番话,若自己回不来,万盼皇帝能看顾她寡母幼弟,遂连夜写了一封信,教桃儿收好,若是她出了事,便将此信送至左都御史府,相信程老大人定会帮她转交圣上。桃儿差点哭死过去,却拦她不住。

        次日傅娆撇下一众奴仆,独自去礼部设在正阳门外的应召处应召,亲自接了御笔皇榜,写推荐人时,她报上了陈衡的名姓。

        她打算只身独往,怎奈那嘉州药童梗着脖子追来,傅娆笑着应下。

        每日朝廷皆有车马护送这些应召医士赶往嘉州,名目也会在次日上报朝廷。

        皇帝是在傅娆离开第三日,无意中从礼部和太医院联署的奏折上,看到了傅娆的名字,他气得一口血涌上来,当场砸了一套汝窑青瓷。

        她一个瘦弱的姑娘赶去嘉州作甚?

        她怎么这般不惜命。

        他得将她拽回来。

        皇帝忧怒交加,罕见大发雷霆,不过片刻,他又冷静下来。

        她是医士,素有济世之志,她从来都不是寻常女子,否则当初不敢写状子告御状,后来也不会在失身后,依然斩钉截铁离宫。

        他身为天子,不该以一己之私念,束缚她的脚步。

        他伏在案上,默然许久,方涩声吩咐,

        “宣刘桐!”

        刘桐乃锦衣卫都指挥使,直接听命于皇帝的上十二卫之一。

        专职刺探机密,掌缉捕巡盗诸事,锦衣卫在京中风声赫赫,几乎是人人忌惮之所在。

        片刻,刘桐一身飞鱼曳撒进殿,叩地道,“微臣刘桐叩见陛下。”

        皇帝手撑御案,目色沉沉望他,“派五名锦衣卫去追傅娆,沿途保护她,护佑她去嘉州,记住,一定要给朕将她安全带回。”

        刘桐垂首,“臣遵旨。”

        傅娆在七日后抵达嘉州岷县,此处已全由五军都督府接管,皇帝派了一名都督府佥事主持防务,整个岷县被封锁,各处官道山路皆守了官兵。

        官兵驻扎在山前的宽坪里,营帐遍地,成椅角之势。

        傅娆由锦衣卫亲自护送来,守将不敢怠慢,她先去太医营帐,仔细问了情形,这一问倒是发现与当初祖母所记下的情形类似,她便有了信心,亲去禀报驻守的太医院副正,以她祖母的药方下药,那些太医哪个会把她放在眼里,对她不置一词。

        傅娆后来求到都督府佥事面前,这位都督府佥事与刘桐在军中有几分情谊,名叫霍山。

        霍山长得五大三粗,是个典型的军人,他仔细打量了傅娆几眼,暗忖,刘桐那厮一向是个铁面菩萨,这次却派了心腹护送一姑娘来嘉州,莫不是他的相好?

        但疫情用药岂是儿戏,那些太医尚且都要分批试验,岂能让她一个女娃过家家?

        他也不好不卖刘桐面子,当即想了个辙,“最南有个营帐,安置了军中几名染病的将士,你若是不怕,便先拿他们试试。”

        傅娆笑着应下,接下来数日她便大着胆子,蒙着面纱捂住嘴,亲去探望染病将士,按照祖母的方子下药。

        起先收效甚微,后来她根据病症,适当增减药量。

        奇迹在第七天出现了。

        经她救治的三名将士症状大为减轻,此事传播,驻地几乎沸腾。

        太医院那头已死了五个太医,不敢大意,几名太医合着都督府佥事商议,当即扩大用药。

        又七日,形势有明显好转。

        奉诏来嘉州的人,皆是将脑袋系在裤腰带上,今日不知明日事,若是能活命,谁又不喜?

        霍山这下看傅娆跟看祖宗似的,恨不得将她供起来。

        只见他环眼如豹,大喝一声,“来人,快马加鞭往京城送信,禀报陛下,疫情得以控制!”

        一侍卫立即领命而去,

        “等等!”他又将那侍卫给拽回来,

        “再派人告知刘桐,他那相好可厉害着呢,叫他好生准备,哥哥我回去定喝他喜酒!”

        傅娆闻言俏脸胀得通红,“霍将军,你误会了”

        待要解释,见那霍山大摇大摆离去,还朝她挥手,“莫要害羞”

        傅娆一阵无言。

        再等傅娆回京复命,已是一月之后的事,彼时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

        疫情被平,傅娆当居首功,朝廷大臣在廷议后,竟也争相奏请皇帝,要论功行赏。

        于傅娆而言,已有封号,无非是金银珠宝钱帛之物。

        皇帝端坐龙椅,笑而不语,自从傅娆离京,每日锦衣卫皆有单独的密报呈于案前,他每日夜深,不免从那寥寥数语窥想,她该是怎般无畏,怎般大义凛然。

        她虽是女子,却是医者仁心,有悬壶济世之志,此厢,不仅是救了黎民百姓,更是避免了一番动乱,可以比肩千军万马。

        皇帝莫名生出几分与有荣焉。

        恰在这时,左都御史程康越众而出,

        “陛下,臣以为赏赐再多金银棉帛,不过是锦上添花,傅氏明年初便十九,被驸马爷这一耽搁,婚事艰难,陛下且不如赐她一门婚事,倒是雪中送炭。”

        冷怀安闻言,一口水呛在喉咙里,吓得扑跪在地。

        这程康,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傅娆与霍山,及太医院诸人此刻便在殿外侯旨,程康当众提出赐婚,不是将陛下架在火上烤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