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怎么漂亮怎么来(2 / 2)
这一次,陈文哲追求的就是从创烧到现在,在各个历史时期当中梅瓶的所有化身。
当然,做的第一件肯定是北宋汝窑青釉梅瓶。
梅瓶出现于唐代,却是盛行于宋代。
在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
宋代的梅瓶,器体一般高且偏瘦,肩部向下斜,足部长而接近于直线,底部比较小。
器体的最小直径,在肩部之上至口下部。
这时的梅瓶处理手法多样,常有棱角分明的转折。
知道这些特征,又有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件北宋汝窑梅瓶确实简单。
但是,要想追求全器型梅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不说元代的青花梅瓶,就是明代早期的各种瓷器,没有麻仓土,就全部没法制作高仿、精仿。
所以,限于材料,陈文哲直接仿制,就仿個外形。
材料不行,就做的漂亮点,而制作的最漂亮的还是景镇那边出产的青花梅瓶。
梅瓶在古代各地瓷窑都有烧制,但还是以景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到了明清,御窑厂大量制造各式各样的梅瓶,而且造型越来越优美。
此时开始,梅瓶有的是用来装酒,供皇帝使用。
有的便成为了宫廷陈设品,开始向着观赏收藏方向靠拢。
所以,这时做出来的梅瓶器型,还真是很漂亮。
陈文哲也不能拒绝美丽的东西,所以他可以放开手脚,怎么漂亮怎么来。
这样做出来的仿古瓷,只是仿了个外表特征,其他就全都奔着漂亮去了。
这样以来,元明清三朝的青花、粉彩、五彩梅瓶,就全都可以仿制。
如果陈文哲愿意,他甚至还能烧一些珐琅彩梅瓶,或者干脆弄一些青花釉里红梅瓶。
至于特征,就按照器型特征烧就好,胎质什么的就不追求了。
至于器型特征,对于陈文哲来说,可以说是耳熟能详的东西。
从古到今,唐代出现梅瓶,而到了宋朝,民间生产了很多梅瓶,一般在大小酒铺里都能见到。
金代、南宋梅瓶,多为窄肩、瘦长的鸡腿式。
元代梅瓶继承宋代形制,只是肩部更加丰满,带盖,盖成钟形,中有管柱形子口,盖可倒过来当酒杯用。
元代除圆形梅瓶外,还有平口梅瓶、八方形梅瓶、八方倭角梅瓶,有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等釉色。
明代的梅瓶造型,比例偏低。
口部圆浑厚实,没有明显的线角转折。
肩部向上抬起,线条饱满而有力。
腹部之下,呈垂直状,有的微向里收。
在足部的结束部分,稍向外撇。
有的白釉梅瓶肩部有青花楷书“内府”二字,当属宫内用器。
清乾隆的梅瓶肩部特别丰满,几乎成一条直线,腰部以下收得较直。
那时的梅瓶讲究图案化,龙纹较死板。
↑返回顶部↑